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睇報紙很喜歡把自己愛讀的文章剪下,儲存起來方便日後重溫。如果是名家的小說或文章,幾十年後仍然能夠保存下來的,到今天可謂彌足珍貴。
兩年前有一位金庸武俠小說資深讀者,把一大疊《倚天屠龍記》的剪報拿到香港新亞書店舊書拍賣會拍賣,竟然以11.5萬元高價拍出,買家連佣金要付13.2萬元。《倚天屠龍記》1961年7月6日開始在《明報》連載,每天都有雲君插圖,至1963年9月2日大結局,一共連載了789天,這位金庸迷每天剪報,難得是一期不缺,否則便前功盡廢。他把剪報集合成9本冊子,保存了50年。這個剪報集未必是世上孤本,但肯定非常稀有,因此買家認為是「執到寶」。
筆者的書友陳進權也有剪報習慣,他特別喜歡西西和也斯早年在報章連載的文章和小說,西西1975年1月開始用筆名「阿果」在《快報》連載的第一個長篇小說《我城》,陳進權逐篇剪下,總共150篇。之前西西1973年在《快報》的專欄「剪貼冊」也是陳進權每天剪報「功課」之一;也斯的《我之試寫室》、《剪紙》也成為陳進權剪報集的精品。陳進權可稱得上是西西剪報集的大藏家,這批剪報已成為香港當代文學史料的瑰寶。今年初他大方借出《我城》剪報集給學術團體拿到台灣展出,為我城增光不少。
吳靄儀敢批評金庸不懂寫女人
筆者近日從一位書友手中接收了兩本剪報集:《金庸小說的女人》和《金庸小說的男人》,是吳靄儀八十年代末在《明報》的連載文章,共229篇,一天不缺,後來結集成書,請得金庸先生寫序。吳靄儀在書中自序中竟敢批評金庸這位武俠小說大師不懂寫女人,她說:「金庸的人物塑造,公認一流,但我覺得金庸不懂得寫女人。可能他過於從大男人的眼光去看女人,即使情深意懇地憐香惜玉,在了解方面也是隔了一層。」金庸在同一本書中對此有回應:「由於男女有別,個性不同,更由於(和吳靄儀)年紀差了一大截,對事情看法有相當差距……吳小姐似乎期望有一個理想世界,充滿了她所喜歡的可愛人物。好像袁紫衣和周芷若,世界上是有這種人的,吳小姐卻對之很不滿意;古代男人通常是有好幾個妻子的,吳小姐卻對段正淳、韋小寶大大的不滿意。」金庸當然也有稱讚吳靄儀的,他說:「以女子而剖析書中女子的性格與心理,別有男人所體會不到的細緻處。在全世界的文藝批評作品中,似乎從來沒有一部評論集專論一個作者筆下各種女子。專論書中人物的頗有不少,卻沒有一部是專論了70幾位姑娘、太太、尼姑和妖女的。」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