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死後初期的10多年,由於他與丁珮的桃色關係和有染指毒品,港人對他的態度是毁譽参半的,除了嘉禾外,似乎並沒有太多人肯為他說項。美國人對李小龍的態度較持平,一則李和妻兒都是美國人,二則孤兒寡婦,大眾傳媒的體諒和同情,是可理解的。而李小龍傳奇的薪火,有一段時間便是靠蓮達獨力維持,她多年來的苦心經營-不斷書作和在影視中出現、和人脈組織,踏入互聯網的1990年代,便遍地開花,漸次漫延到全球各個角落。
在香港,李小龍的負面形象,實經不起長時間的沖刷,一來港人對男女關係的睇法愈來愈開放,對丁珮便漸趨同情,可從她多次在電視/電台受訪中見得;二來大眾對毒品有較多的認知,大麻充其量只算是軟性毒品。回歸後,港人本土意識高漲,極需尋找或製造英雄偶像,而名人如孫中山和李小龍,只需打掃一番,便是現成的本土英雄了。但神化和偶像化,實不是港人後代之福,真面目的李小龍,其實已是很好的正反面教材。
1986年
李國豪(李小龍兒子,21歲)開始他的演藝生涯,是年2月間,在一齣荷李活電影中擔任閒角,和同年8月間,主演港產片《龍在江湖》,德寶出品,岑建勳監製,于仁泰導演,王敏德、陳惠敏合演。
同年,以李小龍母哥姐弟名義(不是撰寫人)為號召的英文書/畫冊 Bruce Lee: the Untold Story(未公開的李小龍故事,副題為Bruce Lee’s Life Story as Told by his Mother, Family and Friends),由 CFW Enterprises 公司出版,在美國發行。
1987年
小麒麟(真名陳玄宗)因車禍喪生,年僅41歲,當時他在馬來西亞拍電影。
1988年
蓮達與貝歷加(Tom Bleecker,帕嘉高徒、李小龍徒弟、及李氏夫婦洛杉磯時期的一度鄰居)結婚,此際貝氏正協助蓮達寫她的第二本李小龍傳記。貝氏亦是荷李活圈中人,他曾任大導演貝力愛德華士(《烏龍幫辦》系列)的助手,長年任職編劇。據貝歷加稱,蓮達此際已積極聯絡荷李活片商,探討拍製李小龍傳。
1989年
在李小龍死後16年,蓮達第二本傳記 The Bruce Lee Story(李小龍故事)面世, 她在書中致力美化前夫、和為子女演藝前途鋪路的意圖,是顯而易見的。這本新傳記成為暢銷書,側面說明當時美國主流社會,開始對李小龍有一個新的睇法。自此,英文的李傳記便不斷湧現,如高洛斯的兩本(去年和是年)、Jesse Glover(李西雅圖徒弟,1990年)、Bruce Thomas (1994年)、Greglon Lee(嚴鏡海兒子,2003至2006年三本)、等等。
以筆者不完全的文獻調查,到2014年已約有200多本李小龍的書面世,中英各半,屬於武術的約三成、傳記性質的約七成,但有學術/資料價值的實不超過20本,而在這20本書中,亦瑕疵頗多,包括蓮達的两本大作。近年大陸出版的,水準之差實難以令人置信,大陸(或香港)新一代人靠此認識李小龍,殆矣!
寫李小龍書作的有四大類人:其一,是他的家人,包括蓮達和李的近親;其二,是李的門人、共事者和好友;其三,是第一、二類的代表或特許作者,如大量李的武藝(英文)書作;其四,是不屬於第一、二、三類的「街外人」如筆者。第四類的書作,筆者認為有學術價值的實在太少,絕大部份的作者似「龍迷」居多,同一資料,各書可能有各自的版本,容易核證的資料亦會弄錯,更似是而非地將某些情物傳奇化,例如李與「龍」的關係。
西人作者比較嚴謹,但對李的華人、香港、武術、文化等背景,仍是膚淺/臉譜式的描述居多。中文作者寫美國或荷李活時,有如「大鄉里出城」,大陸作者寫李小龍年代的香港,更似「四傻遊太空」!當然,改革開放前的大陸,閱讀有關李小龍文字已非易事,寫便更不可能,大陸的李小龍書,要到2000年後才較大量出版。
1990年
蓮達與貝歷加離婚。貝氏將會寫自己的李小龍傳記,並公開表示不會参予任何龍商品的工作。貝氏與蓮達結婚的約两年期間,亦為了協助蓮達寫書,他曾仔細審閱過李小龍的遺物,包括日誌/筆記和醫療紀錄,依此,他對李的死因有另類說法。同年12月15日,帕嘉(美國拳法空手道之父,李小龍大恩人之一)因病去世,享年59歲。
1991年
蓮達與她第三/現任丈夫Bruce Cadwell結婚。同年3月,周星馳、鍾鎮濤主演的港產片《新精武門1991》公映,續集《新精武門2》(亦叫《漫畫威龍》)在翌年公映。4月23日,杜沙(《青蜂俠》監製)逝世,享年八十三歲。8月,李國豪任第二主角的華納電影Showdown In Little Tokyo(決戰小東京)在美公映,這標誌着他已成功進入荷李活影圈主流。
1992年7月27日
亞洲電視台劇集《龍在江湖》,又名《李小龍傳》啟播,共30集。
1993年3月31日
悲劇再臨李家,李國豪在美國拍攝電影 The Crow(烏鴉)意外中槍身亡,年僅28歲,下葬在其父西雅圖墓旁。24歲的妹李香凝,遷回洛杉磯陪伴母親,亦開始她自己的演藝生涯。同年或前一年,羅拔貝加(李小龍屋侖徒弟、演《精武門》俄國打手)逝世,年僅53歲。
1993年4月28日
李小龍之星在荷李活星光大道揭幕,地點是6933 Hollywood Boulevard,與 中國戲院同一街口。
1993年5月7日
Dragon:The Bruce Lee Story(李小龍傳)在美公映,此乃環球影業(荷李活「八大」之一)出品的戲劇電影,蓮達授權、並與高洛斯合寫(戲名與蓮達第二本書名幾乎相同),有不錯的口碑和票房。這電影比蓮達的書更多藝術加工,高度美化和傳奇化,更將蓮達的武術地位大大提高。李小龍弟子和李振輝便曾公開批評,此電影與事實有太多不合之處。
1993年6月30日
與環球/蓮達的電影唱對台戲,華納第一部李小龍紀錄片Bruce Lee:The Curse of the Dragon(李小龍:龍的魔咒)在美公映。此紀錄片製作認真,聯合製片人是 Weintraub(《龍爭虎鬥》監製之一)與Tom Kuhn(華納電視部老總,他是當年不讓李演 《功夫》片集的決策人),總監製是卜威爾(龍徒弟和李武打片演員),並由名體育記者/報告文學作家 Davis Miller 撰寫。他是以寫拳王阿里成名的,其後發表暢銷書 The Tao of Muhammad Ali(拳王阿里之道,1997年)和 The Tao of Bruce Lee(李小龍之道,2000年)。
這是首部荷李活大片商的李小龍紀錄片,是講李的一生(實與片名「魔咒」關連不大),其中包括李在美國的弟子、武術界和荷李活名人的最新專訪。自此,港美影視界都有多個同類型的紀錄片製作,品質良莠不齊。七年後,華納會製作第二部李小龍紀錄片。華納這兩部紀錄片,筆者認為是商業考慮居多,因此際《龍爭虎鬥》的戲院翻映和VHS影帶發行,是華納的一筆大生意。
1993年8月7日
蓮達公開拍賣部份李小龍遺物,獲30多萬美元。
1994年
李香凝開始她的演藝生涯,是年在一齣荷李活電影中任閒角。她的星運遠比哥哥差,除了四年後在嘉禾的《渾身是膽》(Enter the Eagles 或名 And Now You’re Dead)任主角外,長年至今她只任閒角。同年11月12日,邵漢生逝世,享年94歲。
同年12月,李連杰主演的《精武英雄》在港公映,這可算是繼周星馳的《新精武門1991》之後,又一叫好叫座的龍商品電影,言則此際的龍商品電影,已無跡象再成潮流。
1995年5月
「香港李小龍會」成立,原是影迷會性質的組織,後改名/改組為「李小龍會」。其實,當年在香港和海外,尚有其它龍迷的小組織或商店存在,但經得起時間考驗者甚少。
1996年1月10日
蓮達在西雅圖成立「振藩截拳道會」(Jun Fan Jeet Kune Do),後改名為 「李小龍教育基金會」,然後再改為現時的「李小龍基金會」。
自此,李小龍門人分成两個陣營。其一,如伊魯山度和眾多掛名徒弟的美國武壇高手,如祖路義士和羅禮士等,他們都曾分別公開表示,不願把李小龍商品化,亦沒有積極參予蓮達的組織;其二,如木村武之和黄錦銘等入室弟子,他們一直都支持蓮達,並在她的組織中擔任要職。其後,蓮達更刻意把黄錦銘的龍徒弟地位提升,遂引發出一個不小的師承爭拗。
同年,貝歷加的李小龍傳記 Unsettled Matters,The Life and Death of Bruce Lee(李小龍生死的疑竇)面世,據貝氏稱,他要與蓮達的律師多番周旋,才能出版,此書在2002年重版。由於他與蓮達的两年婚姻,此書包含了相當豐富的第一手資料,而他的職業作家、武術愛好者、龍徒弟、和荷李活圈中人的身份,便是此書的強項。但筆者認為,除了一般西人作者的缺點外,貝氏對李死因的「陰謀論」太過執着,和他對蓮達的某些成見,大大降低了此書的學術價值。
何愛瑜(李小龍母)於是年在洛杉磯逝世,享年89歲。李振輝曾向傳媒表示,亦是住在洛杉磯的蓮達和李香凝,並無出席喪禮。斯禮帆與羅維,亦於同年去世,二人皆享壽78歲。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