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應龍應台之邀,到台東產米出名的池上。參加的是池上稻穗藝術節,看到的是「優人神鼓」的田野表演,是令人屏息的75分鐘。劉健威先生11月3日在《信報》有生動描繪,此處不贅。劉先生文末引龍應台的話:「上層政治無常,社區建設卻是細水長流的事。」額外發人深省。
四年前,曾經訪問台東,那次是專門看嚴長壽的「公益平台」,如何在煥發台東尤其是原住民的潛力。那時的感受,是他們在創造另類的「發展」(development)。一般的「發展」,其實是指經濟發展,指標是 GDP 增長,是國際競爭能力。最記得的是,原來有計劃在台東充滿原住民文化的地域建造高鐵、高速公路。但是如此一來,不但當地的環境與景色會被許多現代化的建設所「污染」,而且必定帶來一連串現代化的生活方式,而且迫使年輕人流落城市,多數跌到社會的底層。給原住民帶來的,表面上說是現代化的繁榮,實質上是文化的侵蝕與破壞。結果原住民不只得不到益處,反而從自信、自為的人,淪為城市化的墊腳石。
故事還在繼續。世上沒有一勞永逸的發展方案,沒有一成不變的環境因素。也有不同的聲音。這次同行的朋友,有人認為沒有高鐵與公路,不能帶來大量的遊客,影響當地的經濟收入;又有人認為原住民的後代回到家鄉以後,停留在比較原始的生活方式,長遠來說,很難有突破。這次聽到嚴長壽闡述他的想法,又有了新的進展。他說,人的發展,有兩方面:做事與做人。做事,有關學歷;做人,有關能力。他認為能力比學歷更重要。以他本身的經歷(American Express office boy 出身)以及在台東引起的變化,他完全有資格說這話。
做事與做人 有色與無色
他進一步說,「做人」,包括三方面:自我管理、無色判斷、人文藝術。以前筆者在本欄提過 OECD(經濟合作發展組織)本世紀初曾經做過一個大規模研究,總結當今世界一個人的基本素質(competencies),包括對人、對己、對事。嚴長壽的「做人」,就包括「對人」與「對己」兩方面,與 OECD 的概括不謀而合。
關於「無色」的討論,來自殷海光,原來台灣的討論比較多。殷海光的「有色」,原來指人的意願、信仰、愛好等等主觀因素;而「無色」則是指「它沒有情緒、意欲、個人成分、地域特點攙雜其間。因此,它有普遍的效率。它是素淨的」。在台灣「藍」「綠」爭持不休之際,「有色」與「無色」更加刺中要害。殷海光沒有否定「有色」的思想,但是卻認為解決問題的時候,須有「無色」的思想。
不是說台灣人已經解決了「有色」與「無色」之間的辯證關係,但是在藍綠紛爭之中,種種的創意,卻在民間基層毫不間斷地、而且是非常迅速地遍地開花。也許正好說明,上層「有色」地帶無法安定下來時,民間基層卻創造了「無色」地帶,讓社會不斷前進。這對於許多社會來說,也許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典例,可以引發許多深思。
無色的生活藝術
現在的世界,可以說是全球性的動盪,但是細細看來,動盪的其實主要是政局的上層,民間還是要生活的。這點大家愈來愈明白。台灣的訊息是,政府起不到領導社會的作用時,社會還要不要前進?當今的政府,或則軟弱、或則愚蠢、或則殘暴、或則爭權,反正自顧不暇的政府比比皆是。要是還是看着政府做人,社會就只能是停滯不前,甚至倒退。
月前在格魯吉亞,當地人說,1991脫離蘇維埃最初的八年,是最痛苦的八年,生產無着,失業率80%以上。很顯然,社會經過了70多年的計劃經濟,過慣了聽政府指揮的生活,一旦抽走政府的指令,人們就不知道如何生活。問,後來如何扭轉局面?他們說,人們慢慢開始自己創業,做小買賣,經濟就慢慢地緩轉過來。「靠政府沒有出路」,是他們的民間共識。
因此,儘管政局不穩,政治問題上,非得採用「有色」思維不可;在民間,需要生活,需要發展,需要持續,就非要採用「無色」思維不可,才能擺脫、繞過,或者創造新條件,讓社會不斷發展。
在這種思維影響下,台灣的民間組織很發達。他們的努力方向,恰巧是嚴長壽的第三點:發揮文化藝術的威力。所以說,嚴長壽的三條做人道理,互相呼應、渾為一體,也是當今社會發展的道理。
總的影響,台灣的「文創」,不只發展得快,而且予人感覺還有許多空間,還有無盡的高峰可以攀登。台東以後,在台北耽了一天,主人家盛意拳拳,「的哦啊」了四個地方。
【松山文創中心】是政府與民間團體可開發的一個平台,刻意在國際創意的舞台上,讓台灣佔一席位。原來是煙葉的大廠房,變成文創樞紐。
【學學文創志業】是坐落在科學院的一所廣義的培訓中心。那是私人企業興建的大廈,裏面充滿文創的教育與學習機會,尤其是如何把生活中常見的東西,用創意製作成很有品味的藝術品。
【新驛旅店(CityInn)】是平價的旅館連鎖店。在台北有10家,每家120房間,日租500港元左右,設備新穎而周全,而且設計頗有文化品味。我們參觀的一家,開張只三個月,預訂已經要六個月前。
【品家家品】是設計高級食用器皿、食具的大型國際生產商,生產的都是高檔用品,特色是運用許多國際上的先進技術,但是產品充滿了中華文化的氣息,活化了許多傳統的器皿(如結合了砂與竹的蒸器),也在許多西式產品中加進中華文化的元素(如瘦金體的西餐具)。
台灣的文創之路,可以給我們很多啟發。
原文刊於《信報》,獲作者授權發表,副題為編輯所加。
(封面圖片:網上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