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來西亞華文教育

真正的問題,也許遠遠超過小學的馬來文課本。教育體系上的分配,其實也反映了經濟、政治與文化的分配。
在最早的城市馬六甲看到的是種族的大融合。短短一條街,有印度廟,儒、 道、釋的中國廟,還有中國建築色彩的伊斯蘭清真寺,互相毗鄰,數百年和諧相處。即使是吉隆坡,中心地帶這一陣子在作聖誕節日活動,既有大批的本地伊斯蘭遊客,也有只露雙眼的中東遊客,也有只穿背心、熱褲的華裔,沒有半點尷尬,應該是令人羨慕的、真正多民族共融的社會。事實上,不像印尼、菲律賓,馬來西亞沒有出現過真正的排華。
 
但是一到政治層面,就會不斷有這樣那樣的摩擦,而教育往往是磨心。上述出現的國文課本事件,就是如此。
 
筆者認為,教學語言,會涉及三類問題:一、異族學習的困難(像美國加州的墨西哥移民、印度南部各邦,甚至香港南亞裔);二、經濟實際的需求(如馬來西亞、印度的公務員配額、國際貿易、升學需求);三、文化的傳承(如各地華人、猶太人、亞美尼亞人)。
 
若是加進政治因素,就很容易變成強勢族裔壓迫弱勢族裔,或者是弱勢族裔爭取和保存獨立身份,又或者是族裔之間互相爭奪的政治戰場。在馬來西亞,由於華人的歷史相當長,經濟上仍然佔着頗大的優勢,因此華文教育就有非常強的歷史淵源。
 
筆者兩次講座,都是林蓮玉基金邀請的。林蓮玉是一位華人領袖,本身是教師(當地華人說他是「大馬司徒華」),成功為華人爭取公民權,華人有權進入華文學校(但沒有成功爭取華文成為官方法定語言)。他的主張:「我們爭取雖然是華文教育的地位,但是我們主張各民族平等卻是關懷到國家的前途。我們願意看到這個新興的祖國民族間和衷合作,共同建設,不願看到互相凌迫引起爭論,種下未來的禍根。」結果他於1961年被褫奪公民權,同年被取消教師註冊。這次有機會參觀他的紀念館,不無唏噓。
 

華文教育 自成系統

 
由於華人的不斷努力,在一個馬來亞的國度裏,所有華人學生可以進入華小。不過,更重要的是建立了華文中學,獨立於公立體系以外,完全靠學費與捐贈運作,因此屬於「獨中」,有61所、學生8萬人,幾乎容納全部華人中學生,但也約有13%學生屬於非華裔(因一般認為華校水平較高)。
 
有機會參觀「董總」與「教總」在加影(地名 Kajang)的總部,儼然小型教育部,有設計課程的部門,出版全部的中學課本、教師參考書;自己辦考試(國際承認,但不獲本國政府承認,不能進國立大學)、教師培訓等等。
 
董總原來定了計劃建立華文大學,但是給法庭否決,於是辦了一所非學位的新紀元學院。「獨中」的畢業生出國念大學的很多,新加坡屬於首選,其次是台灣,屬大宗;近年到中國的愈來愈多,香港是少數,但是董總的考試在香港幾所大學都得到承認。
 
在講座席上碰到舞蹈家馬金泉,他是香港演藝學院畢業生,不覺驚喜。他還在台灣跟過雲門,在馬來西亞創了「共享空間」專業舞團,頗有名氣,有點像雲門的大馬版。
 
原刊於《信報網站》,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亞新社)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