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再一樣的正規課程

聽其他參加評估的「專家」說,內地領頭的大學,學生的學習經歷愈來愈多樣而活潑。這是一種可喜的趨勢。
上周參加一所處在中國南方的985大學(也就是國家刻意打造世界一流大學的對象)的教學評估。這所大學的學生,學習經歷非常豐富,是幾年前難以想像的,深受啟發。聯繫香港大學生的學習經歷,有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由於評估結果尚未發表,故隱其名。)
 
評估是一個非常嚴謹而透明的過程。十幾個人的評估組,要覆蓋每一個學術部門、每一個行政部門;隨意抽取至少三堂聽課、至少三份試卷(全班)、兩份畢業論文(全班)審評;還可以臨時組織學生、教師、校友、用人單位等座談。學校首先做了一個自評報告,組員們根據自己設計的觀察作審評。
 
筆者的策略,是以學生學習為主線索,追蹤學生的學習經歷。其中組織了兩次學生座談,影響最深刻。學生都是來自各地的尖子,不然進不了985學校。有很多是來自小地方的縣城,想像得到都是當地縣重點高中的高材生,因此都很自信、有點英氣,也都能言善道。
 

功課不輕 活動蓬勃

 
普遍來說,他們的學術功課都不太輕,尤其是理工科的,作業量很重。但是他們又普遍有許多課外活動。人文的、社會科學的、新聞傳媒的,都有很多課程要求社會活動。很多學生表示,課程牽涉的內容太精采了,因此自己主動去看許多書。學校還有很多與正規課程掛鈎的實踐基地,以及與正規課程沒有直接關係的社會實踐、學生社團。此外,學校還設下了許多創新平台,一些學生已經在此創業。
 
印象最深的是一年級的學生。除去最初的兩周軍訓不算,入學才兩個月左右,卻每班都已經有60%左右的學生,做了校內種種組織的「幹事」,也就是香港學生說的「上莊」。這些新生那麼快就已經融入到學校的文化,自豪、樂觀,還好想有很多發展夢想的餘地,搶着縷述自己新創的活動,也得到學校支持。這是一種動人的景象。
 
聽其他參加評估的「專家」說,內地領頭的大學,大致都有這種勢頭,就是學生的學習經歷愈來愈多樣而活潑。這是一種可喜的趨勢。
 

學習的關鍵:主動、經驗、群體

 
筆者在反饋會上說:「教學的關鍵,在於學。近年學習科學發展很快。對於大學教學,關鍵有五條:人腦是可塑的,是人類的活動在不斷塑造人腦。學習是人類通過活動,構建自己對客觀世界的知識。因此,學習的關鍵在於經歷;而理解與使用,是交叉互動的過程。主動的學習,才會有有效的學習;群體學習,是最有效的學習。」認為這是大學生活發展的基本原理。因此,現代大學學生的學習經歷,即使是集中在正規的課程(內地稱為「專業」),也就是傳統的所謂教學,會有下列的特點:
 

主動學習

 
一、大型的講課(Lecture)還是必須的,但是也必須是動人的。動人的標誌在於是否能使學生開動腦筋。每一堂課,都是學生不斷思考的活動。純粹的訊息灌輸,或者說固定的結論傳遞,完全可以留給網絡平台,而後者也是每個課程所必備的。不要把學生當成是愚蠢的、被動的接收者。
 
二、課程的網絡平台,應該是課程最活躍的部分。超越了課堂、課時,不再需要搶着發言,也不需要顧慮發言長短。那應該是學生不再跟隨教師的步伐和框架,可以自由發揮的場合;也應該是學生可以離開課程的起點,尋找自己學習路向的機會。最好的課程平台,應該是一個學生自發、自律、自為的空間,教師的監控應該減到最少,甚至不必要。它有與正規課堂截然不同的規律。
 
三、與講課相連的導修(Tutorial)非常重要,因為那是學生之間互動、互相學習的最好機會。某種意義上,也是學生通過互動來使用知識的過程。因此這也是學生消化、使用、理解的過程。經過導修,學生無法理解的課程內容應該會減到極少。導修成功的標誌,是學生互動活躍,而不是導師把課程再講一遍,更不是為了導師給學生補習作業。
 
四、這所大學,每個學生都有一位個人的導師,相當於香港的 Mentor。香港的大學,有些院系也開始有學術導師;希望每一名學生都有一位學術的長者全面照顧。這也算是一種新趨勢。
 
五、圖書館的概念變了。以前的圖書館,要看學生進入圖書館的使用率,因此圖書館的一大部分是閱讀空間。現在圖書的電子版愈來愈多;很多學生基本上不進圖書館,但是使用圖書卻很頻繁,他們都是在網上借閱。有些新建的圖書館,還在吹噓面積如何如何之大,顯然是不能與時並進。
 

經驗學習

 
六、實踐,或曰「使用的經歷」,是學習最關鍵的環節。傳統的教學,容易以為要遵循「先講後練」的程序,那是沒有根據的。比如說,筆者聽的一課,把中英文口譯「千」與「萬」的轉換,一開始就可以讓學生自己嘗試,那經歷一定比聽理論要深刻得多。又如上新聞課,讓學生實地採訪,可以是學習採訪的第一步。醫科,就有內地教授強調「早臨床、多臨床」,與 PBL(病例教學法)的原理是一致的。上述這所大學在結構上有許多「實踐基地」,學生也已經認為利用這些「實踐基地」理所當然。這與香港的 Experiential learning、Internship(見習)類同。上述的大學,還舉辦了許許多多的比賽,設立許多大獎,在他們來說這也是一種實踐。這也許是某種實踐吧。但是為了得獎的實踐,與為了有實際成果的實踐,意義很不一樣,學習的效果也很不一樣。
 
七、考試與作業的性質與模式也變了。假如在大學階段,還在考記憶,採用是非題、選擇題,意義就不大。不是說絕對不需要記憶,但是考試只能是測驗短期的記憶,而且往往是孤立的記憶。那些訊息通常在網上隨手就能查到,豈非浪費學生精力?上述那所學校,還有類似的題目,但是也有不少發揮性的、思辨性的、分析性的題目。這樣的考試,教師的批改自然辛苦得多,但才是真正有意義的測評。最驚喜的是有些專業,絕大部分學生竟然是選擇用英語作畢業論文,而且英語還寫得不俗。
 

群體學習

 
八、正規的教學,今昔最明顯的區別,是集體學習。以往人們的大學生形象,是學生人人在埋頭苦讀。現在到處看看,都是一群群的學生在集體討論,或者集體創作、集體設計,這是完全不一樣的景象。因此有新近冒出來的 Learning commons(暫且直譯「學習公園」)。不同於靜讀的圖書館,這裏可以談論、可以飲食。有個人,也有集體的空間;有種種上網與打印設施,甚至累了可以睡覺。反正是把學生學習放到設計的中心;也是教學的核心。
 
原文刊於《信報網站》,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Flickr/USAG- Humphreys)

程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