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在不同國家據報道出現數宗在擱淺的鯨魚屍體胃部中發現數十公斤塑膠的事件,為海洋塑膠污染響起警號。就此,6月在日本進行的G20能源與環境部長會議通過了一份聯合聲明,各成員國承諾自主採取措施,以減少海洋塑膠垃圾,以及透過年度國際會議,分享措施成效。棄置於垃圾桶的塑膠是如何流入海洋?我們又可以如何減少塑膠垃圾?
隨着化石燃料產業興起,塑膠逐漸普及化,人類的生活變得與塑膠密不可分。塑膠為生活帶來不少便利,然而,亦帶來不少問題。塑膠耐用,同時亦不易分解,一件塑膠垃圾需數十年,甚至數百年才可分解。被堆填處理的塑膠不但佔去許多珍貴的土地空間,還可能釋出有害、甚至有毒的化學物質,滲於雨水中形成垃圾滲濾液(Leachate),污染地下水源。
無處不在的塑膠
有組織估計,現時有超過1億噸塑膠垃圾在海洋系統中循環,每年還有800萬噸塑膠流入海洋,至2050年,海洋中的塑膠比魚還要重。有些是隨着河流流入大海,有些是被風捲到海上,有些是人們日常生活用品(如牙膏、磨砂膏及人造纖維衣物等)中的微膠粒,這些塑膠因海洋環流而積聚起來,在海面上形成一大片的垃圾帶(Garbage Patch),不僅會令海洋生物被雜物纏繞或勒斃而致命,牠們更可能誤以為塑膠湯(Plastic Soup)的微膠粒是食物,攝食過量塑膠而餓死。
從搖籃到搖籃
近年興起「走塑」(Plastic Free)、「零廢棄」(Zero Waste)風潮,愈來愈多人嘗試透過不同替代品,減少使用塑膠。除了消費者可以由自備餐具、環保袋及杯子等個人小小生活習慣開始,戒掉「即棄文化」生活模式,商界亦積極尋找可行的環保方案,如轉用可生物降解塑膠、海藻吸管及牛油果核製餐具等,改良產品設計、銷售及營運方式。
提倡從搖籃到搖籃(Cradle to Cradle)的生態設計(Ecodesign)應運而生,一改以往從搖籃到墳墓(Cradle to Grave)的概念,透過優化原材料提取、生產、運輸、使用、維修、回收及棄置的產品生命周期(Product Life Cycle),平衡環境、社會及經濟的利益,減少能源及資源消耗,令產品既美觀又耐用,而且容易修理及回收,延長產品的使用期。
源頭減廢再造是正道
源頭減廢方為正道,循環再造亦不可缺少。在2017年,香港總共製造近600萬噸垃圾,當中只有三成的垃圾被回收,廢紙及廢棄金屬佔回收物的八成半。反觀另一主要廢物類別──塑膠,每天有超過2500噸塑膠被送到堆填區,一年卻只有百餘噸塑膠被回收。
為期8個月收膠樽計劃
每日有137噸(約548萬個)膠樽(PET)被棄於堆填區,數字驚人。據本會早前調查發現,大部分受訪者認同膠樽對環境造成污染,唯只有不足五成人會將所有膠樽全部回收或循環再用,可見市民缺乏推動力回收。對此,世界綠色組織於4月起。開展為期8個月的「齊回收‧樂共享」膠樽回收獎勵計劃,於不同區域的中小學校、屋苑、商場及志願機構等地方設置流動回收點,教育市民乾淨回收知識,並收集用過的飲品膠樽,以現金回贈鼓勵市民養成回收習慣,為實現沒有廢棄的世界出一分力。
原刊於《都市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