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走出舒適圈
近年來拿了中華民國護照,可以進出一百多個國家,不需事先簽證,這是難以置信的奢侈。1971年,在美國教書時,受邀到哥本哈根短期教研。一家四口,二個孩子在美國出生,通行無阻;我與妻子拿了中華民國護照,路經英、法、德等西歐各國,沒有一國不需要花一、二週才能辦好簽證,需要填各種表格,準備好機票、旅館、邀請函、相片、手續費,格外體會到「弱國無外交」的痛苦。
此刻出國這麼方便,可惜大多數年輕人是旅遊多,學習少。年輕人要好好出去讀書及工作,幾年後回來貢獻所學;走出小舒適圈,才能成大事。
(二)外國人才要留得住
一個國際機場上只看到自己的同胞,一個大學只看到自己膚色的教授與學生,一個商業鬧區祇聽到同樣的語言、一個旅館進出的客人看不到奇裝異服,這就是保守、寂寞、冷清,在台灣看到的場景。全球化中佔一席之地的台灣,竟然會有這種獨樹一幟的孤單!只能無語問蒼天。
事實上,這個被世人認為小確幸的台灣,到處充滿了對外國人不友善的規定,使人才望之卻步。行政院長林全近日已與立委溝通,希望立法院早日修正國外專才規定—對就業、居留、簽證、保險、租稅、退休、配偶等等不合理的規定,給予較多放寬、彈性及優惠。讓我大聲地說:這種法案的快速修正,才真正符合當前台灣要拚經濟的政策。
年輕人不出國學習,外國人才不易進來,台灣的明天在哪裡?三十年前全球搶石油,然後搶資金,搶市場,此刻搶人才。
(三)多與陌生人接觸
佛里曼在《謝謝你遲到了》一書的第五章中,生動地描述了「陌生接觸推動社會轉變」。
記得半世紀以前初抵美國,從清寒的眷村生活,住到一位完全陌生的老太太富裕的家中,從她的言行與生活細節中,不僅沒有絲毫奢華,永遠散發出她的慈祥、信任及對弱者的慷慨。
以後在美國社會讀書與教書的生涯中,一直與「陌生」為伍。接觸到「陌生」的思想、行為、組織、文化、人物…。這種「陌生」接觸,竟然和已故歷史學者麥克尼爾(William H. McNeill)的經典之作《西方的興起》一個重要論點相符合,那就是「社會轉變的主要驅動力,是來自於陌生人接觸—這些陌生人擁有你完全不熟悉的新技能。」「和陌生人接觸,會激發我們產生不同的想法與做法,由於想要一較高下,創新便會發展。」
人人嚮往的矽谷與鄰近的舊金山,在過去五年湧入了約24萬陌生的,大多數是有科技才能的移民,矽谷的軟體工作者約七成是在國外出生的陌生人,尤以亞裔之印度和華人為主。因此有人評論:「沒有陌生的外國人才的貢獻,就不會有大家熟悉的矽谷。」
(四)遠見調查:年輕人開始走向大陸
台灣經濟政策優先次序的錯置,投資的不振,內需的疲弱,薪資的低落,終於觸發了人才被「推出去」,以及人才被外面「拉過去」的警訊。他們用腳走向陌生的地方,去陌生的機會中尋找新天地。
遠見研究調查三月中旬發佈:整體樣本(1007人)中近六成(58.8%)願意出國發展,半數以上(51.5%)願意赴大陸發展,遠比去新南向地區的意願為高。
細看20–29歲的受訪者,則有超過七成(71.3%)願意出國發展。近六成的年輕人願意赴大陸發展,遠高於其他幾個主要的東南亞國家。三月初大陸總理李克強再度對台灣青年指出,在大陸學習、就業、創業、生活會提供更多便利。
青年朋友們:勇敢地面對陌生,接受改變!「熟」能生「懶」,「熟」能生「銹」;「改」能生「巧」,「改」能生「變」。捨棄同溫層,接觸陌生人;「陌生」可能會點燃你生命的火花。
原刊於遠見華人精英論壇,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