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中環街市」項目建築師、創智建築師有限公司資深董事吳永順8月28日(周六)在香港電台《香港家書》欄目中指出,「中環街市」的保育項目困難重重,除了增添新設施以改善其功能,更修復了具代表的「定義特徵元素」。他又表示在香港做保育舉步維艱,政府應參考過去推動保育所得的實踐經驗,定時與民共議,檢討並完善保育政策。 以下為書信全文:
親愛的媽媽:
還記得小時候,每逢星期天早上,一家去完教堂後,我便跟着妳到中環街市買滿一星期的餸菜,而父親便駕着車子在門外等候。印象中,街市入口寫着「中央市場」,而且街市很大,樓梯很闊,室內有個大光井,地面是濕漉漉的,而賣鷄鴨的地方……很臭。當年,我對建築其實是一無所知。
歷時十年,風華再現
建成於1939年,屬現代流線型建築風格的第四代中環街市,是一座三級歷史建築。自2003年停止運作以來,一直丟空關閉,更曾經被政府放進勾地表準備賣掉再拆卸重建。後來在2009年《行政長官施政報告》內提出《保育中環》計劃,政府決定保留中環街市,並納入八大項目當中,再交由市建局負責該保育項目。
2011年,我們獲市建局聘用為項目建築師,10年來經歷風風雨雨,面對重重困難,更曾多番被種種原因剎停。由當初的「漂浮綠洲」(即在原建築物上加建一層漂浮空間),到後來的「簡約版」,跌跌撞撞地一步一步向前走,終於在本星期開放給市民使用。
活化後的中環街市,保存了1939年建成時的面貌。這座三級歷史建築內外的「定義特徵元素」,包括外牆的橫向窗戶及簷蓬、兩道水磨石大樓梯、中央光井、柱網結構和街市檔攤等,都保留下來並予以復修。
今日所見,中環街市的3幅外牆回復了當年的米黃色調。至於面向德輔道中的立面,在上世紀90年代建行人天橋時已被拆卸重建,因此將會被新的玻璃幕牆取代,以增加大樓的視覺通透感。幕牆工程今天仍在進行中,預計在今年底完成。
歷經艱難,恢復舊貌
另外,面向皇后大道中的地面公共洗手間已轉移到與行人天橋連接的2樓室內,騰出地面空間作入口廣場。入口廣場連同由光井改建成種滿植物的中央庭園,為市民提供約1000平方米的休憩空間。我們亦把橫跨中庭上空的一道橋加闊,以改善樓層的暢達性。
為了增強建築物與兩側的街道的連繫,我們以摺疊式的玻璃門把建築物和街道分隔,令市民可從四面八方進出大樓。
從大門走進室內,前面所見的是那道滿載香港人回憶的水磨石大樓梯,樓梯牆上的上落指示仍完好保存下來。事實是,要還原這道大樓梯昔日的原貌,一點也不簡單。大樓梯經歷80年風霜,曾多次翻新,原來的面貌早被一層層的油漆掩蓋。
要修復,便先要把表面老化的油漆去除,讓原來的上海批盪飾面及埋藏多年的歷史痕跡重現眼前。由於傳統的上海批盪技術在本地幾近失傳,團隊找來懂得上海批盪的專家,在場指導工程團隊,調製出與舊建築相近的物料,更傳授洗刷和打磨的技法,為破損的部份作復修。
中環街市室內另一組「定義特徵元素」,是柱網風格和不同類型的攤檔。復修後的中環街市採用了開放式設計,室內間隔牆亦與天花板保持距離,讓遊人可以看見街市大樓的結構部份。其實,建築團隊進場時已發現街市大樓日久失修的情況非常嚴重,不但石屎剝落鋼筋外露,而且還需大幅度加固,才可滿足今天的《建築物條例》要求。
打卡緬懷,流連忘返
至於那些街市檔攤,大部分都已殘缺不全,團隊盡力保存及修復了13個,當中包括豬、牛羊、雞、魚、蔬菜和水果等6種類型,並把它們復修及加固,設置在不同樓層,重新展現檔攤昔日的原貌。
中環街市由空置至復修完成歷時18年之長,反映了在香港做保育舉步維艱。就算連「應否做」和「如何做」等基本核心問題也難以達成共識,蹉跎了不少歲月。當中牽涉社會不同持分者的價值觀、政府行政和財政上的配合、各政府部門的官僚制度同協作等種種困難。
尤其當歷史建築屬私人物業更是難上加難,令不少有保育價值的建築物不敵金錢利益而被消失於推土機下。我建議政府應參考過去十多年推動保育所得的實踐經驗,定時與民共議,檢討並完善香港的保育政策。
中環街市空置18年後,重新注入生命力並開放給公眾享用,保存舊貌之餘亦多了新鮮感。眼見不少市民在街市內流連忘返,長者們在大樓梯拍照打卡懷緬過去,心裏實在有說不出的感動。
也許過幾天,我們也可以一塊兒回來中環街市,尋回那些從前的記憶,妳說好嗎?
兒
永順上
2021年8月28日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