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科技發展,人們的生活質素不斷上升,日常生活亦變得便利。無線通訊科技近年已進入5G時代,5G通訊技術已漸漸融入大眾的生活之中。然而,手提電話產生的電磁輻射,亦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對大眾健康造成危害。
早於2011年,世界衛生組織屬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已經把手機電磁輻射納入「2B級致癌物」,與塑化劑、殺蟲水等物質同屬一個級別,也意味着暴露在手機電磁輻射下,有可能會引致癌症[1]。
電磁脈衝對大腦影響大
2011年無線通訊技術仍是處於4G時代,主要應用於通話、簡訊、網絡或1080p影片串流,頻率約為2-8GHz。時至今日,5G通訊的頻率已增加至3-300GHz,應用層面也提升至4K影片串流、VR直播、自駕車、遠距手術等更廣氾的範疇。跟4G相比,5G無線通訊無論是功率,或是數據使用量也更高,對大眾健康造成的影響也更大。
由於生物的心臟和大腦皆由電磁脈衝控制和調節,如果我們暴露在電磁輻射之下,便有可能導致心腦血管疾病。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數據,在全球主要死因之中,首兩位分別為缺血性心臟疾病和中風,兩者皆為心腦血管相關的疾病[2]。此外,因缺血性心臟疾病、中風、阿爾茨海默病(或稱阿茲海默症)和其他癡呆症等心腦血管疾病死亡的人數在20年間也大幅上升。
香港慢性病患者與網絡用戶成正比?
在香港,根據政府統計處的數據資料顯示,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數從2016/17年度的198萬3200人增加至220萬2100人,上升百分之11[3]。從年齡分層來看,15-24歲人士的上升比率是最高的,從2016/17年度的9.2%上升至2018/19年度的12.4%,上升比例為34.8%,比起所有年齡人士平均的9.5%高出三倍多。
而根據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的數字,公共流動服務用戶從2016/17年度的1758萬上升至2018/19年度的2270萬,僅僅兩年便上升了21.7%[4],而這數字不禁讓人反思,電磁輻射與慢性疾病患病人數之間的關係。
德國有研究指出,利用一滴血進行測試可以評估電磁輻射對血液的影響。在暗場顯微鏡下可以清楚看到,在正常情況之下,沒有受到電磁輻射影響的血液中,紅血球表面只會帶有負離子而互相排斥,不會黏在一起。而受到電磁輻射影響下的血液中,紅血球則出現了黏膿的現象,這是因為電磁輻射帶有的正負電子對紅血球表面的負離子產生了影響,導致血液中的紅血球因表面帶有正或負離子而互相黏合,影響微循環、營養和氧份的輸送效能以及排毒功能。
普通人輻射水平已超出安全標準
早前,我帶着團隊在公眾場合上向300位市民進行了隨機抽樣測試,探測受測試者體內的電磁輻射含量。結果顯示,80%受測試者體內電磁輻射水平均超出安全標準,只有20%體內的輻射水平處於安全水平以內,結果讓人擔心。
通訊事務管理局辦公室的數字顯示,香港的按人口計算的流動服務用戶滲透率在2020/21年度已達到275%,無線通訊已經與我們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可以避免飲用含塑化劑的飲品,也可以避免使用殺蟲水,卻無法避免受到無形的電磁輻射影響。
註釋: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