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可解決的問題
上述兩點到底有多大影響?我希望提出一些數字,令大家感受到它的影響力。香港的私家車有50多萬輛,而香港的車位數量大約有70多萬個。假如你計算一下車位所佔據的面積,其實相當驚人。不單如此,其他講者也提及過,一輛汽車有九成的時間都是在放置不使用,對於只有周末才駕駛的車主來說,放置時間甚至比九成還要多。就算你駕駛汽車,連同司機也許只有兩個使用者。
香港現時的失業率為3.3%,是一個相當低的數字,也就是只要你想找工作,你很容易便能找到。比較之下,其實汽車的「失業率」實在是相當高。這些數字告訴我們什麼?即使有政府的阻撓,假如 Car Sharing 成功在香港流行,或者人們能夠輕易使用到 Car Sharing 的服務,它能帶來什麼影響?先不談減少車輛數目,其實只要它能減慢汽車增長,它便能夠解決相當多的問題,例如污染問題、擠塞問題,甚至是大家相當關心的土地問題,它的威力實在是非常大。
既然 Car Sharing 有這麼多好處,為什麼它無法在香港實現?科技又怎樣為我們帶來這些好處?Car Sharing 無法實現主要有兩個原因。第一點相當簡單,每個人所認識的事物相當有限,一個僱主希望找合適的員工,即使世界上有合適的人選,卻因彼此不認識而無法找到大家。同樣道理,我有一輛汽車放置在這裏,希望租借給他人使用,卻無法找到租客,同時有租客想租借車輛,卻找不到我。因此亦能解釋,為何失業和僱主無法聘請員工的情況會同時發生。
充足資訊消除浪費
這是經濟學家在失業問題上的解釋,但亦和共享經濟有關。而科技怎樣能為我們解決這個問題呢?互聯網的出現,其實為我們提供一個平台,令買賣雙方都知道大家的存在,亦知道對方想要什麼。舉一個例子,一個在麻省比較成功、規模比較小的公司,它的營運模式比較有趣。在你生活中,有任何瑣碎的事情,例如家務,或是其他不想做的事情,它都會幫你解決。它如何為你解決?你只要上它的網頁,說明你想它為你做什麼就可以。這裏的例子比較有趣,我想買四張椅子,卻因為工作而沒有時間去買,我就想找人替我張四張椅子,在明天4時前送到我家。除了椅子的錢外,我就另外給他30元作為工資。
這種交易看似很瑣碎,但試想一下,這種交易在沒有互聯網的時代,是完全沒有可能發生的。你頂多只能找親朋戚友替你做這件事,你永不可能找到陌生人恰好有空替你做這件事,只有在互聯網存在的時候才能夠發生。互聯網替我們解決了資訊的問題,它能作為一個中間人,解決買賣雙方資訊的問題,但也無法解決所有問題。
除了資訊以外,還有另一個導致無業或失業的情況。需求相當奇怪,它無時無刻也在變。它會在個別的地點、個別的時間突然上升、突然下降。大家也經歷過颱風,要知道颱風來襲時,找的士是一件多麼困難的事。的士的例子充份表達出,假如需求變動時來不及調節的話所出現的問題。大家都知道打風時的士會加價,但你又不知道會加多少,便出現了討價還價的情況;有時你趕時間,急着找的士離開,卻怎樣也找不到;亦有些時候,有人願意出高價找的士,亦有的士司機願意接客,卻因各種原因,彼此找不到大家。甚至可能還有一些情況,的士司機生怕颱風危險,只停泊車輛在路邊而不去接客,同時又可能有乘客願意付錢,讓你去「冒險」。
價格解決需求變動
到底科技如何能解決需求變動的問題?其中一個例子就是 Uber 創立,但其實 Uber 並非一件新鮮的事,讀過經濟學的都知道它如何運作,它就是利用價格,去解決剛才所提及的所有問題。這裏有 Uber 最近的一個研究,這個研究顯示了價格如何解決需求改變的問題。話說在今年3月,紐約有一場相當大型的演唱會,座無虛席。在9時至10時左右,人們開始離開會場,大家便拿出手機,透過 Uber 尋找司機。到了10時至11時左右,演唱會正式完結,使用 Uber App 的人數為平時的四倍,該區有相當多人希望離開會場。同時,Uber 啟動了 Search Pricing 的機制,在該段期間, Uber 將車資提高了幾成。結果又如何呢?司機發現,該區的車資相當高,立即前往該區接客。然而,就算 Uber 加了價,希望透過 Uber 離開的人數卻沒有多大的變動。這個例子說明了什麼?我們可以透過價格,去解決需求突然的變動。
總結而言,科技可以解決資訊的問題,亦能靈活地調節價格,更能解決失業或無業的問題。我最後想問一下,到底共享經濟或 Car Sharing 是否真的能解決環保和擠塞問題呢?共享經濟又是否能成為香港的經濟增長的新來源呢?我沒有確實的答案,但我希望香港人,至少可以透過實踐共享經濟,去解答這兩個問題。
(圖片:灼見名家傳媒)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