商偉:開闢進入古文世界的門徑

古文需要反覆閱讀,不可能一遍就讀懂了,更做不到完全領會。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提高文學閱讀的能力和修養,都是一輩子的事情,不可能立竿見影,當即生效。我的願望是編撰一冊古文讀本,讓它陪伴着年輕朋友成長。

活字文化約我編一本《給孩子的古文》,我欣然接受了。這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做得好就更難,但我還是一口答應了下來。

我們常說,中國自古以來就是一個詩歌大國。這固然不錯,可是別忘了,中國也歷來是一個散文大國。

我們這裏所說的古文,是一個寬泛的概念,指20世紀之前眾多的散文體裁,包括半詩化的駢文。從歷史上來看,散文與詩詞相輔相成,共同創造了中國古典文學的輝煌成就。而詩詞使用的文字又正是從古人的文言文中提煉出來的,不懂古文,對詩詞也只能是一知半解。就語文學習來說,古文是起點,捨此別無他途。

同古典詩歌相比,古文覆蓋的內容更廣泛,小至身邊瑣事、日常交往,大到歷史興衰、天下存亡,沒有它不涉及的話題,也沒有它處理不了的題材。從古文作品中,我們可以讀到美德與修養、友誼和情義,也可以讀到對自然的觀賞、藝術與審美的趣味,以及生活的經驗和歷史的智慧。一部好的古文選,就是一部中華傳統文化的讀本。讀一本好的古文選本,也就是經歷一次古典文化的精神洗禮。

一部好的古文選,就是一部中華傳統文化的讀本。(Shutterstock)
一部好的古文選,就是一部中華傳統文化的讀本。(Shutterstock)

古典作品多樣豐富  尋找喚起共鳴作品

落實到《給孩子的古文》,首先有一個選目問題:選取哪些作品,標準是什麼?首先,我們收入了一些經典性的古文。這些作品不僅經歷過時間的考驗,也往往成為衡量其他同類文章的標準典範。由此入手,可以舉一反三,觸類旁通,事半功倍。

其次,我希望在這個選本中展現古文活潑的生命力,及其多樣性和豐富性。為此我也選入了一些不大常見的作品,包括個別節選的篇目,如金聖歎的〈快事〉,就是從他的〈讀第六才子書《西廂記》法〉中節選出來的。作者無意於獨立成篇,題目也是由編者擬訂的,但又自成段落,而且活潑靈動,興味盎然。

我們今天讀這樣的古文,不僅不覺得困難,甚至沒有絲毫的過時感和違和感。千百年之下,它們仍然能喚起心靈的共鳴,給予智性的啟迪。這正是我希望這本書帶給我們讀者的感受。

古文的多姿多彩體現在主題、風格和文體等方面。在選擇篇目時,我尤其希望讀者能對古文的重要文體獲得一個大致了解。因此,收入的文章包括從經部、史部和子部書籍中節選的片段,也包括了書信、記、傳、志、賦、序、論、說、祭文、遊記、畫論、題跋、墓誌銘,乃至儒家經典和戲曲小說的評註等等。掌握這些文體的基本特徵,正是進入古文世界的一條重要門徑。

千百年之下,古文仍然能喚起心靈的共鳴,給予智性的啟迪。(Shutterstock)
千百年之下,古文仍然能喚起心靈的共鳴,給予智性的啟迪。(Shutterstock)

不同方式閱讀古文  導讀註釋增加說明

在編排的體例上,全書大致按時代排序,但同時兼顧難易長短的先後順序,通常是先短後長,先易後難。尤其是剛開始的部分,有意節選了一些篇幅短小的寓言、笑話。這樣讀起來,可以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我對每一篇古文都做了導讀和註釋。註釋以句子的串講為主,對難懂的字詞也提供拼音和釋義,讀者無需查閱字典,便可以得其大意。導讀部分是這本書的重點,但願能做得有一些特色。

我在導讀部分不求面面俱到,也沒有遵循一個固定的格式,而是每一篇各有側重,就文章的某些精彩之處,做啟發性的提示和發揮。我希望這些導讀既能展現古文寫作的千姿百態,也可以啟示閱讀古文的不同方式。

了解一篇古文的特色,最好的辦法是參照比較。因此,我在選擇篇目和撰寫導讀時,做了一個新的嘗試,那就是在所選的篇章之間,去做一些前後串聯或相互對照。這樣一來,這些作品就不再是互不相關、孤零零的單篇文章了,而是彼此之間產生了許多關聯。這些關聯多種多樣,有的涉及主題和題材,有的涉及篇章結構、修辭風格、文體屬性和其他特徵。

例如,我選了不少與水有關的文章,從《老子》的〈上善若水〉、孔子的〈子在川上曰〉,到《莊子》的〈秋水〉,一直到吳均的〈與宋元思書〉、柳宗元的〈小石潭記〉、蘇軾的〈答謝民師書〉、袁中道的〈西山十記〉、劉侗、于奕正的〈水盡頭〉等等。這些文字或寫水景,或以水為譬喻,談詩論文,或從中引申關於宇宙人生的哲理,但都來自對自然現象的直觀感受。

吳均寫富春江,「水皆縹碧,千丈見底。游魚細石,直視無礙」。柳宗元寫小石潭,「全石以為底」,水中之魚彷彿是在透明的空氣中游動:「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於是有了接下來這一段晶瑩剔透的文字: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遊者相樂。

後來明代的袁中道這樣描寫北京西直門外的溪流:「流水澄澈,洞見沙石」,又見「小魚尾游,翕忽跳達」。他用「翕忽跳達」來描寫游魚的敏捷活潑,直接呼應了柳宗元的〈小石潭記〉,我在導讀和註釋中都做了說明。可以說,水在這本書的字裏行間流動閃爍,時隱時現,形成了一個前後貫連的系列。

不同文章或寫水景,或以水為譬喻,或從中引申關於宇宙人生的哲理,絕不會一模一樣。(Unsplash)
不同文章或寫水景,或以水為譬喻,或從中引申關於宇宙人生的哲理,絕不會一模一樣。(Unsplash)

文字靈活生動  窺見古人機趣

從這些篇章和片段中,我們讀到了靈動鮮活的文字,也讀到了鳶飛魚躍的機趣和心靈狀態。其中蘊含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感受,還有那些啟迪心智的快樂。單獨來讀,這些片段和單篇的文字不過靈光乍現,稍縱即逝,但連起來看,就可以相映生輝,最終匯成一道綿延不絕、流光溢彩的河流。

我的初衷正是通過前後勾連參照,來達到融會貫通的效果,而全書讀起來,也有了內部的連續性和整體感。無論是依照順序通讀還是挑着讀,讀者都能夠從導讀中發現一些線索,把讀到的文章串連起來;讀過了前面的文章,也可以幫助理解後面的文章,並引出一些相關的話題來討論。

在我看來,編選本應該做乘法,而不是做加法。

由於彼此呼應和反覆比照,這些文章形成了多層次的交織,彰顯了它們之間的關聯與異同,因此從各個方面對讀者產生啟發。加法做起來簡單容易,但乘法的效果是加倍的,是二乘三等於六,而不是二加三等於五。

與古文直接相關的是書文化,因為「書」正是古文的載體和媒介,從早期的銘文和竹簡,到後來的抄本和印本,形成了悠久的文化傳統。在今天這個多媒體的電子讀本時代,許多與此相關的知識和經驗都逐漸消失了,如何保存關於書的歷史記憶就變得更為迫切、更為重要了。

在《給孩子的古文》中,我們特意配上了一些書影,相信讀者能夠對古代的書籍獲得一個親切的感受:古人閱讀的書籍是什麼樣子的?版式如何?重要的是,古人讀書,不只讀作品本身,還連同註釋和評點一塊兒讀。那麼,註釋和評點是怎麼教我們讀書的呢?它們採用了什麼格式,又出現在每一頁的哪些位置上?

此外,我們在《給孩子的古文》中也讀到了書畫的題跋,它們本身就是書畫作品的一部分。從本書提供的古籍書畫的圖例中,我們多少可以窺見,古人是如何閱讀的。

在網絡世代,如何保存關於書的歷史記憶就變得更為迫切、更為重要了。(北京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圖片)
在網絡世代,如何保存關於書的歷史記憶就變得更為迫切、更為重要了。(北京哥倫比亞大學全球中心圖片)

親子共讀古文  一生溫馨記憶

這個選本的標題是《給孩子的古文》,但又不只是為孩子們編的,大人也可以讀,或者說更應該讀。尤其歡迎家長和孩子一起讀,每天或每周花上一點時間,分享閱讀的喜悅和交談的快樂。就父母來說,還有什麼比這更值得珍貴的經驗呢?而孩子養成終生讀書的習慣,也正是這樣開始的。請相信我好了,在燈下與父母一起讀書交談,會是他們一生中最溫馨的記憶。

古文需要反覆閱讀,不可能一遍就讀懂了,更做不到完全領會。對於我們每一個人來說,提高文學閱讀的能力和修養,都是一輩子的事情,不可能立竿見影,當即生效。然而,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的願望是編撰一冊古文讀本,讓它陪伴着年輕的朋友們成長。

但願孩子們長大了還記得這些讀過的古文,還想回過頭來重讀,就好像回到自己熟悉的家園。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有這樣一個文化的家園,它是富饒的人生寶藏。不論我們走到哪裏,身在何處,都可以經常回顧,不僅看到自己成長的足跡,也從中獲得精神的安頓,並汲取智慧和力量。

這些精彩的古文作品,寓意十分豐富,因此能夠百讀不厭、常讀常新,陪伴我們一生。我相信,每一次閱讀,都會讓我們感到賓至如歸,同時也帶給我們發現的驚喜和意外的收穫。就讓我們一起來加入古文之旅,共享閱讀的樂趣吧!

原為作者編著《給孩子的古文》序言,本社獲出版社授權轉載。

新書簡介:

書名:《給孩子的古文》
編者:商偉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1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