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欣錫:尋向所誌,古道照顏

在明媚的中文大學校園裏,煒舜兄寄來書稿,囑我為之序。我向來喜讀故事,不意激動難平,諸位師長的故事裏我曾參與過、見證着,正穿行而過,於是,我寫下這些故事,一瓣心香,致敬每個時代飄然遠去的巨大背影。

廁身「學林」,以文字為業,良久,不免輾轉焦慮:漫長的治學生涯,將留下什麼印記?是皇皇巨冊,擲地有聲,還是微言妙諦,響遏停雲?是明淨的詩心或騁騖的哲思嗎?還是坦率的性情、卓犖的風標?回望前賢足跡,我想,不論是具體的建樹或無形的潛潤,大約都讓親近的師友們津津樂道,低迴不已,也讓聞風問道者不勝傾慕,爭相影從吧。

眾多師長生命故事集合

《典型夙昔:前修緬思錄》二集所收錄的諸位學人,便以上述各種身影姿態映入讀者眼簾。余光中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台灣中山大學)、羅宗強教授(天津南開大學)、楊樹同教授(台灣大學)、鄭良樹教授(香港中文大學、馬來西亞南方大學學院)、黃德偉教授(香港大學、台灣佛光大學)、李錦宗先生(馬來西亞寫作人協會理事、馬來西亞作家協會理事、亞洲華文作家協會馬來西亞分會秘書)及吳相洲教授(首都師範大學、廣州大學)雖已先後辭世,但在曾與之深交的友人、曾受其沾溉的門生筆下,他們的形象再度鮮活飛動起來,他們的人生經驗與學思智慧,透過一樁樁日常追憶記述,又再次清晰地浮現,不僅給予我們啟發,更為「學林敘事」(借車行健教授〈文史兼具的當代學林敘事〉語)注入活潑的生命力。

基於個人偏嗜,我的閱讀和研究目光總交織在文學與歷史之間,舉凡二三尋常小詩、數封寒溫尺牘、幾幀泛黃相片,流轉的小說家言、喧嘩的時代傳記,莫不教我反覆端詳,沉吟不置,而最引我駐足推敲的,自屬就中人物的情感寬窄交游分合;星羅棋布的事件如何蜿蜒發展;以及,這樣的敘事裏倏忽綻放的悲聲笑顏,該有多傾動人心。在如此興味導向下,本書眾多師長的生命故事,委實散發出無以名狀之穿越塵封歲月、重溫真摯人情的召喚魔力,特別是,已然流逝的青春裏,這些師長於我的求學生涯、知識養成佔有一席之地……

好容易待到大二,始迎來余光中老師的現代文學課。(《他們在島嶼寫作》訪問余光中截圖)
好容易待到大二,始迎來余光中老師的現代文學課。(《他們在島嶼寫作》訪問余光中截圖)

齊播撒文化種子的使命 並不孤單

猶記得18歲那年,初赴中山大學中文系就讀,從此,炎夏的港都、濤聲月影的西灣,成為文學之夢的起點,孕育了至今未已的詩的騷動;我遂也在校園各處高樓對海,在黃昏裏等待把燈塔捻亮為一盞書燈。大一時,每周余幼珊老師的英文課,同學們一邊背誦劇本台詞,一邊窺想余宅那「四個假想敵」,好容易待到大二,始迎來余光中老師的現代文學課,我寫就長詩作業,與老師約在他面海的研究室討論,雖勉強按捺下急躁,仍掩不住「入門高興發」地好奇張望,當時我大約聽進去了──那些古典意象成色、西化句法瑕疵,唯似亦消化了一般灑脫忘卻,但記得室中兩壁一爿古意的中文典籍(竟然有說文解字注),一爿厚重的外文書帙,彷彿銳意對峙,或儒雅交談,和煦的金陽映照着稿紙上批改的紅色字跡。許多年後,我作客訪問香港中文大學,每行經大學圖書館前,鄰百萬大道的碧秋樓下,穿過聯合書院大草坪側,從後山對吐露港遙望八仙嶺,總要想起,隔着南中國海兩端,我竟追逐潮聲拜訪了老師的香港時期、沙田山居。

余老師離港返台後,未幾,鄭良樹教授也自馬來亞大學來到香港中文大學執教。鄭教授是馬來西亞華裔學者,學術興趣廣博,在古籍辨偽學上尤取得極高成就,我初識其學問,即緣於結合辨偽學方法清理韓非思想發展的《韓非之著述及思想》一書,讀後為之歎服。彼時,我甫從余光中老師課堂探出頭來,雙目炯炯且懷抱劍氣簫心,因年少曾着迷於神州詩社的故事和作品,對馬華文學的輪廓充滿神秘的想像;而今,我在鄭教授友人對他的描述中,見到不遺餘力推動大馬華人文化與華教建設的堅持,得知他以創作實踐投身馬華文學行列的用心,不僅充分體認到一代知識分子的歷史責任,也彷彿再察覺到那曾經接近又遠離的文學嚮往之心的溫熱和擾動。

鄭良樹教授播撒文化種子的使命感,並不孤單。近數年,馬來西亞蘇丹伊德理斯教育大學與清華大學中文系聯辦「大馬全國中學生文藝營」,藉赴馬講座之便,伊大許德發教授、馬大張惠思教授伉儷攜我和同事羅仕龍教授過訪位於吉隆坡的華社研究中心,站在入口處余英時先生題字的匾額下,確能感受一股透過收集、研究華人文獻,進而扮演文化發展之推手的承擔及自許。本書中令人欽佩的藝圃園丁,李錦宗先生即以最勤奮嚴謹、最誠懇的方式灌溉了馬華文學的一方沃土。李錦宗先生畢生以收集馬來西亞文學資料及整理馬華文學史料為職志,幾乎憑一人之力完成資料蒐集、文藝批評、述史等各方面工作,為馬華文學的傳承開拓作出極大貢獻,誠如多篇回憶文章共同指出的:基於為文學存史的初心,李錦宗先生以敏銳的眼光,關注及文學作家、作品之外的文學經營之面向,為文學史整理與書寫工作奠立穩固的基石,也為馬華文學的研究鋪下敲門磚。這些嘔心瀝血挖掘、徵集和整理的成果,確立了李先生文學史家的身份,更突顯了他在馬華文學的意義。

《明代後期士人心態研究》一書,左東嶺先生〈序〉對歷史研究的反思直擊我心。(Amazon)
《明代後期士人心態研究》一書,左東嶺先生〈序〉對歷史研究的反思直擊我心。(Amazon)

文學發展該如何描述問題 持續為學界重視

把視線拉回中國古典文學領域,聚焦於文學發展該如何描述、文學史應如何書寫的討論和探索,持續為學界重視。南開大學羅宗強教授從中國文學批評史研究的角度出發,開創了中國文學思想史和中國古代士人心態的研究新領域。我自研究生階段,分別撰寫唐詩和明清詩歌的論文,即得益於先生《隋唐五代文學思想史》、《明代後期士人心態研究》二書甚多,前書「是把文學批評、文學理論主張與文學創作的傾向結合起來考察,了解文學思想發展的實際情況,它在各個時期的主要特點,它演變的軌跡,以及它的歷史與理論的價值。」後書,左東嶺先生〈序〉對歷史研究的反思直擊我心,他評價心態研究:「力爭將讀者帶進歷史的『現場』,從而產生一種身歷其境的感覺」,「我們在面對這些客觀事實時,卻可以保持道德的判斷、情感的向度與人文價值的闡發,從而揭示出其中所包蘊的複雜歷史內涵與意義」,以之概括羅先生學術的關懷和取徑。這也成為我日後研究趨向和方法上的指引。曾到台灣東吳大學客座的南開大學盧盛江教授,是羅先生指導的第一位博士,盧老師治學最細緻認真,待學生及晚輩最溫厚懇摯,寔為學界所公認,在盧老師身上,我明明看到羅宗強教授傳承下來的學術風骨和學者風範。

由於研治杜詩的緣故,我得盧盛江教授引介,曾數次參加中國唐代文學學會年會暨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研討會上,便見着吳相洲教授。吳教授的身形頎長,風度溫文爾雅,談吐從容且幽默風趣,令人印象深刻,他是樂府學研究的專家,對此一學科之建立和研究之推動,厥功最著,此外,他對永明體、隋唐五代詩文亦多有精闢之論、新穎之說,而我,誠為樂府學的門外漢,但在吳教授親切的言談面前,卻從無絲毫緊張,亦不慚愧於自身的淺薄,這大約就是吳相洲教授帶給身邊朋友的感覺吧──謙謙君子之風、對後學的提攜和鼓勵。吳教授致力於樂府學之倡導和方法論的闡述,《樂府學概論》為其重要著作,是多年研究實踐和理論思考的總結,唯我對《樂府歌詩論集》更覺親近一些,書中談及我熟悉且愛好的唐代詩人,無論在研究或教學上都給我更多觸動,尤其,各篇文章以平暢的言語、平易的姿態,引領讀者進入樂府歌詩的世界,自然地感受到知識的流淌,彷如春風的吹拂,一如吳教授其人其溫潤。

以本文致敬每個時代飄然遠去的巨大背影

我和本書編者陳煒舜教授,亦熟識於唐代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遙遠的新疆烏魯木齊,慨然於我有周急之恩。煒舜教授回香港中文大學任教前,曾供職佛光大學文學系,期間,和黃德偉教授成為同事,也隨潘美月老師參加由楊樹同教授等人共同組織的「食黨」聚會,遂與學林耆宿、峻直多士結忘年游。

黃德偉教授於兩岸三地比較文學學科的建設有開創之功,從香港大學退休後轉任佛光大學教席,教學上,其治學嚴謹、要求嚴格,甚得學生愛戴,趙孝萱老師「菩薩心腸、雷霆手段」的形容,最得個中三昧;復主持文學系務,頗有布置更張,除規畫新課程、構思新教材,亦延攬新教師,一時間,林美山上,師生俊才濟濟,和樂融融,不僅彼此間建立珍貴的情誼,這樣的氛圍,也讓學術得以更無拘束地交流蔓延。楊樹同教授畢業於台大哲學系、哲學研究所,赴美深造後留任台大講師,教授理則學、哲學概論、倫理學等課程,當時,適發生「台大哲學系事件」,掀起莫大波瀾,楊教授卷入其中,教學研究生涯也受到很大影響。但在楊教授夫人和朋友的記述中,他深植人心的印象是急公好義、擇善固執,堅持理念、不忘初衷,這般性格,看似與世俗相迕,然其身邊卻圍繞甚多意氣相投的至交,經常聚會暢談,論學切磋,佐以佳餚美饌,兼杯盤狼藉之樂,於是,「食黨」之名不脛而走。人生得此,不亦快哉!

黃德偉教授的文學素養和藝術品味都高,其居港時的家中客廳,著名學者與演藝名流齊聚,賓朋滿座,一室盡歡。楊樹同教授則注重理性思辨,對文學本不感興趣,至晚年始醉心當代文學名著,興趣盎然,讀後且加註記。他們都與煒舜教授相得甚歡,並青眼相待;究其原因,除了煒舜的才情、學養與兩位先生為後進,誠「可與言詩」者外,二先生皆直來直往、愛憎分明,對同樣以真性情事之者,自然更加投契,也倍加護持凌雲寸心。我未曾與兩位教授識面,僅在文字中拾得其人零什,昔人往矣,流風未沫。

結束香港訪學的前幾日,在明媚的中文大學校園裏,煒舜兄寄來書稿,囑我為之序。我向來喜讀故事,不意激動難平,諸位師長的故事裏我曾參與過、見證着,正穿行而過,於是,我寫下這些故事,一瓣心香,致敬每個時代飄然遠去的巨大背影。是為序。

書本推介:

書名:《典型夙昔:前修緬思錄(二集)》
主編:陳煒舜
編輯及撰文者:王  蒙、古遠清、伍燕翎、朱文斌、何啟良、何國忠、周小儀、林義正、金耀基、長谷部剛、雨  弦、姚麗芳、范  軍、高嘉謙、張光裕、張  進、張澤珣、梁海燕、許文榮、陳友齡、陳建郎、陳珀如、陳望衡、陳智詠、陳  劍、陳廣才、陸潤棠、程中山、黃仲鳴、黃  河、黃俊文、黃維樑、黃慶明、楊松年、楊惠南、萬圓芝、董就雄、雍繁星、趙孝萱、劉勇強、樊善標、潘美月、潘銘基、鄭延國、蕭家怡、龍文玲、戴偉華、魏德貞、《華人文化研究》編委會、馬來西亞新紀元大學學院鄭良樹漢學研究中心
出版社:台灣萬卷樓出版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4年4月

本文作者簡介:

李欣錫,台灣彰化人,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中文系副教授兼副系主任、《清華中文學報》執行主編,曾任香港中文大學訪問學者。學術興趣為中國古典詩歌,主要研究唐詩、杜甫詩、明清詩歌與詩學。著有《錢謙益明亡以後詩歌研究》、《杜甫巴蜀詩「生活」題材研究》,發表〈「明清之際」視域下杜詩學的一個側影──從「前唯山谷後錢盧」談起〉、〈論「東澗詩法」傳承、演變及其詩學意義:以「詩史互證」為考察視角〉、〈春光中遣動的「秋興」──論錢遵王《判春集》及對錢牧齋「詩史」觀之實踐〉等論文。

原刊於台灣《國文天地》2024年4月號,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