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氣: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英氣》是了解香港歷史的入門書籍,讓大家知多些香港和國家之緊密相互關係。書中的主角經歷,猶如一位導賞員帶領大家回到過去的香港,見證時代的變遷,大家不宜錯過!

作為一個研究香港民生歷史的人,閱讀陶傑先生的新作《英氣 ( 上卷 ) 阿咩正傳──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有另類的感覺。正如書的副題所言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正好像訴說給大家一些未為人知的香港史事。作者以一位人物的一生來解說香港上世紀的故事。

上世紀60年代的社會怪象

作者先交代阿咩的出生和學習經歷,再交代家道中落。阿咩由居於半山豪宅轉至山邊木屋。正如書中所言:「從堅道半山區洋樓到大坑無水電的木屋區,居所有着180度的改變,恍似從天國到地獄。」書中更交代60年代不少人居於山邊木屋,「即使石硤尾大火後迅速大量興建徙置公屋,也追不上難民大量湧入。從此,港九幾個山頭,出現了依山陋築的木屋區。」當1953年聖誕夜石硤尾大火後,政府開始建包寧平房(Bowring Bungalows)至6層徙置大廈,後改至7層徙置大廈。可惜,建屋速度仍追不到需求。書中的人物經歷正好像告訴大家當時房屋問題的嚴重性。

另一方面,作為港人,大家也要知道。1964年6月21日,政府公布《中等入息階級人士月購置自居樓宇計劃高登委員會工作報告書》。後來,一間公司名為屋宇及貸款有限公司(正式推動時更名為香港建屋貸款有限公司)成立,協助中等入息人士置業。這間公司由香港政府、聯邦發展公司、4間銀行(滙豐銀行、恒生銀行、渣打銀行、東亞銀行)等合組而成。據1965年8月15日《工商日報》載:「香港建屋貸款有限公司獲得政府及各大銀行之支持,決定推行低息長期貸款購樓計劃,使『居者有其屋』得以實現。」1965年8月23日《工商日報》亦載:「宜參酌中國家庭的情況,准許貸款者以父子相繼的辦法,給與更長的年期,以達到『居者有其屋』的目的。」由此可見,阿咩面對嚴峻居住問題。另一方面,政府鼓勵市民置業,開枝散葉。這個對比正是上世紀60年代的社會怪象。

電車公司和中華巴士之爭鬥

這書除談了居住問題外,更談及交通現象。書中有載:「梁中昀告訴他:我是家屬,姊夫是巴士司機,他有朋友是電車工會的,大家都是司機,電車巴士一家親,所以他便加入工會,搭電車也有七折。」書中交代電車和巴士是和平共處,更是友好。其實,巴士和電車在上世紀初期是仇敵。據1935年3月17日《工商日報》載:「中華巴士實行增設二等,電車公司反對巴士增設,現已告沉寂,據中華巴士公司負責人說新計劃經呈港府批准,當可執行,決於4月1日開始行走。」另外在1935年3月29日《天光報》載:「中華巴士新路線計劃,議政局通過電車公司反對無效。中華(巴士)公司決如期實行。」由此可見,上世紀30年代,電車公司多次反對中華巴士公司業務擴展,兩間公司並非友好。書中的阿咩生活在戰後,情況稍有改善。

工業方面,這書談及新蒲崗工運事件。書中記載:「香港局勢風雲突變。新蒲崗大有街的人造膠花廠,發生了勞資糾紛,有工人情緒激動。(1967年)5月11日,政府的武裝警察很快到場,武力驅散追討工資的工人。」其實,新蒲崗在工業區之前,曾有一段小日子是平房區,有一條村名為新蒲崗村。在1961年1月23日《華僑日報》載:「熱鬧的新葡崗村開始興建,數百間災民新居已搭好,社會福行署在各界捐款項下撥款。」報章內文指出災區紅磡附近沒有合適地方建屋,故選擇在新蒲崗建。不少災民認為這地距離原居住地方過遠,有所不便,但相比要露宿街頭,當然較好,所以大多最終也接受遷居至新蒲崗。阿咩經歷是1967年的新蒲崗,6年前這區仍是平房區,更有一條小村。

《英氣》從阿咩的一生看到香港的起跌。大家想知多些香港歷史發展,可以閱讀這書後,多看其他書籍。如前所述上世紀60年代政府和4大銀行組公司借錢給市民買樓置業、電車公司和中華巴士之爭鬥和新蒲崗村發展等等。《英氣》是了解香港歷史的入門書籍,讓大家知多些香港和國家之緊密相互關係。書中的主角經歷,猶如一位導賞員帶領大家回到過去的香港,見證時代的變遷,大家不宜錯過!

書籍簡介:

書名:《英氣 ( 上卷 ) 阿咩正傳──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作者:陶傑
出版社:紅出版(青森文化)
出版日期:2023年11月

陳志華簡介:

土生土長香港人,現任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兼任講師、星島學習平台教學顧問、香港公民與社會發展教育研究會副會長等職;長期專注本地歷史、風俗文化研究,經常在報章發表有關香港歷史的文章、曾接受報章、電台及電視台訪問和擔任香港歷史講座講者及香港史古蹟考察導賞員等。陳氏著作甚豐,包括《簡明香港歷史》、《香港史教材套》、《香港古蹟考察指南》、《舊香港》、《漫談香港史》、《香港歷史之謎》、《趣談香港街道》系列、《追尋香港古蹟》系列、《漫遊香港屋邨》系列、《樂遊香港街市》系列、《香港巴士百年蛻變》、《香港鐵路百年蛻變》、《香港海上交通170年》、《圖解香港手冊》、《樂業安居──香港公屋發展歷程》和《漫漫港歷史》等。陳氏亦曾撰寫多套中學中國歷史科教科書及擔任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編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