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時間2017年12月20日凌晨,美國國會參議院投票以51比48通過了最終版的稅改法案。早前,眾議院已經以227比203票通過了這一法案,只是由於技術問題將送回眾議院進行重新投票,由於共和黨在眾議院佔據多數,因此再次投票順利通過。12月22日,特朗普在白宮簽署了該法案。
誰的勝利?
這是一次以黨派劃線的投票。在參議院,所有共和黨人都投了贊成票,而所有民主黨人都投了反對票。在眾議院,其中12名共和黨議員對該法案投反對票,但沒有一名民主黨議員投贊成票。
因此,這是一次共和黨的勝利,是共和黨主掌國會以來最大的一次立法勝利。眾所周知,共和黨是一個主張「小政府,大社會」的政黨,減稅是其基本立場。眾議院議長瑞安(Paul Davis Ryan)在投票之前就說,「我們知道最偉大的事情之一就是我們能通過這一稅改法案。」參議院共和黨領袖麥康奈爾(Addison Mitchell “Mitch” McConnell, Jr)也說:「這是一代人才有一次的機會。」
然而,這更是特朗普的勝利。特朗普曾多次表示,他要把稅改法案作為聖誕節禮物送給美國民眾。在12月13日,參眾兩院通過統一版本的稅改案後,特朗普就說這份禮物「那將是很多錢」,預計每個中產階級家庭可得到2,000美元。當然,減稅的含義,遠遠不止每個家庭得到2,000美元這麼簡單。這次稅改號稱是美國30年來規模最大的稅改。對美國家庭,對美國企業,對美國政府都意義重大。對中國,對世界也都影響深遠。
首先,這是給特朗普的最好禮物。根據稅改案,個人所得稅最高稅率設在37%,這一稅率不僅低於現行的39.6%,也低於之前參眾兩院通過的各自稅改版本中設定的最高個人所得稅率。還有,公司稅率將定為21%,略高於共和黨人之前在眾議院和參議院稅改議案中同意的20%,但大大低於現行的35%。特朗普在競選時,聲稱要把公司稅率降到15%,這明顯是「不可能的任務」。但後來也放風說他可以接受22%,因此,目前的方案正是特朗普所要的,減稅的規模可以達到其設定的1.5萬億美元規模以內。
因此,對特朗普而言,減稅案就是他上任以來獲得的最大政治勝利。競選期間,特朗普以一個顛覆者的姿態入主白宮,但一年時間很快過去了,由於他低估了頑固的美國政治體系,其實現的競選承諾寥寥。如他的眼中釘奧巴馬醫保法依然存在,他痛恨的移民體系改革遭到各州和城市的抵制。在這樣的情況下,達成減稅案,不僅意味着特朗普白宮第一年的重大勝利,也為他今後三年的施政,甚至他的連任做了很好的基石。
上任近一年,特朗普給世人留下的印象是行政能力欠缺。內閣班子的組建至今沒有完成,重要智囊和顧問都走馬燈一樣換班,連國務卿都有位置不穩的傳言。但稅改案中,特朗普表現出了很強的政治能力。11月28日,特朗普在國會午餐會上說服了兩名共和黨參議員轉變立場,威斯康辛州參議員羅恩‧詹森(Ronald Harold “Ron” Johnson)、田納西州參議員鮑伯‧寇爾克(Robert Phillips “Bob” Corker, Jr.)不久後宣布會投票支持稅改法案。這兩張贊成票直接決定了參議院預算委員會以12:11票的微弱差距通過了參議院稅改方案,確保了參議院版本的稅改方案的最後通過。最終12月2日凌晨,參議院以51:49的投票結果,驚險通過了該院版本的減稅法案。在兩院投票前的最後一刻,重量級的佛羅里達參議員魯比奧(Marco Antonio Rubio)和田納西參議員寇爾克宣布支持稅改法案之後,共和黨就提前鎖定了稅改案的勝利。
因此,對於「誰的勝利」的問題,答案很簡單,這是共和黨和特朗普的一次重大勝利。換言之,這也是民主黨的一次滑鐵盧。
誰是贏家?
此次稅改的爭議焦點,是減稅到底是劫富濟貧,還是劫貧濟富?先從減稅的核心內容看:
- 該法案將保留七個檔次,但降低其中五個檔次的稅率。新稅率從10%起步,隨後上升到12%、22%、32%、34%、35%和37%。最高稅率37%適用於年收入超過50萬美元的個人。夫妻聯合報稅進入最高稅率的起點為60萬美元。這一檔次原來的稅率為39.6%。
- 兒童退稅是本次稅改的熱點問題。根據新法案,納稅人可以為年齡17歲以下的每個兒童申領2,000美元的退稅。退稅適用於單親納稅人或已婚夫婦,低收入者可以得到每個兒童1,400美元的退稅。參議員盧比奧正是由於看到了兒童退稅的增加,而放棄了可能的反對立場。
- 遺產稅是典型的富人稅。新法案保留40%的遺產稅率,但免稅水平將在目前的單身549萬美元和夫婦1,098萬美元基礎上加倍。也就是說,如果你不是千萬富翁,就基本上不要擔心遺產稅的問題。
- 根據法案,家庭可以從地產稅、州稅和地方稅中總共遞減1萬美元。由於美國中產階級都要繳納高額的地產稅,此項減稅的力度不小。
- 本次稅改,最引人矚目的,是對奧巴馬醫保法,即「平價醫保法」關鍵性的強制條款的廢除。法案規定,從2019年開始,不購買醫保將不被罰款。這相當於對奧巴馬醫保的釜底抽薪,因為廢除了強制條款,許多被迫購買高價醫保的人或選擇不買。這會帶來醫保費用進一步上漲的惡性循環。
在美國兩黨惡鬥和政治極化的背景下,對稅改案的態度也是以黨派劃線。民主黨聲稱,中低收入家庭從稅改中的獲得有限。他們引用稅收政策中心發表的研究報告說,年收入4.86萬到8.61萬美元的中等收入家庭當中,91%明年會看到減稅1,090美元,但7%會看到加稅910美元。這一報告還說,年收入超過73.28萬美元、屬於1%最高收入的納稅人將得到稅改法案總受益中的20.5%。
眾議院民主黨領袖佩洛西(Nancy Patricia D’Alesandro Pelosi)在投票前夕,最後敦促民主黨成員反對這一法案。她說:「共和黨這個稅改欺詐案簡直就是盜竊。……非常過分、肆無忌憚地從美國中產階級那裏盜竊。」
當然,共和黨否認稅改法案向富人傾斜的問題。眾議院議長瑞安說,「有了這一稅改法案,所有收入階層的家庭都將得到減稅。……這是真正的緩解,人們在不久之後就能從工資支票中看到。」從第三方來看,對於「誰是贏家」的問題,真相往往在左右的中間,既沒有民主黨說的那麼可怕,也沒有共和黨說的那麼公平。
誰來填空?
除了劫貧濟富問題,稅改的另外一個焦點是赤字問題。特朗普減稅額為1.5萬億美元,也就意味着,美國財政會減少1.5萬億的稅收,這將帶來一個巨大的黑洞,也就是會帶來赤字問題。誰來填空?對此,12月11日,美國財政部發布報告稱,稅改在未來10年將給美國帶來1.8萬億美元的額外財政收入,除了彌補1.5萬億的稅收損失,還有3,000萬美元的收入增加。其立論的前提是,減稅刺激經濟,美國GDP增長可能達到2.9%。這背後的理論依據,是來自所謂的「拉弗曲線」(Laffer curve)及其供給經濟學。即減稅可以刺激經濟增長,擴大稅基,使得總體稅收增加。
但是,歷史經驗並不能證實這一點。在20世紀80年代初的列根減稅和本世紀初的小布殊減稅,平均經濟增速相較於之前的十年甚至有所下滑。即將卸任的美聯儲主席珍妮特‧耶倫(Janet Louise Yellen)也謹慎地說,稅改法案可能會對經濟增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作用會有多大,仍有待觀察。耶倫也表達了減稅擴大財政赤字的擔憂,「美國債務狀況將更加惡化,一旦經濟下行趨勢到來,政府在財政政策上的應對空間將非常有限。」
彭博社2017年11月調查的一些經濟學家肯定了稅改在兩年內給美國經濟帶來的正面影響,經濟學家將今年的經濟增長預期上調至2.3%,明年上調至2.5%。但長期來看,則認為本次稅改自2019年起作用將迅速削弱。對於政府提出的3%長期經濟增長預期,94%的經濟學家更是表示明確反對,他們對於這個數字的預期中位數僅在2%左右。因此,對於「誰來填空」問題的答案,就是稅改會帶來經濟的增長,尤其在短期內,但是否帶來長期的經濟增長,並填補赤字黑洞,答案並不肯定。
中國如何?
2017年,美國行政和金融當局,已經放出了三個大招:一是特朗普為金融監管鬆綁,二是美聯儲加息。美聯儲13日宣布加息25個基點,這是今年以來美聯儲第三次加息。三就是國會減稅。以上措施長期來看,理論上都有吸引資本回流至美國的作用,並增加全球資本向美國流動的意願。包括中國在內的很多新興經濟體,恐面臨金融緊縮壓力。
如今,減稅案塵埃落定。美國35%的企業稅是發達國家中稅率水平最高的。據調查,經合組織(OECD)的35個國家中,美國的公司稅率最高。這樣一是壓制美國企業的投資意願,二是美國企業錢留海外。根據不同口徑的統計,美國公司有2萬億到4萬億的利潤錢留海外。僅是蘋果公司的海外現金總額高達2千億美元。
因此,減稅就可以吸引美國大量海外資金的回流。減稅方案中還特別規定,美國企業在海外經營時獲得的利潤轉回美國時,稅率從35%降低到最高12%。財富回流將有利於增加國內企業投資以及製造業的複興。
中國的對策,一是以減稅對減稅。但事實上,由於中美國情不同,中國很難簡單複制美國減稅政策。目前,中國經濟依然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投資拉動。決定了中國必須有一個強財政能力的中央政府。換言之,中國總體性減稅的空間不是很大。
中國企業現行所得稅25%,增值稅17%,屬於中等水平。但是在中國由於經營中各項費用支出、隱性成本多,企業經營的實際負擔,或者說是綜合成本確實較重。2016年,中國玻璃大王曹德旺來美投資設廠,就引發了中國稅收問題的大討論。
因而,美國減稅,為中國稅改帶來了一定的外來壓力,如果善加利用,可以促進中國降低企業綜合成本,完善市場經濟相關法律法規,提高各級政府的服務水平,消除政府對商業行為的不當乾涉。因此,在這些領域,中國改善的空間還是很大的。
再有,美國減稅雖然會吸引部分企業和資金回流,但畢竟企業投資是一個複雜的行為,除了稅收,還有佔有市場、獲取資源的考慮。對於跨國公司而言,在全球佈局是正常的行為。因此,特朗普減稅,在多大程度上能夠吸引企業和資金回歸,還有待觀察。
原刊於東方財經雜誌微信公眾號,作者獲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