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與領袖同「恒」》請來特區政府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作壓軸嘉賓。曾司長是位非常資深的公共行政領袖,曾任貿易署助理署長、香港海關關長、規劃地政局局長、工商及科技局局長及特首辦主任等公職,為特區政府服務30多年。
移居紐約融入社會 深受建築教授啟蒙
曾司長20世紀50年代初在香港出生,他憶述小時候父母均忙於生計,對他沒有太大期望和給予很大自由,只希望他能用功讀書,使將來有更多選擇。他是家中四兄弟姐妹中最大,童年物質缺乏,但仍過得快樂。他初中曾就讀喇沙書院,13歲便舉家移民去美國,在彼邦生活了差不多20年才回流香港。
他表示,起初要適應紐約的移民生活不太容易,初中學校裏華人面孔比較少,他花了好些力氣盡量融入當地社會和文化。他四兄弟姐妹曾在兩個多月內,把一間圖書館的書全部看完,獲益不少。當年的紐約唐人街品流比較複雜,他慶幸自己沒有走上歪路。
成績不俗的曾司長後來考上了離家很近的史岱文森高中,該校以優秀學業成績見稱。他最後順利考進麻省理工學院(MIT)主修建築學,並在 MIT 遇到了啟蒙導師。這位建築學教授讓他明白設計既是利用不同空間來配合生活,亦能運用功能去界定整個空間的設計。他十分喜歡這位教授的理論和「build form」風格,但認為很難適應商業建築的運作,也需要很多妥協。他後來選擇離開建築師的工作,並到波士頓州立學院修讀雙語教育碩士,擔任中學教師。
大學畢業後,曾司長曾在波士頓的耆英會當義工,幫忙照顧行動不便的華裔老人,並要負責洗地、買菜、派餐、洗碗等工作。他更運用自己的建築知識,為耆英會興建了一間醫療所,很多設施都是自己一手一腳造出來。他從義工服務中學會很多領導知識 ,體現了「服務學習」和「僕人領袖」的精神。
回流香港尋求挑戰 做好準備避免危機
曾司長在1982年回流香港,他坦言這是困難的決定,因為他在美國與妻兒已過着舒適愜意但平淡規律的中產生活。他當時一直密切留意香港的前途問題,到了中英開始談判時,他認為這是回流香港接受新挑戰的好機會。為做好準備,他更於哈佛大學修讀公共行政碩士,回港後考入港府任政務主任,一步一步往上服務至今。
被問到領袖的核心特質,曾司長認為領導方式會隨着時勢、環境及文化等因素而改變,因此沒有固定的模式。何校長問及通博知識對公共領袖的重要性,曾司長表示領袖,包括政務官,具備專業知識當然有用,但通才至為關鍵,因此很認同文理兼備的通識教育。他認為沒有人能懂得所有事情,因此領導最重要是懂得協調,辨別事情的原則性,並訂定和推行大方向。
曾司長深明幽默感對領袖的重要性,過往亦曾多次以幽自己一默來化解爭議,緩和緊張氣氛。何校長問到曾司長面對一些外間批評的處理方式,曾司長指出批評一定會有,只要有信念和目標清晰,受到責備亦不會太介懷。他認為民意或民望有好的鞭策作用,但希望大家不要過分解讀。
被何校長問到處理危機的手法,曾司長認為更重要的是居安思危及避免危機出現,不應在危機出現時才考驗領導人的品德或才能。他坦言見過一些政客利用,甚至製造危機去博取掌聲,然後自己再去解決。至於處理危機的經驗,他指出從2008年開始,環球經濟和金融體系均出現了問題。雖然對香港的直接影響不大,但這不是香港人很幸運,而是港府在背後做了許多工夫和準備,才得以避免出現系統性的風險。另外,當年政府在迷債危機爆發後,第一時間籲銀行先保障散戶,並回購迷債,將對市民的影響減到最低,成功解決危機。
自食其力爭取機會 本土國際同樣重要
何校長提到有不少人對現今資本主義制度、「錢博錢」及過分追求經濟增長有疑問,認為這會令貧富懸殊的差距愈來愈大,環境及人際關係也要付出一定代價。對此,曾司長指出如過分追求 GDP 的增長,必然會有一些代價,衍生出一些社會問題,因此要取得平衡及採取對應措施。
曾司長提倡大家靠自身的努力來實現自我,他曾看過美國女作家 Ayn Rand 的著作,對她所推崇的自我體現和自食其力的概念深表認同,相信每個人都做好自己本分和努力,為自己和家庭謀求幸福,這樣社會就會有正面的發展。他鼓勵大家去想想,這是否大家所謂的「獅子山精神」。何校長也同意很多機會主要靠自己去爭取,不一定要依賴政府。
曾司長直言有政府就會有經濟干預。香港政府這麼多年來都是「有為」的政府,他笑言對於極右的思想家來說,政府許多政策,如資助房屋和資助教育等,都是不應該推行。他認為重點在於要找出當中的平衡點,以及要看社會能提供多少的資源來做。
(請按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