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圖片前排左起:邵漢生、李小龍、石堅、小麒麟
1997年
一套六冊名為 Bruce Lee Library(李小龍叢書)於是年至2001年,由 Charles E. Tuttle 公司出版。此乃根據蓮達提供的李小龍筆記和資料,並由她親手挑選的御筆 John Little 撰寫的。同年1月和2月,黃淳樑和高洛斯相繼逝世,分別享年62和69歲。終其一生,黃氏低調地在香港教詠春,桃李滿天下。
1998年
7月,趁李小龍死忌,華納發行〈龍爭虎鬥〉25周年銀禧紀念版 DVD,自此,華納多次重新發行〈龍〉片DVD,每次都加入新的「額外酬賓」影像,如蓮達的引子和各式人等的專訪。
1999年6月14日
美國《時代》(Time)周刋,為配合千禧年的來臨,推出它的「全球百位最具影響力人物」(Time 100)選舉,後來成為每年的盛事。首屆只有兩名華人當選,毛澤東和李小龍。
同年12月,西雅圖華盛頓大學校友會的官方雜誌 Columns ,把李小龍選入其百名「世紀校友」之列,並列明李小龍在校時間是由1961至64年,無畢業,當年主修學系是戲劇,而不是坊間誤傳(李小龍夫婦自稱)的哲學系。該百名世紀校友中,絕大部分都是美國政、商、藝、文、學術和體育界之佼佼者。不過,亦有校友在雜誌網站上,批評李入選。
同年,紀錄片〈千禧巨龍〉(Century Hero)在香港公映,施介強導演,主要訪問一些與李小龍有關的半外圍人物,如歐錦棠、林嘉華、文蘭、陳任、何守信、金帝、李昆、田豐、杜惠東、聶安達(Anders Nelsson)等。
2000年
10月,華納的第二部李小龍紀錄片 Bruce Lee:A Warrior’s Journey (〈李小龍:一個武者的歷程〉)在美國以 DVD 發行,此片由蓮達前御筆 John Little 編/導/製。同年,李小龍會由「香港李小龍會」改組成立,除去「香港」,形象更國際化,李振輝任名譽主席。
2002年
李小龍基金會(Bruce Lee Foundation)在洛杉磯成立,取代之前的李小龍教育基金會和振藩截拳道會,負責人是蓮達、李香凝和她的律師丈夫 Anthony Ian Keasler。據李香凝稱,她自己、母親和哥哥擁有的李小龍權益,已全數撥歸李小龍基金會。
同年2月和11月,Ted Ashley(前華納總裁)和占士高賓相繼離世,分別享年80和74歲。 同年3月26日,大陸首間「李小龍紀念館」開幕,位於李父祖輩的家鄉——廣東省佛山巿順德區均安鎮。
2003年
施介強第二部李小龍紀錄片〈龍,一九七三以後〉上映,後在亞洲電視台播出。
2004年
由李小龍會出版、李的兄姐弟合著 Lee Siu Loong,Memories of the Dragon Bruce Lee(《李小龍,龍的回憶》)英文書面世。5月,祖路義士的 The World’s Greatest Fighter Teaches You:How to Master Bruce Lee’s Fighting System(《世界最佳武者教李小龍武藝》)英文書面世,此書一改多年來他對李小龍的直言批判態度。
2005年
7月26日,A&E 電視台製作的李小龍紀錄片 Biography—Bruce Lee:The Immortal Dragon(〈李小龍:不死的龍〉),在美國播出。
11月27日,香港首座公開的李小龍銅像,在尖沙咀東部海濱花園的星光大道上揭幕。此銅像主要由李小龍會籌劃、民間籌欵、廣州美術學院曹崇恩教授設計、港府相關部門批准擺放,李振輝出席揭幕儀式。30年前,丁珮亦曾公開宣布,若她的龍商品電影賺錢,便會出資為李小龍立銅像,目的擺放地點之一,亦是天星碼頭旁。
自此,對「李小龍傳奇」話語/擁有權的角逐,便形成了五大陣營,其一是李小龍基金會(妻女),其二是李小龍會(弟李振輝任名譽主席),其三是香港政府,其四是大陸中央、廣東和某些地方的官辦單位,其五是美國李小龍住過城市的官方或半官方組織。
比香港早兩日,歐洲小鎮莫斯塔爾(Mostar,在前南斯拉夫境內),為李小龍立銅像。八年後的2013年6月,美國洛杉磯華埠亦有為李小龍立銅像。
2007年1月
曾叱吒粵語影壇的老牌巨星曹達華逝世,享年91歲。曹李二家淵源甚深,曹氏本人與其姊曹綺文,皆李海泉的粵語片同行好友,曹綺文便是〈金門女〉的要角(李振藩做嬰兒活道具的美國華僑電影),曹妻朱綺華更是李小龍的契媽(已於七年前過身,蓮達的書有述及)。而曹長女敏兒(Pearl),亦是李小龍青梅竹馬、少年時的舞伴、可傾訴心事的朋友。
2008年
李小龍基金會屬下的兩間子公司 Bruce Lee Enterprises LLC 和 LeeWay Media Group LLC 成立,前者負責保護法律上李小龍的商業權益,後者負責所有有關李小龍的影音製作。傳媒已有報道,指前者已積極採取法律行動,對認為有可能侵權者起訴,例如美國的大公司 Target 和 Urban Outfitters。而李香凝稍後會以 LeeWay 名義參予兩部李小龍紀錄片的製作,是 How Bruce Lee Changed the World(〈李小龍改變世界〉,2009年),和 I Am Bruce Lee(〈我是李小龍〉,2012年)。其實,李小龍維權的法律工作,蓮達在多年前已開始。
是年6月與9月,周馬雙金(Ruby)與李忠琛相繼離世,前者享年88歲、後者70歲。
7月,九龍塘李小龍故居栖鶴小築(金巴倫道41號)的業主余彭年(1922-2015),聲稱打算有條件地將該物業捐贈給港府,作為興辦李小龍紀念館之用,但經過兩年多的商討,港府宣稱不能接受余氏提出的條件,並於2011年6月擱置該計劃。
是年10月12日,大陸中央電視台啟播50集的〈李小龍傳奇〉(The Legend of Bruce Lee), 用戲劇形式演繹李的一生,但其藝術加工程度,實令人歎為觀止,李振輝便曾公開表示强烈不滿。央台的英文網頁,把李香凝列為該劇集的高級監製(executive producer)。
2009年6月
石堅逝世,享年96歲。有「奸人堅」之稱、善演反派的他,其實正派角色、尤其是忠奸融合一身的,他都能演得令人信服。以深入民心的奸人形象演正派,難度極高,石堅實是近代中國影壇中,難得的優秀演員。石堅在〈龍爭虎鬥〉與李小龍演對手戲,一直都視李為世姪。早在1970年李返港找工作時,石堅和邵漢生等世伯(李海泉的戲行朋友),都有給他關照。而李小龍亦投桃報李,在當年粵語片已式微的年代,竟選擇一位甚少在國語片演出的大反派、世伯「堅叔」擔任〈龍〉片重要角色。筆者認為,這正如李小龍重返聖芳濟母校一樣,活現香港人當年「獅子山下」的人情味。
2010年11月25日
港產片〈李小龍〉(又稱〈少年李小龍〉或〈李小龍傳〉,Bruce Lee,My Brother)公映,李治廷、梁家輝、鍾麗緹、謝婷婷主演,文雋編/導/製,李振輝提供故事並任三位監製之一,寰亞與另四間公司聯合出品。有報道指,至少有兩間出品公司和多名出資者,在公映前已接獲李香凝的律師信,指出他們無權用李小龍之名和形象謀利。其實,此片仍是李至親想公眾見到的、亦是一個高度美化後的版本。
2011年
10月間,李小龍基金會/李香凝宣布,將在西雅圖建立李小龍紀念館,先籌款1,000萬美元,作為覓址和進行前期籌劃工作的費用,望在2013年11月選好館址。
是年5月與6月,謝禾利(Wally Jay,美國柔道高手,李小龍在美生活時好友)和周少平(Ruby 丈夫)相繼辭世,均享高壽90多歲。去年4月,黃錦銘逝世,享年73歲。翌年8月,祖路義士逝世,享年68歲。
2012年1月1日
Weintraub 的 Bruce Lee,Woodstock and Me(〈李小龍、胡士托與我〉) 英文書面世。Weintraub 未任華納高層前,曾是美國樂壇風雲人物,是紐約 Greenwich Village(格林威治村)名店 The Bitter End 的東主。此咖啡室沙龍,是1960年代美國民歌樂壇的培育中心,名樂人如 Bob Dylan、Judy Collins、John Denver 等等,和名笑匠如 Woody Allen、Lenny Bruce、Bill Cosby 等等,都曾以此為家,而 Weintraub 入職華納後的首役,便是1970年經典樂與怒紀錄片電影〈胡士托〉(Woodstock)。
2013年7月
在紀念李死忌40周年之際,是月13日,李香凝授權一間國際名牌酒商(Johnnie Walker 威士忌,以大陸市場為主),利用李小龍的名和形象賣廣告,引來各方的批評。
香港政府轄下、位於沙田的文化博物館,撥出其中一個專題展覽廳,舉辦一個為期五年、名為《武.藝.人生——李小龍》的大型展覽,在是月20日揭幕。它由港府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李小龍基金會與香港文化博物館聯合籌劃。展出的600多件文物中,400多件由李小龍基金會/李香凝提供。有了這個為期五年的官辦展覽,換言之即是香港李小龍紀念館之設,港府要押後到2018年,才會重啟討論。
2014年10月
西雅圖將10月3日定為該市的「李小龍日」(Bruce Lee Day)。翌日,位於該市唐人街的陸榮昌紀念館(Wing Luke Museum),開始為期三年的李小龍專題展覽 Do You Know Bruce? ,該展覽是與李小龍基金會合辦的。
陸榮昌(1925—1965)是西雅圖(亦是整個美國西北地區)的首位華/亞裔民選政客,周馬雙金曾是陸氏助選團中的大將,她本人則在1970年代才進軍民選政壇。陸氏亦是李小龍早十多年的華盛頓大學校友,同獲校友會選入百名「世紀校友」之列。
2015年11月
李小龍基金會將在是月30日,舉辦首次網上公開拍賣李小龍紀念物品。至今,關於西雅圖李小龍紀念館的選址和首期籌款進度,尚未公布。
小結
李小龍1971年返港前夕立下豪願,要成為美國最著名的東方人明星,和在十年內賺取到1,000萬美元的身家。前者早成定案,後者估計雖不中、亦不遠矣。將所有在他身上賺到的錢加起來,又何只千萬?
以筆者愚見,李小龍的功業主要在武術方面。中國功夫在國際上,在他之前寂寂無名、在他之後便街知巷聞,足見荷李活/電影的巨大影響力,和李氏聰明之處。毋須國家級的大工程整合、編制,亦避免各家各派無休止的爭拗。單憑幾齣電影,便將中國武術提升到柔道、空手道、跆拳道的國際認受水平,而他本人,亦提供了一個雄姿英發的華人形象,實功德無量。
真實的李小龍,趣味性遠遠超過傳奇的李小龍!
(圖片:作者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