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學習是在中國傳統最基本的觀念。《三字經》說「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子不學,非所宜。幼不學,老何為。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中國有了這樣的傳統,使中國在美國居住的青年學生讀書的成績比一般美國的學生好。甚至一些美國家庭不願意搬到有很多中國人住的地方,避免他們的兒女受到在學校唸書的壓力。我在本文討論錄影和電腦網絡在教育與學習的用途和今後在美國與在中國發展的方向。
兩種代替教師的工具
代替用老師教學的工具可分兩種。用第一種的話學生是被動的,用第二種學生則是主動的。第一種最普遍的是把優秀老師的演講錄了影,給在本校和其他很多學校的學生看,學生有如面對老師授課一樣。用這種方法,可以代替本校和其他學校部分的老師,和擴充授課的內容與提高授課的質量。
第二種,一個學生面對某種工具如電腦,電腦給他信息,他要反應,像玩遊戲一樣。在1960年代已經有從電腦學習統計學的課程。學生看到電腦的信息,如解釋某種方程,學生可以等到明白以後再繼續向電腦學習,比聽課有效。學習的速度由學生控制,不像聽課時不能請老師講快或講慢些。學生還可以問問題,讓電腦回答。電腦也可以給學生問題,等他回答對了才繼續講述。最近美國訓練陸軍也預備使用同類的辦法。軍人不面對教練而面對工具,好比使用一部汽車在一個安全的大廣場練習開車,沒有教師,但汽車自動與學生對話。像現在開汽車,駕駛人把目的地決定以後,汽車會根據當時的地點告訴駕駛人應當走的路線。美國訓練陸軍還將會用電腦,像上面說教統計學的一樣。
錄影教學是否可取?
這些方法在美國最近的發展如何呢?2014年6月哈佛大學商學院在它的期刊發表了一篇文章討論該學院應否及如何用錄影教學,結論是應當的。原因是與它競爭激烈的商學院(如史丹福大學和賓夕法尼亞大學)已經從事用錄影授課。這兩所商學院每課的成本只有2萬至3萬美元,但一位教授的課程能普及百萬學生。哈佛商學院計劃開的課是成本高,而且沒有如此簡單和公開的。它的 HBX 項目(以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易名)於6月11日開課,與該學院傳統的 MBA 項目不同,而是開給唸 MBA 前的學生。在5月時,HBX 早已收了幾百位大學二年、三年與四年級的學生。計劃講授針對於管理人才的三門課,包括會計、數理分析與經濟學,在九星期內完成,學費1500美元,需要上了足夠的課才能參加大考,拿到證書。上面說了幾所美國著名商學院採用了錄影授課,但是一般美國大學的本科與研究院還沒有採用錄影的方法教學。我認為老師與錄影並用是最理想的。一般老師與學生一同看錄影片,之後老師解答學生的問題,和他們討論。與討論班(seminar)一樣,由一位教授講解他的論文,其他老師和學生聽了共同討論。
要討論在中國的發展,我們應考慮中國教育的水平比美國低,好的師資與教授也不足。學生人數多,如果好的教授不夠,用錄影的方法教學,好幾萬的學生能聽到最優秀的教師授課得益。他們學校的老師和教授也可以一同聽了受益。教授同時可以解答學生的問題,和學生討論課程的內容,像一般由教授本人授課一樣。只是教學的水平高了,學生的人數增加了,所以用錄影教育應當在中國發展。
發展的政策,不一定應由政府部門施行。政府只要鼓勵各所學校自願發展,必定有些學校會採用。成功以後,其他學校會努力趕上。如果有人反對用錄影授課,我們無需爭論,只要容許願意使用錄影授課的學校作實驗地使用。實驗的結果,大家可以判斷。
最後,我要說明,上面提出的教學方法,不能代替依靠一流的教授指導博士生的必要。訓練研究生不能沒有好的導師,研究生需要導師給他們研究的思維,與導師交談、討論、交換意見,請導師批評博士論文的內容。沒有這種訓練,不能得到夠水平的博士學位。我在本文建議用兩種工具代替由老師指導的方法,只能提高中國普遍教育的水平,不能把中國對博士生的培訓提高到世界最高的水平。
原文刊於 FT 中文網,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