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使用筆名固然有其理由或實際需要,但研究者卻「望而生畏」。筆名往往為材料蒐集的工作造成不便,可能造成「張冠李戴」,也可能造成「視而不見」,大大提高了研究工作的難度。
遍搜舊報 原是曲聖
上世紀60年代,作者「心園」在《華僑日報》上連載的戲曲專欄「粵劇藝壇感舊錄」,內容既專業,文筆又流暢。「心園」對上世紀初戲行的人和事所知,又多又詳細又具體,說人說事歷歷如數家珍,信非戲行中的老前輩莫辦。可惜「心園」到底是誰?總不容易找到答案。
近十多年來,我專注於考掘、整理一些連載於舊報的高素質戲曲專欄,目的是要重現這些舊報材料的價值,並為廣大讀者在閱讀上或研究上提供方便。「粵劇藝壇感舊錄」無疑是一批值得重新整理出版的上佳戲曲材料。
幾年前定下計劃,開始在舊報上采輯這批專欄時,雖然尚未能確認作者「心園」的真正身分,但已下定決心要把這批材料公諸同好。采輯專欄的基本工作初步完成後,利用公餘時間一篇又一篇地細讀,竟又慢慢理清了與作者真正身分有關的種種頭緒和線索,終於確認「感舊錄」的作者原來就是「曲聖」王心帆。
歌壇曲作 別開新面
提到王心帆,就一定想到他創作的「歌壇曲」。王氏的「歌壇曲」多重組古典詩詞名句入曲,別開新面,典雅優美,世稱「心曲」。他與著名歌者小明星(鄧曼薇)合作,一撰一唱,配合尤為天衣無縫。1987年何耀光以「心曲」十數闋及王心帆所撰的小明星傳合輯成《星韻心曲》;王氏曲詞文章能成書者,僅此一種。現在我把「感舊錄」合輯成書,在材料的意義和價值外,又似乎別具另一層意義和價值。
所謂「別具另一層意義和價值」,當然包括一點點來自「名人效應」的矚目閃光。《粵劇藝壇感舊錄》畢竟由「曲聖」執筆,名家作品,沉沙折戟經磨洗之後,頑鐵未銷,讀者得以細認梨園影事,得以重認作者廬山。
王心帆的《粵劇藝壇感舊錄》內容豐富,相信可與麥嘯霞《廣東戲劇史略》、陳鐵兒《細說粵劇》、陳非儂《粵劇六十年》、南海十三郎《小蘭齋雜記》、《香如故》、羅澧銘《顧曲談》、《薛覺先評傳》等戲曲專著,產生互補、互見、拼合或比較的作用,為粵劇史編撰工作或粵劇研究工作,提供更多有用的材料。
此外,出版《粵劇藝壇感舊錄》對王心帆而言,同樣「別具另一層意義和價值」:「心曲」展示了他撰寫曲詞的超卓才華,這方面的成就早已得到世人的欣賞和重視;而「感舊錄」則在在證明他對粵劇藝壇具有深厚認識──這方面的專業知識與成就,相信應該同樣得到世人的欣賞和重視。
《粵劇藝壇感舊錄》全書30多萬字,我在作者欄下小心翼翼地正式補上「王心帆」三字──必也正名──是最簡單的工作,也是最重要的工作。
!doctype>新書簡介:
書名:《粵劇藝壇感舊錄》(分上、下兩冊)
編著:朱少璋
出版社:商務印書館
出版日期:2021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