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義之都的餘韻

接着演奏二重奏、三重奏等作品包括香港管弦樂團桂麗、沈庭嘉,香港小交響樂團李海南、蔡君賢,香港城市室樂團鄭陽、香港樂團雷麗麗等,讓在場的趙家後人恩惠不已。

今年是香港演藝學院建校40周年,其中音樂學院不少畢業生已成名家,個別更獲「陳松安小提琴表演優異獎」,但對該獎背後贊助人所知甚少。

承蒙王磊教授邀請,筆者上周一在演藝學院作專題演講,題為《向香港早年小提琴教育家陳松安致敬》。儘管當日大雨滂沱,席中迎來前校長盧景文、前弦樂主管馬忠為,還有剛剛從上海指揮返港的葉詠詩等,一起重溫音樂前輩往事。

1939年從越南來港就學的陳松安,向剛剛從萊比錫回港的趙不煒拜師學藝,抗戰期間在趙宅閉門鑽研琴藝。1946年以年僅20之齡獲邀到廣州嶺南大學、青年會舉行獨奏會,逾千聽眾反應熱烈。回港後隨即在香港大酒店天台花園演奏。之後赴美拜師Oscar Shumsky等,7年後回港,1962年在大會堂演出《梁祝》協奏曲,那很可能是該曲在香港的首演。兩年後首次舉行學生音樂會,開始教學篇章。自此桃李滿門,包括趙善聲、趙善同等恩師後人。

逾一小時的演出,奏出香港情義之都的感人音符。(海報)
逾一小時的演出,奏出香港情義之都的感人音符。(海報)

陳松安2001辭世,趙家為紀念摯友,成立上文提到的獎學金,一直至今。講座後,9位得獎者以演奏表示感恩。開始齊奏巴赫《G弦上的詠嘆調》徐徐的音符,充滿敬虔氛圍。接着今年演藝四年級的蕭雪妍深情演奏馬斯奈《沉思曲》,之後是現為香港節慶管弦樂團首席指揮的許榮臻,以強勁弓法演奏柴可夫斯基《詼諧圓舞曲》。另一獨奏的準媽咪蔡芷穎音韻優美。

接着演奏二重奏、三重奏等作品包括香港管弦樂團桂麗、沈庭嘉,香港小交響樂團李海南、蔡君賢,香港城市室樂團鄭陽、香港樂團雷麗麗等,讓在場的趙家後人恩惠不已。

逾一小時的演出,奏出香港情義之都的感人音符。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周光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