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的突破思維

香港長期缺乏一個失業保障制度,無論在平常或特殊情況下失業率惡化,低收入人士的生計短期內就會面對嚴重困難,這亦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政治壓力,但是歷屆政府缺失的代價。

今年的《財政預算案》大幅削減「派錢」及惠民政策,社會迴響不算大,由於財政盈餘已大下降,市民都心中有數;但今次有兩項政策上的重大突破,是值得肯定和關注的。

電子消費劵──「派錢」政策的重大進步

財政司在去年的《財政預算案》中,人人派一萬元,包括已移民的香港永久居民(但不包括本地的新移民);在今次財政預算的諮詢過程中,各政黨都繼續提出派錢方案,由10000元至高達25000元不等。今年財政司宣布向每名合資格的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及新來港人士,分期發放5000元的電子消費券,鼓勵及帶動本港消費(筆者在這裏不再介紹該計劃的詳情)。

派錢的政治經濟學比較簡單,主要是政府在面對短暫性經濟衰退下,透過全民派錢鼓勵本地消費,並紓緩市民的經濟壓力。其實際效應涉及多方面複雜因素。最主要當然是派出去的錢,有多少用作即時消費,而透過乘數效應擴大推動各項經濟活動,以保障更多的就業職位。以往純派錢的方案,錢都可以用於海外旅遊、購買進口耐用品、甚至作股票投資,這在在都會削弱短期刺激本地經濟和促進中小企提供就業的效果。

電子消費劵是派錢政策的一重大修訂和進步,一方面是避免浪費有限資源,派錢給那些已長期移民的香港永久居民,另一方面是兼顧新移民的利益。據悉政府會聯同出入境部門,以確認申請者是否是長期留港的永久居民,這當然涉及很複雜的技術性問題,一些不能即時解決,但這是制訂嚴謹、精準政策的必須過程。香港貧富懸殊非常嚴重,任何財政政策必須具扶貧的效果,達至更公平分配的原則,不能再雪上加霜。

電子消費劵涉及很多技術性的安排,政府必須參考其他政府的相關經驗。遠的不說,鄰近的澳門特區政府在去年己派發電子消費卡 ,以下經驗是值得香港特區政府参考的:

  1. 電子消費卡發放給所有永久及非永久居民,也包括所有18歲以下人士;
  2. 金額直接注入由政府發行的電子消費卡;
  3. 中小企的電子支付系統由政府承擔和協助安裝;
  4. 分兩期共派澳幣8000元,第一期澳幣3000元,消費期由2020年5月1日至7月31日。第二期澳幣5000元,消費期由2020年8月1日至12月31日;
  5. 每天消費上限為300元;
  6. 電子消費不可用於繳付公用事業提供的水、電、煤等費用,也不可到油站入油;和
  7. 如不當使用電子消費卡,有刑事罰則。

澳門特區政府派發8000元電子消費卡的政策,明顯聚焦中小企,計劃正式推行一個半月至6月15日,政府很快就公布有關數據作監察政策成效的參考:資料包括63%的受惠企業集中在當地中小企,70%為零售,24%為餐飲。

電子消費券只能用於本港消費,可促進更多中小企採用電子支付系統,是香港應用金融科技的一大進步,並續步可與國內龐大的電子支付系統接軌。最初提出電子消費劵時,有不少批評,近日批評已較少。但政府不能掉以輕心,必須小心處理各技術細節。

失業貸款擔保計劃──失業援助政策的次優選擇

勞福局局長多次否定設立失業援助制度(就算是臨時的),筆者是可以理解的:政治現實是很重要的因素。第六屆政府任期只剩下一年多,如果林鄭在政綱內承諾的取消強積金對沖機制,都不知在這任內可否兌現,她又何來能力和時間,成功推行一個全面的失業援助制度?何況這將涉及更大的商界利益和阻力,亦涉及設計一個合理的資產審查機制。

政府今年推出為失業人士百分百擔保個人特惠貸款計劃,已反映政府進一步承認對失業者的責任,是政府勞工政策的重大突破。這計劃是一個較有彈性的方案,調較的空間較大。如有需要可延長,也可增加貸款金額,其他要素亦可作更改。計劃的負面效應不大,估計很少失業者會因為這免息貸款優惠,而選擇延遲尋找工作。而對較高收入者,估計他們不少並不需要作出申請;他們一方面有更充裕的資產和儲蓄,亦更具私人借貸能力。

政府為參與的金融機構提供百分百的信貸擔保,似乎短期內並不需要作出任何支出,正式的壞帳更要到多年後才會出現。如果未來經濟恢復正常,估計壞帳比例是可控和財政上可承擔的。務實來看,這計劃如果成功,很可能是會長期保留的。

但重要的是,香港長期缺乏一個失業保障制度,無論在平常或特殊情況下失業率惡化,低收入人士的生計短期內就會面對嚴重困難,這亦會產生巨大的社會政治壓力。香港作為先進的資本主義經濟體系,缺乏一個相配的失業援助制度作為社會最後的安全網,這是回歸後各屆政府的嚴重缺失。

當一個社會在經歷戰爭或經濟大衰退時,就會考驗在制度上的能耐(resilience)和脆弱點,這亦會啟發執政者思考如何改變政府功能。今次疫情已迫使全球各政府,從新考慮其與人民的「社會契約」,特別是面對突然而來的經濟社會衝擊時,應如何把風險在個人、僱主和政府間合理和有效的分配?香港政府長期奉行小修小補的策略,似乎已完成其歷史任務。

政府在2020-21年推出非常複雜的保就業措施,雖然其成效受到各方批評,但已經是政府勞工政策的重大突破。這些具有實驗性質的財政和勞工政策,政府必須事前訂立詳細的政策成效評估計劃。不然,又會白白浪費了這些以百億計的寶貴學習和積累經驗的機會,未來制定相關政策時,每次都是從零新開始,在政策上實不容易有所改進。

羅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