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逾七成人撐發展電競 鍾伯光籲政府資助青年投身電競業

近年電競發展迅速,2018年成為亞運的示範項目,香港代表曾於該屆亞運的一項電競比賽奪得金牌。但調查顯示受訪的學生認為本港電競資源貧乏、發展前景不佳,政府亦缺乏發展政策,令他們難以全心全意投身電競行業。

香港浸會大學調查顯示,超過七成受訪者支持香港發展電子競技,惟公眾對電競發展認知不足,有待提升。調查又顯示,受訪的大學生及中學生均認為電競資源貧乏、發展前景不佳,政府亦缺乏發展政策,令他們難以全心全意投身電競行業。

2022杭州亞運 電競列正式比賽項目

電子競技簡稱電競,包含團隊競技的元素,勝負取決於選手的技術、團隊合作及戰術優劣等因素,且極具觀賞性。這些特徵跟傳統運動相似,並與傳統的「電子遊戲」不同。近年電競發展迅速,2018年成為亞運的示範項目,香港代表曾於該屆亞運的一項電競比賽奪得金牌。電競將於2022年的杭州亞運中,正式成為比賽項目。

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將在浙江杭州舉行,相關的郵品早已推出,而電競亦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亞新社)
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將在浙江杭州舉行,相關的郵品早已推出,而電競亦列為正式比賽項目。(亞新社)

是項調查由浸大社會科學院副院長(發展)兼體育、運動及健康學系教授鍾伯光教授帶領研究團隊,於2020年4至12月透過電話訪問約1500名15歲或以上的市民,了解公眾對香港發展電競的看法,另外以問卷訪問約2100名大學及中學生,以了解他們參與電競的情況。整項研究獲政策創新與統籌辦事處的公共政策研究資助計劃撥款資助。

配套支援不足 青年只當興趣

調查結果顯示,在接受電話訪問的約1500名市民中, 72%表示支持香港電競的發展,69%認為政府應資助電競發展,顯示大部分公眾人士支持香港發展電競產業,並就此投入更多公共資源。

不過,調查結果亦顯示,近三成(28%)受訪者不知道電競是2018年亞運的示範項目,近兩成(19%)則不知道電競將成為2022年亞運會的正式比賽項目,反映公眾對電競的認知,仍然有待提升。

此外,調查結果亦顯示,近一半(49%)受訪者認為,電競等於「電子遊戲」,同時,亦有約54%受訪者不同意或十分不同意電競成為正式運動比賽項目;更有約49%受訪者不認為電競成為亞運的正式比賽項目,反映公眾對於電競的本質仍然缺乏了解。

在接受問卷訪問的大約2100名大學及中學生中,104人(約5%)曾經參與電競比賽。問卷列出19項參與電競比賽的考慮因素,參與電競的受訪者認為「獲得成就感」、「表現自己」、「缺乏電競資源」及「香港電競發展不佳」,是影響他們是否參與電競比賽較為顯著的因素。

沒有參與電競的受訪者認為,「電競技能不足」、「行業缺乏發展政策」、「擔心影響學業及時間管理」等,均令他們對參加電競卻步。

家長多表支持 沉迷成癮者少

值得注意的是,有參與電競比賽的受訪中學生和大學生,分別有約69%及63%表示自己得到家長支持。此外,有參與電競的中學生和大學生之中,分別有約63%和79%是在家長知道的情況下參與。有別於一般認為家長對子女參與電競有所保留,調查顯示參與電競的大學生和中學生,均有較多是獲得家長支持,並有就此與家長保持溝通。

調查亦發現有參與電競比賽的受訪中學生和大學生,分別只有約23%及18%會因為未能再次參加電競比賽而感到不安,顯示他們沉迷於電競的情況並不普遍。

鍾伯光教授表示:「發展電競項目是全球電子科技、體育、娛樂事業的大趨勢,公眾普遍對此持正面態度。政府應把握機遇,為本港訂定電競的發展政策,同時增加資源及提升硬件,鼓勵院校提供與行業相關的學術課程,以培養電競專業人才。」

鍾伯光教授(前排中)及其研究團隊成員梁家文博士(前排右二)、黃茗瑜小姐(前排右一)、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主席霍啟剛(前排左二)及電競業界代表何浩楠(前排左一)等出席記者會。
鍾伯光教授(前排中)及其研究團隊成員梁家文博士(前排右二)、黃茗瑜小姐(前排右一)、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主席霍啟剛(前排左二)及電競業界代表何浩楠(前排左一)等出席記者會。

鍾教授指出:「在精英電競培訓上,港協暨奧委會應該審視香港電競總會的管治架構和長遠發展方向,從而考慮其在電競的法定地位,包括组織香港電競代表隊備戰和參加明年杭州舉行的亞運會,而政府亦應制定政策,給予職業選手的培訓和比賽的資助,並制定退役後的保障計劃,讓年輕人放心投身電競行業。」

除了培養職業電競選手外,鍾伯光同時呼籲特區政府和大專院校等積極培養電競技術人才,包括提供位置方便的電競場所、與商界合作提供支援電競設備,提供學術課程培訓電競相關的專業人士等。

他指出,電競一旦在香港形成產業鏈,涉及的行業和提供的就業機會將十分可觀,包括軟、硬件和周邊設備(如電腦及配件、手機及配件、虛擬實景、擴增實境等)、遊戲開發(包括動畫師、遊戲設計、美術設計、程式設計、試玩人員等)、遊戲資訊(文字、攝影記者、剪片及後期製作等),還有經營團隊的人員(經理、分析師、教練、選手和運動心理學家等),以至比賽工作人員(如活動宣傳、裁判、賽評、主播、導播及直播工程人員等),與現時的運動娛樂節目製作不遑多讓。

下一篇繼續報道包括亞洲電子體育聯合會主席霍啟剛、曾代表香港出戰印尼雅加達亞運會的電競選手何浩楠、以及玩《英雄聯盟》(LoL)的女子電競高手石凱儀(夢兒)等分享對香港電競業前景的看法,敬請留意。

香港電子競技發展研究調查(二之一)

本社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