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在Jackson Hole會議發表演說,停止買債的預言成了傳媒焦點。這篇講稿的其他內容,其實更有趣味。當然,聯儲局官員從來小心謹慎,發表文章和言論措詞皆相當悶蛋,趣味只是一個相對概念。
耐用品供應緊張 離復甦仍有距離
美國過去一年的經濟復甦,既不平衡,亦未完成。整體生產總值和消費數字,已大致跟隨趨勢。消費之中,飲食、旅遊等的服務業與趨勢仍有7%的距離,汽車、電器、家具等耐用品則增加得比趨勢快一成以上。所謂趨勢,指的是某些宏觀經濟數據在人口和生產力增加之下,長期平均都在增加,而復甦的定義就不只是回到新冠肺炎疫情前水平,更要追上過去一年多的趨勢增長了。
遊埠、食好西意欲大減,不想外出花錢,唯有換新車、裝修家居。耐用品在需求大增和供應滯後雙重夾擊之下,價格自然急升,導致一眾通脹數字超標。與此同時,由於服務業一般勞工比例較高,其慘淡景況會明顯反映到就業數字之上。鮑威爾就提到現時就業人數比疫前仍少了600萬,其中500萬來自服務業。整體來說,就業市場與完全復甦尚有一段距離。
耐用品緊張,應是短期現象,是以聯儲局一再強調通脹只是暫時稍高,不用擔心。至於服務業的就業情況,作為官員的鮑威爾是有難言之隱的。
「有工冇人做,有人冇工做」
過去幾個月,就好幾次親身體驗服務業的奇怪情況:周末到一間頗受歡迎的餐廳吃早餐,到達時才知道當日關門,理由是員工太少,廚房未能正常運作;有一家連鎖高級超市進駐商場,開張日期一拖再拖了幾個月,原因是未能聘請足夠人手;在大學區走一圈,亦發現幾乎所有商舖都在請人,侍應洗碗收銀廚師皆求才若渴。不想外出花錢,服務業一直落後,不止是需求,亦源自供應。
聯儲局官員不能講的,是這個「有工冇人做,有人冇工做」的奇觀,多少跟過去政府推出的一連串失業救濟和其他支援措施有關。既然在政府照顧下衣食住行暫時不成問題,求職要求自然提高。當然,隨着這些政策逐一拆除,加上僱主出手愈見闊綽,服務業就業情況將會明顯改善,相關消費水平亦有望重回趨勢。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