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武俠小說,只寫撲擊對打,而金庸的武俠小說,兼寫千軍萬馬的對壘,其精采之處,不下前者。他把戰場上廝殺,推到讀者眼前,帶讀者親入戰場。我們看到雄猛激壯的氣象,聽到金甲鏗鏘、萬夫爭鳴、殺聲蓋天之聲。金庸筆下劍戟如林、刀寒勝雪、刁鬥森嚴、氣勢磅礡。讀之使人有一股凜冽之氣,陡然驚悚震慄,或胸懷激蕩,或滿目悲涼,是閱讀其他作品時難以感受到。
戰勝者:顧盼自豪
戰爭所追求的,是勝利,金著中對戰爭的勝利,寫得最深入的有兩場,一是《碧血劍》中闖王入京;一是《射鵰》中成吉思汗大破花剌子模。且看小說家對破人城者的描述:
袁承志等閃在一旁,只見精騎百餘前導,李自成氈笠縹衣,乘烏駁馬疾馳而來。……李自成走上城頭,眼望城外,但見成千成萬部將士卒正從各處城門入城,當此之時,不由得志得意滿。闖軍見到大王,四下裡歡聲雷動。
………
袁承志仰望李自成神威凜凜的模樣,心下欽佩之極,……李自成下得城頭,換了一匹馬,在眾人擁衛下走向承天門……彎弓搭箭,嗖的一聲,羽箭飛出,正中「天」字之下。他膂力強勁,這一箭直插入城牆,眾人又是一陣歡呼。來到德勝門時,太監王德化率領了三百餘名內監伏地迎接。李自成投鞭大笑……
破城自有破城之樂。這段寫李自成終於破城入京,貴為天子,意氣風發,顧盼自豪,餘人也是喜氣洋洋,迎接新的命運……
戰敗者:不忍卒睹
戰勝者得為新主,自然喜氣洋洋,但戰敗者又如何呢?金庸對戰敗者的描述,比戰勝者刻劃何止十倍?鐵木真破花剌子模屠城之災,其震撼力實在教人看得驚心動魄,暈眩嘔吐。
殿上諸將盡皆躍起……一出城門,只見數十萬百姓奔逃哭叫,推擁滾撲,蒙古兵將乘馬來回奔馳,手舞長刀,向人群砍殺。……撒麻爾罕居民此時才知大難臨頭,有的欲圖抵抗,當場被長刀長矛格斃。蒙古軍十幾個千人隊齊聲吶喊,向人叢衝去,舉起長刀,不分男女老幼的亂砍。這一場屠殺當真是慘絕人寰,自白髮蒼蒼的老翁,以至未離母親懷抱的嬰兒,無一得以倖免。
當成吉思汗率領諸將前來察看時,早己有十餘萬人命喪當地,四下裡血肉橫飛,蒙古馬的鐵蹄踏著遍地屍首,來去屠戮。……成吉思汗手一擺,喝道:「盡數殺光,一個也不留。」郭靖不敢再說,只見一個七八歲的孩子從人叢中逃了出來,撲在一個被戰馬撞倒的女子身上,大叫:「媽媽!」一名蒙古兵疾衝而過,長刀揮處,母子兩人斬為四段。那孩子的雙手尚自牢牢抱著母親。
金庸以細膩近鏡頭筆法,寫出戰場上戰敗者悲慘命運,淒厲無倫、人性泯滅,不忍卒睹。當此時也,生而為人何其不幸?何其無辜?
金庸對戰爭場面的描述的逼真,如帶讀者親臨戰陣,不單是寫出軍人豪勇、沙場上的耀武揚威,還有他那反戰精神,才使他那戰陣的描述,躍進登峰的境界。
書寫反戰之悲
自《書劍》開始,每有戰役的描述,總是以旁筆伏下戰爭殘酷、生靈塗炭之悲,將反戰精神放在第一,以兩軍對壘,輕啟戰端,期期不可。且看《碧血劍》中,寫兵燹過後,滿目蒼涼。
兩人又攜手走了一陣,只見西北角上火光沖天而起,料是闖軍又在焚燒民居。李岩與袁承志這幾天來見得多了,相對搖頭歎息。暮靄蒼茫之中,忽聽得前面小巷中有人咿咿呀呀的拉著胡琴,一個蒼老嘶啞的聲音唱了起來……他一面唱,一面漫步走過李岩與袁承志身邊,轉入了另一條小巷之中,歌聲漸漸遠去,說不盡的悽惶蒼涼。
這一段寫戰事蒼涼,就是反戰呼聲,《射鵰》卷末寫成吉思汗之死,也是畫龍點睛反戰之作。金國使者獻上明珠千顆,求息干戈,成吉思汗親手接過,連盤帶珠,摔在草原上,縱聲長歎:「縱有明珠千顆,亦難讓我多活一日!」鐵馬縱橫,所得者何?
金庸反戰精神,實有跡可尋,他的筆墨,並非義正嚴詞、大聲疾呼的,而是疏筆淡墨、細水長流,慢慢匯成長河巨浪,波濤澎湃的打入讀者心坎之中。《書劍》中說乾隆窮兵黷武,兆惠大軍欺壓善良少數民族,自招其辱;《碧血劍》中李岩夫婦自殺收場,蒼涼無奈;《射鵰》中郭靖寧棄辭婚之請,懇求鐵木真收回屠城之令,丘處機苦口婆心,勸鐵木真止息干戈;《天龍八部》中慕容氏的醜惡,是欲再啟戰端,重奪山河,置黎民不顧;蕭峰之名列英雄榜首,乃以一己身死,阻遼漢大戰,令遼王耶律洪基悵然而歸;《鹿鼎記》中清室少主康熙之仁和,在視兵乃不祥之器,非不得已而用之,在在指出戰爭之可怕可厭。
金庸在袁崇煥評傳楔子中說:
在那個時代中,人人都遭到了在太平年月中所無法想像的苦難。在山東的大饑荒中,丈夫吃了妻子的屍體,母親吃了兒子的屍體。那是小人物的悲劇,他們心中的悲痛,一點也不會比英雄們輕。不過小人物只是默默的忍受,英雄們卻勇敢地奮戰一場,在歷史上留下了痕跡。英雄的尊嚴與偉烈,經過了無數時日之後,仍在後人心中激起波瀾。
戰爭肯定會帶來英雄,但也帶來了大人物、小人物、忠烈之士和奸宄邪惡之徒的大悲劇。沙場上耀歲武揚威之士的背後,製造了比他們大上千千萬萬的人間苦難!
原刊於筆者著作《金庸小說十談》,本社獲作者修繕後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