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數周提到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是有效學習的最關鍵因素。裏面特別提到,學生在課外的學習,往往比課內更有效,就是因為課外的學習,都是學生自願,讓學生有充分選擇,大部分可以由學生選擇學習途徑,而且是學生在不經意(implicit)的狀況下學會的。
記得在上海聽過一位資深的教育工作者尹后慶說過:「學習,就像吃東西,還得讓學生自己去吃,不能由教師代替學生去吃。」是非常精確的描述。
如何才能讓學生主動學習?這裏再舉兩個例子。一個是大學的研究生,比如博士。念研究生的,大都是「自動獻身」,在沒有制度強迫下參與學習,所以本來沒有缺乏動機的問題。但是博士學習也有失敗的。
博士學習 也會失敗
博士學習失敗,可以有很多原因,最常見的兩種,都與學生的主動性有關。一種是導師要學生步步為營,按照自己的設計去做研究,結果學生做出來的研究成果(論文),也許得到導師認可,但是很難有真正的學術價值,也不會在學術上有什麼突破;弄不好,學生半途失去動力,甚至會中斷學習。
另一種是學生老希望教師有明細的指導,可以一步步跟着走。筆者就常常遇到博士生,尤其是內地來、沒有工作過的學生,一見面就說:「老師你說吧,你要我做什麼題目、怎樣做,都可以。」要花很大的力氣,才能從這種小學生心態中轉過彎來。轉不過來的,就會經歷一個非常痛苦的過程,也有未能畢其功者。
另一個例子是小孩學習中文,本欄曾經討論過。學寫字,以往的習慣是按筆畫多少排序,先寫一畫的「一」字。筆者在上海念過幾天幼兒園,一開始就是寫「一」字;還記得教師用躺在床上的人,象徵「一」字,要平,頭或者腳,都不能從床上掛下來。然後是二畫的「二」、「人」、「丁」;然後是三畫的「三」、「士」、「上」、「下」,橫豎十行,每個寫一百次。寫的時候,完全是因為教師要寫,最好是老師的毛筆,在上面批兩個紅圓圈,表示嘉許。說得不好聽,一切都是為了討好老師。
寫字之後,是「造句」、「填充」、「改錯」、「重組」,都是要學生按照教師的期望去完成。說什麼「我手寫我心」,根本從小就不是這種訓練。稍為高班一點,作文,不知道做過多少次「我的希望」、「夏日的海灘」,其實做的都是教師的題目。從來不講究學生的主動性,甚至把學生訓練成沒有主動性;作文要是出了「自由題」,很多學生就僵在那裏,不知如何落筆。
聯繫現實 重在使用
稍為分析一下,就不難發覺,筆畫少的,如「丁」、 「士」這樣的字,其實一點都不容易,與學生生活也離得很遠。而一些與學生生活接近的字,如「警察」、「讀書」、「蝴蝶」,筆畫多,難寫,但是容易認。認的字多了,就容易看書,就有了學字的動機。寫起來才有主動性。
現在許多學校採用的教學法,就是循着這個道理,鼓勵學生自己去累積與生活有關的字與詞。比如要孩子圍繞着「早餐」這個主題,收集和寫出有關的字與詞,難寫不難寫,不是主要的關注點。小一、小二的孩子,都會很主動地去尋找、詢問、嘗試;一個主題,往往可以匯得幾十個字詞的詞彙。家長也可以按這個原理引導孩子,比如說在餐廳裏,引導小孩去熟悉餐牌上的字與詞;在超級市場,引導小孩去認識或品牌上的字與詞。
作文,從寫日記、周記開始。小一,每個孩子派一隻生雞蛋,保存幾天,每天要寫「今天我____」,寫自己的心情,就是開始「我手寫我心」。周記,寫上一個星期天與爸爸媽媽去了哪裏;一句話、兩行字,都可以。孩子一般寫得很開心,也很主動,因為是在表達他們的思想;那種成功感,無以名狀,與得到教師幾個紅圈圈,或者貼幾隻小白兔,不可同日而語。
前面說的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是哪裏來的?以上兩個例子,不厭其詳,是因為他們說明了一些學生學習的原理。第一,學習是為了使用——有效地使用——這是最大的成功感,也是最大的動力。我們常常看到以分數(教師的滿意度)塑造成功感。結果,分數高,並不等於學會使用;成功感是「虛」的。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很多學生,英文考試分數很高,但是完全不會講、不會寫。家長也捲入這種文化中了,孩子成績好,就高興,但是完全不知道(也不理會)孩子學會了些什麼。
第二,學生主動學習,很容易產生很不劃一的學習結果。像上述的博士論文,當然每一篇都有自己的特色與優勢。上述的小學詞彙收集,每個學生收集到的都不一樣。教師會很不習慣,好像失去了控制。然而說實在的,即使劃一地教,學生的學習成效也不會劃一。於是我們面臨一個抉擇:要「有效」,還是要「劃一」。整個教學的概念和安排都會很不一樣。
釋放學生 無懼失控
第三,要是能夠排除「失控」的恐懼,教師就能起「四両撥千斤」的作用。營造好有利的環境和條件,學生就能奔放去學習。1990年代,北京有中學提出「教少些,學多些」的教學方針。新加坡近年提出「Teach Less,Learn More」,作為全國教學改革的方向,其實都是有理論和實踐根據的。
筆者接二連三提出有關教學的話題,是因為上一輪的教育改革,主要確定了「學會學習」的方向,否則難以適應不斷迅速變化的社會;但是最後落實到學校裏面,還要看教與學的具體運作。教與學的基本思路不解決,課堂裏面發生的,就很快會回到傳統;而公開考試,也勢將繼續主導整個學校生活。
但是教與學的變革,不靠宣傳或者推動某一種教學模式,或者追隨某一種派別思潮。不客氣說一句,模式和思潮,都是短命的。關鍵是推廣學生學習的基本原理,重新定位教師的角色,最後還是要靠教師各自發揮。社會發展了,學生要學的東西愈來愈多;但這不應該變成教師要教的愈來愈多。
回到前幾周的論點。學生的學習能力,無可估量,關鍵是把學生的學習能量釋放出來。要這樣做,教師就要放得開、放得下。完全可以理解:「教少些、學多些」,說起來容易,做起來是另外一回事。但是筆者的信心,不在於背後的理論,也不靠再來一個翻天覆地的改革,而在於我們身邊,已經發生了許多可喜的變化。也許只不過,我們還不知道這些變化背後的巨大意義,因此不夠重視,不懂珍惜,不善推廣。
(封面圖片:Flickr/Creative Commons/Tony Tseng)
(原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