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設計和合作共贏的感受:以多個模型去分析組內的群體動力

通過他們的提問和讚賞,他們懂得分工合作的好處,欣賞整班同學一起參與10個計劃,這種共學模式大大地擴展了他們的眼界和思考角度。

承接上文:〈課程設計和合作共贏的感受:十組同學合力完成十個研習〉

完成通識教育期終報告[1]後,14個同學提交了反思報告,本文和上一篇文章通過下列八方面進行整理:一、十組同學合力完成十個研習;二、享受進行研習的過程;三、為小組交流自行訂立規則;四、探究式學習;五、通過回饋促進學習;六、交流和合作;七、以多個模型去分析組內的群體動力;八、克服習慣的限制。

上一文展示了前六方面的內容,本文將談及其後兩方面的內容。

以多個模型去分析組內的群體動力

1.Tuckman的五階段團體發展模式

最近接觸到Tuckman歸納的五階段團體發展模式,覺得很適合用來分析我們組內的群體動力(Group dynamics)。在第一階段的成形期(Forming),之前沒有合作過的組員間互相認識、摸索彼此在組內的話語權和影響力,尋找自己在組內的角色定位。在這個階段仍然陌生的組員間互相尊重,嘗試建立信任。

然而,我們在這個階段缺少了清晰直接的目標和期望表達,大多以自己的尺規來決定對組員以及報告的期望,所以無法建立到完全的信任。我在這階段自我定位為建議者和創造者(參考馬傑里森和麥卡恩的團隊角色理論),發揮提出新意念、刺激組員思考的功能,並配合領導者的領導。

隨時間和進度推進,我們進入風暴期(Storming),合作之中因各人行事風格、觀點、思考角度相異而產生衝突。由於在成形期已初步確立各人角色,亦有領導角色出現,組內的權力分布已成雛型。

隨着計劃推進,有更多具體和實質的事項需要討論,在討論期間我亦會提供自己的觀點,觀察到組員討論進度拖沓、於旁支細節花費太多時間的時候也會嘗試加速節奏。

可能說話心直口快,導致領導者認為這是對其權威的挑戰,再加上我在目標完成以及工作分配方面與部分組員不一致的意見,亦令我們組內關係變得緊張。

會議中的溝通也不盡有效。較少發言的組員提出自己意見後,其他組員似是聽到了,卻沒有真正對意見持開放態度、認真對待該觀點,而會在首肯之後繼續自己原有的討論和節奏。

我私下性格不喜爭執,被無視後往往就「放棄掙扎」任由他們繼續討論,回想起來這樣自己滅聲,無論對計劃還是對我們的合作都不是個最恰當的處理方法。儘管如此,爭執摩擦沒有淡去,雙方愈演愈烈。

在提交第一份報告書後的會議上,對方在言語間加入強烈個人情緒,冷嘲熱諷,也造成我的不快,讓我覺得「忍無可忍無須再忍」。但同樣帶有自己情緒的我的回應,也成為對方另一話柄。沒料想到一個通識課程會發生如斯日常權力鬥爭(Power Struggle),也是寶貴的一課。

觀乎Tuckman理論中針對次階段促進團隊發展的建議方案:

一、自我分享活動;二、回饋活動;三、信任活動;四、溝通活動;五、衝突解決活動;六、作調節與仲裁;七、規範再檢討;八、重新檢討目標

組內爭吵過後其實已經被情緒蓋過了理智,大家亦沒有重修舊好的打算,並非所有人都有對衝突觀點進行自我反思和深度對話,很多時只停留在表面的情緒和感受上,或為維護自己的權威或自尊而讓情緒主導發言,與事件無關、對人不對事的責罵或冷言說出口後造成了關係的裂痕,也沒打算修補。個別組員放不下個人情緒,即便爭吵過後仍心存芥蒂,組內關係總是暗潮洶湧。

這時計劃進行到舉辦工作坊的階段,組員同時也在準備第二次匯報。我在會議上不歡而散後,萌生起消極的態度,認為對方既然無法理性溝通,且本就是較相熟的小團體、在組內擁有較大話語權,我再爭辯也只是徒添不快,不如順其意而行,以和為貴。

原本我和組員們互不相識,溝通也只會透過群組或者線上會議,關係建立在合作基礎上,到很後期才和部分組員有私下聯絡,我才發現組內也有與我意見相近、認同我觀點的組員,這才感覺自己並非孤身一人,也更肯定自己在組內的價值。

同時,我深刻地意會到互信、團隊精神以及組員的精神支持對推動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大吵過兩次,幸好到撰寫終期報告的時候我們各自找到較舒服、能達至暢順合作的相處方式。

至此我們進入規範階段(Norming),組員開始掌握各人的行事作風,能以任務為先、目標第一。我到後期也學懂處理情緒,少被情緒騎劫,溝通和行事都以完成任務為目的;亦放下自己的消極心,更大程度地配合領導者們:組員期望大家「秒覆」信息,那便看完就馬上回覆;組員認為大家語氣欠佳,那便如其所願地調整言辭,只要對我們的合作有益便去做。

我發現如此任務導向(Task-oriented)的做法是面對價值觀衝突無法解決、無法被包容,從而無法建立良好關係時的最好處理方法。重視任務、重視結果,雖然會犧牲了團隊合作的過程和經歷、令團隊無法健康地發揮全部功能,但在嘗試坦承溝通無果後,任務導向的合作模式最能降低人際關係緊張對計劃或習作之影響。

雖然這次的團隊合作算不上理想,但在過程中我切身地體驗到如何和自己合不來的人共事。受人際關係困擾的時候,我也曾求助於過去的mentor,了解到在群體動力被組員個人情緒主導的時候,我能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情緒抽離,冷靜地議事論事;在開始自己部分的工作前先與領導者一一確認細節,並以文字或錄音紀錄,好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即使有爭拗也能有憑證,缺乏信任時便只能靠這些契約來維持合作關係。

一路走來,我認識到知人善任對團隊合作的重要性。組內要合作無間,其中一個要素便是了解每個人的強弱點,並了解組員各自的行事作風,這樣才能避免正面衝突、取長補短。要做到知人善任,組內的領導者需要聆聽不同的意見,注意組員之間的關係和互動,切忌投放過多個人情感於個體以造成偏見。

在我們組內,話語權分布較不平均,較不進取的組員為免爭拗會減少發言,導致部分意見被噤聲,整組對事情的觀看角度亦變得單一化,無法發揮團隊內每個人的長處。甚至到執行階段,組員被分配負責自己不熟悉的工作亦難以反抗,只能硬著頭皮,事倍功半地完成工作,如此一來工作成就感會降低,導致工作動力降低,同時亦會降低組員的歸屬感,不利團隊合作。(W)

2. 薩提爾(Virginia Satir)的五種溝通形態理論

是次計劃讓我有機會學習如何與不同類型的組員共處,在維琴尼亞・薩提爾(Virginia Satir)所提出的五種溝通形態理論大多運用在家庭溝通中,亦可以套用在與組員相處中。五種溝通形態包括「指責型」、「打岔型」、「討好型」、「理智型」及「一致型」。(吳就君(譯),1994)(WT)

3. Maclean (2016) weather model of reflection

To further demonstrate my rumination towards the project, the weather model of reflection put forward by Maclean (2016) is used. As its name implies, it utilizes different types of weather as a metaphor to link with a series of reflective questions.

Firstly, it is “Sunshine” which leads to the question of “What went well?” (Blackwell, 2019, as cited in Maclean, 2016). In this project, I think as a pilot scheme, the overall performance of our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workshops is generally well.

Secondly, it is “Rain” which leads to the query of “What did not go well?” (Blackwell, 2019, as cited in Maclean, 2016). It is normal to have sudden hiccups and challenges during an event. However,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s to think of solutions with calmness.

Thirdly, it is “Fog”, which leads to the question of “Was there a point where you got lost?” (Blackwell, 2019, as cited in Maclean, 2016). Indeed, it is inevitable to face uncertainties when conducting a campaign. To me, I feel uncertain about the future extension of the project.

Lastly, it is “Lightning” which leads to the inquiry of “What came as a shock or surprise?” (Blackwell, 2019, as cited in Maclean, 2016). My intentionality and willingness to pursue further extension of the project is what surprised me. (HY)

克服習慣的限制

雖然其他同學可能會覺得這個課程設計增加了他們的工作負擔,需要於5分鐘內留下讚賞與疑問,但是我本人對此持有不同的看法。從前的我,其實並不常於課堂中發表個人意見,更是算不上敢言的人。

可是,當我於大學中參加不同的活動和逐漸成長,我發現礙於面子和害怕別人對自己的看法而不敢發表自己的意見,除了會影響你於別人眼中的看法(變成了一個所謂的free-rider)外,也可能給予其他組員或跟你合作的人一個錯覺──你對他們所有的提議都沒有異議(別人會把沉默解讀成我默認和贊同該提議)。

而因為我於大一、大二時的性格內向,並經常沒有於開會中即時表達自身意見或看法。當最後真的實際執行了該建議時,最終結果與我們的預期成效出現差錯後,組員間便會開始互相推卸責任,而我自己則會對當初的沉默、不語而感到後悔。因此,我於發現自身缺點後,逐漸嘗試於不同會議上跟組員表達自己的看法,甚至後來可以自由發表意見和提出自己的建議。(SM)

Everything is new to me and I’ve experienced quite a lot in the past few months with GEYS4010, and it has inspired me and make me reflect in multiple ways.

I was never a creative person, nor an innovative person that would ever try to pave a new path and create something new or unique. I am the kind of person that leans towards a more conventional path.

I finally understand there are no limits in life. I had been restricted by my own boundaries and stay inside my comfort zone for so long, without knowing that trying something new/challenging isn’t that difficult. I reflected back on my four years in university, and realized that I’ve given up on a lot of new opportunities and amazing adventures solely because of thoughts like “I can’t do this”, “this is not for me”, “I’m not capable of doing this” and “that is too difficult for me”. Famous author Neale Donald Walsch had once said, “Life begins at the end of your comfort zone.” Through GEYS4010, I’ve reflected on myself on being too cautious all the time, as well as lacking courage to try out new things. In my future, I would branch out more and try adventurous things that will very probably enrich my life experiences.(NC)

小結

從上述學生的反應,我真的很享受有機會指導這一科的工作。通過他們的提問和讚賞,他們懂得分工合作的好處,欣賞整班同學一起參與10個計劃,這種共學模式大大地擴展了他們的眼界和思考角度。這個習作於他們而言是段獲益良多的經歷。

無論從個人成長、為人處事還是靈性成長上,都讓他們更上一層樓。有同學並因此有機會參與「社會企業高峰論壇」和中文大學「2020-21博群社會服務計劃」。

有一組同學懂得為小組交流自行訂立規則,發揮自學和探究式學習的優點。有同學又懂得通過回饋促進學習,了解交流和合作的重要性。

有三組同學更以不同的模型去分析組內的群體動力,更難得的是有些同學通過這一科的學習克服個人習慣性的限制。

注釋:

  1. 多年來,筆者指導香港中文大學一間書院的畢業生進行通識教育期終研習報告。每班分為10至12組,每組有5個學生。書院規定他們至少來自三個不同的學院(例如文學院、理學院、社會科學院、教育學院……),讓他們可以抛開個人學術的桎梏,從不同的角度去處理一個具創意和可以永續發展的計劃。
    一個學期共有13節課,每一節課歷時大概2小時45分鐘。每一組學生有兩次機會發表報告:第一次是展現他們的初步計劃,第二次是發表他們的最後報告,每次為時約75分鐘。
    在疫情的限制之下,學生們只能夠通過網上作報告。為了讓他們更投入於學習,我的設計大概如下:最初15分鐘由三個同學分別用5分鐘發表,之後的5分鐘讓其他九組同學思考報告的內容,並把他們對該組的質疑或讚賞寫在全部同學都可以看到的Blackboard軟件上;特別是在第二次報告時,同學要具體說明該組的優點而有助於本組改善的內容。其後的大概20分鐘,筆者讓其他九組同學按序向該組提問,該組必須即時回應。該組其他兩位同學的安排也大概雷同。
    無論是提出質疑或表示讚賞,都有助改善該組報告的質素。
    上述的答問過程,和各組在提交最後報告給書院的時候,全體學生都要就報告的表現繳交一份個人反思,兩類工作共佔總分的25%。該報告可以探討和評價包括對自己在內任何組別的運作過程、組內的關係和合作的情況,亦可以就課程和教學設計等等提出個人的意見。

「課程設計和合作共贏的感受」系列之二

黃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