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院鐘聲

歲月深重。最真摯的愛,來自對人間最深切的同情。最長久的情,來自對人生苦難的深刻體會。

〈禪院鐘聲〉(選自洞簫專輯《洞簫清韻》)(洞簫:譚寶碩)

《禪院鐘聲》是一首家喻戶曉的廣東小曲。

我喜歡它曲調深沉婉轉,在旋律之中,有一種說不出的內心感慨。

可是,吹奏這首樂曲很多年,我仍然未能理解樂曲的內涵。

2000年初,有一次,我在荃灣大會堂演出,其中有一首樂曲是《禪院鐘聲》。演出結束後,有位女士到後台找到我,她告訴我,她是崔蔚林夫人,專程來聽這首《禪院鐘聲》。崔蔚林先生就是《禪院鐘聲》的作者,是廣東的洞簫前輩,七十年代已經過身了。

崔夫人為我詳細講述《禪院鐘聲》的創作過程。

那是1939年,抗日戰爭最艱難的歲月。當時廣州已淪陷,與香港一水之隔的深圳也淪陷了。崔蔚林一家從廣州逃難來到香港,暫住在九龍油麻地。時局艱辛,人心惶惶。崔蔚林每天上街,經過廟街的榕樹頭,那裏有一間天后古廟,經常傳出晨鐘暮鼓,敲鐘念經的聲音,在亂世之中,為人們帶來一點心靈的慰藉。崔先生在思緒萬千之下,一夜之間寫出了這首《禪院鐘聲》。樂曲裏面,充滿了亂世悲涼,蒼生無奈之情,在旋律中更飽含着感動人心的悲天憫人的情懷。

1939年《禪院鐘聲》面世,成為廣東名曲。多年之後,有人把它填詞來唱,唱得家喻戶曉。只可惜,唱詞通俗,但與樂曲的內涵相去甚遠。在未知曉這首樂曲的真相之前,我的心是矛盾的,我喜歡《禪院鐘聲》的旋律,但不喜歡之後的填詞。崔太太的一番話,道出了《禪院鐘聲》的真實身世。

民族的苦難和美好的期望

人生有苦,無可迴避。

以一份慈悲,將人生的苦,昇華成為藝術,能使人得到共鳴和慰藉,這才是藝術的價值所在。《禪院鐘聲》這首樂曲,能超越歲月,能感動無數人,正是這種深沉的愛和發自內心真切的感情。

我感動,也非常感激,而今終於了解一個我仰慕而未能見面的洞簫老前輩,了解了一首喜愛而未能理解的樂曲。這首《禪院鐘聲》,蘊含着我們民族的苦難和美好的期望,這是我畢生要努力吹好的一首樂曲。

歲月深重。

最真摯的愛,來自對人間最深切的同情。

最長久的情,來自對人生苦難的深刻體會。

好的音樂,永遠屬於歷史。

它記載着人性的光輝,

記載着我們先輩的辛酸、苦難與喜樂,

記載着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情和愛。

願我們能聽懂樂曲中的情意。

願音樂能安撫我們浮躁的心。

願我們能在音樂中懂事、成長⋯⋯

譚寶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