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矩、社教化與創意
也就是說,準備孩子將來進入社會,而在社會裏面,就要遵守社會的準則與規矩。推廣開來,就是要做學校設下的規定動作。行為如此,學業如此,不符合學校期望的,就是犯規,傳統的記缺點、小過、大過,三個大過飭令退學;考試,每一個人都是同一張卷子,不及格就要受到懲罰。這不是任何一所學校製造出來的,這是現代學校的本質決定的。但在這種環境下,就很難允許創意;學校不是創意的環境。
但又不至於說學校是創意的殺手。周前在寧波惠貞書院講到,學生在課外活動的學習,是符合學習科學的、最有效的學習(本欄討論過),台下一位也是來自香港的校長就拍手稱好。這位校長的學校有幾個合唱團、幾個中西交響樂團,體育也有很多校隊,分組別,反正人人有份;她的畢業生,就獲得社會的另眼相看。學校環境是否有利於煥發學生的創意,是辦學是否符合21世紀期望的一個重要環節。
也是亞洲協會,在她的一個九個城市的「城市教育網絡」的交流會上,就有美國一個城市展示了他們的「21世紀素質」計劃,把所有的「社會與情感教育」,歸納為九個方面(包括創意、批判等),然後把每一個方面又細分為若干大項,大項又再分為細項……,負責的老師非常認真,也非常有熱忱,但卻不禁引起筆者擔心。
教育體制 緊兮鬆兮
把行為、情感、意識、價值等方面的素質統統劈成一個個小塊,又為每一個小塊配上相應的學習活動,而且還想量度每一項活動的成果。人的非智力學習,是這樣發生的嗎?縮窄一點,以創意為例,這樣會煥發創意嗎?這與學習科學提倡的「隱性學習」(implicit learning,或曰不經意學習、總體性學習),剛好背道而馳。要學生有創意,就要放出空間讓他們去創造,道理簡單如此。
有一條愈來愈明顯的分界線:目前的學校這種機制,要他發揮21世紀的功能,是把這個機制改造得更加嚴密,還是把這個機制改造得靈活寬鬆?
大家都說要以學生為中心,卻往往要學生在我們設計的圈子裏團團轉,學生就永遠不會成為主動的學習者,就難以煥發創意。尤其是21世紀最需要的,例如創意,是學生作為一個總體的人,可以海闊天空去想像,沉浸在種種試驗裏面,經受來自四面八方的影響與考驗,然後形成自己的創新能力。這是我們欠學生的空間。
順便一提,各國的教育改革文件不少會說學生應該具有「解決問題」(problem-solving)的能力。也許他們沒有注意到,在創意的文獻中,偏偏就是認為「創新」(innovation)並非為了解決問題。甚至可以說,在有些領域,糾纏在解決問題的思維裏面,反而不會有創新。反正,從教育角度看,有解決問題的能力,與有創新能力,不是一回事。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