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新委任的勞福局副局長,引來城中熱話,非常熱鬧。此君議員出身,短短幾年的議會生涯,好像建樹不多,但他上載在社交網站的短片,論娛樂性確是相當。
可是,從政、當議員、到為官,需要的強項不是娛樂性,而是能力。聽其言,觀其行,坦白說,似乎已打了個大折扣。很多年前,香港高官語文能力極強,但早已成為歷史。
撇除港式英語發音,文法不通,錯漏百出之外,新副局長的英語能力實在令人質疑。副局是重要位置,皆因第一把手放假或出缺,就會由副局頂上。再者,以過去幾年的安排,這個位置往往是通向正局長之路的過渡安排。
先敬羅衣後敬人,新副局衣裝雖然端正,但發言的中英兩語離官場應有的水平甚遠,作為國際城市,勞福局雖然不會經常要面對外國媒體,但政府整個能力印象分,似乎已被打上折扣。
環境問題,香港有移民潮,但叻人仍然為數不少,唯政府高官拉雜成軍卻是愈來愈嚴重。至於對於素質一般的官員,總之沒有做事,就是做了件好事。
香港多年來的公務員體系是優良的,文官系統及其既有機制,公務員政務主任一直是最熟書的一批。但自從大約20年前,搞了個問責制之後,局長作為部門的第一把手,素質良莠不齊,而近年的副局及部分政助素質更見惡劣,熟書的一批公僕意興闌珊,未必事事配合之餘,亦容易給予外界一個錯覺,原來以往的精英之路,現在靠的是政治忠誠及及關係網行先。
香港其實位置依舊,獨特性仍在,但弊在結構性問題一直無解決,士氣每況愈下,更形成信心問題。
香港開始政治化
近十年,香港開始政治化,很多事情都是以政治掛帥,奈何從政者及議員的素質參差。由一批表達能力一般的新晉政治問責官員,對外推銷政策,出師注定不利,亦令外國對香港的形象進一步打折扣。
一蟹不如一蟹,相比今屆,上屆的班子似乎稍為好一些,而前屆的官員班底更遠比上屆好。政府報章登廣告,穩定民心及重建形象,但最好同時找幾個有份量公關及語文導師,為部分副局及政助班子搞下再培訓吧。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