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中國衝擊2.0」?唯有擁有足夠的產能,才能改變世界。
美國財長耶倫訪華期間,將中國新能源產業的快速發展定義為「產能過剩」,認為這對美國構成威脅。本文認為,這並非西方首次渲染中國的「經濟戰」,類似的認知戰旨在抹黑中國的經濟崛起。面對西方的指責,中國官方予以有力回應,但政策研究和學界的反應顯得軟弱無力。
作者強調要跳出西方經濟學教科書的思維,從政治角度審視問題的本質。歷史表明,具有比較優勢的國家宣導自由貿易,而後發國家則傾向於貿易保護主義。如今,中國憑藉製造業優勢引領全球化,自然會受到美國等國的遏制。在應對挑戰的過程中,中國需要保持定力,以開放促進共贏,承擔大國責任。全文分上下兩篇轉載,本篇為上篇。
到底是誰沒有讀好經濟學?
美國財長耶倫訪華,主題之一是和中國討論所謂的「產能過剩」問題。在中美經濟關係上,美國認為,拜登政府現在面臨的最緊迫問題是如何解決中國「電動載人汽車、鋰離子電池和太陽能電池」的出口對美國正在耗費數萬億美元發展的行業所構成的威脅。
實際上,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美國政策研究界和媒體大肆渲染所謂的中國向世界發動的「經濟戰」。這場認知戰的目的是要使人們相信中國因為內部經濟萎靡不振,為扭轉經濟前景,正將中國製造的廉價商品銷往全球;並且認定中國企業為海量過剩產品尋找海外市場是在中國政府引導的廉價貸款支撐下進行的。美國《華爾街日報》發文將此視為是「中國衝擊2.0」,是繼20多年前中國衝擊全球製造業之後又一次規模數以兆美元計的考驗。
無論是「產能過剩」還是「經濟戰」,本質上,都是西方近年對華經濟認知戰的一部分。可以預計,西方今後類似這樣的「中國敘事」會不斷產生。中國當然不能也不應該接受美國和一些西方國家的說法。李強總理在和耶倫北京會面時就對美方的觀點予以反駁,表示,應該從「市場角度」客觀地看待這個問題,出口激增是由全球需求推動的。中國商務部部長王文濤在訪問巴黎期間也回應了美方的觀點表示,「美國和歐洲對中國產能過剩’的指責是毫無根據的」。王文濤指出,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的快速增長得益於創新和供應鏈,而不是中國政府的補貼。總理這裏強調的是市場因素,因為在市場條件下,供需平衡,不會產生「產能過剩」;如果有「產能過剩」的現象,那也是暫時的。王文濤部長所強調的則是中國新能源領域所具有的比較優勢。
政府的回應如此,但政策研究界和學界的回應有些顯得力不從心,軟弱無力。這種局面不難理解,因為所謂的「產能過剩」的議題為美國所設置,而我們的學者只是回應,並且回應根本就沒有跳出西方教科書的思維。有不少人諷刺耶倫沒有讀好經濟學。但問題是,到底是誰沒有讀好經濟學?不要懷疑耶倫的經濟學水準,是一些人自己沒有跳出西方經濟學的教科書水準,並且奉西方教科書為聖經。耶倫跳出了西方教科書的框架,而中國的學者沒有。不僅如此,如果檢索一下文獻,不難發現,大部分論述「產能過剩」的文獻都是由中國學者所作。美國人用「產能過剩」來指責中國,但這個概念卻原本是由中國學者「發揚光大」的。其實,這些年來,類似的事情層出不窮。西方製造出某些概念(尤其是針對中國的概念),中國學者不問這些概念的涵義,一哄而上,很快推動這些概念的傳播。這是中國學界需要反思的。
西方對中國所謂的「產能過剩」的指責不是第一次了。第一次,是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開始向世界出口大量物美價廉的中國產品,被外界的一些人(無論是西方還是非西方,例如東南亞)視為是產能過剩,對世界構成威脅。第二次在十多年前,當中國政府啟動一帶一路倡議時,西方再次說中國的「產能過剩」。儘管一帶一路目標國家並非西方,而是廣大的發展中國家,西方依然稱一帶一路倡議為「新帝國主義」「新殖民主義」「債務陷阱」等等,不一而足。現在當中國向世界出口新能源產品的時候,儘管這完全符合西方多年來所追求的「環保主義」價值,西方再次製造出「產能過剩」敘事。所以,這至少是第三次了,但也不會是最後一次。隨着中國推行「高質量發展」戰略,向世界出口愈來愈多的「中國製造」的時候,這樣的事情會變得愈來愈頻繁,人們需要有足夠的思想和理論準備。
「產能過剩」的本質
問題在於我們需要一個什麼樣的敘事?經濟學能夠解釋這個現象,但這個問題的本質則是政治的。這一點,美國人本身也不會否認。美國彭博社發表評論文章說,耶倫近期關於中國新能源行業存在「產能過剩」的言論,違背了兩百多年來經濟學最基本的原理之一,即比較優勢理論。根據該理論,如果一國能夠以更低成本生產某種產品,其他國家不應設置關稅壁壘,而是應該進口這一產品,同時出口自己具有比較優勢的產品。
如果從政治層面來看問題,人們可以看到經濟學教科書所無法解釋的問題。歷史地看,具有比較優勢的國家(往往是發達國家)提倡自由貿易,而沒有比較優勢或者具有較少比較優勢的國家(往往是後發國家)提倡貿易保護主義。這是早期經濟學所說的「比較優勢」是指自然形成的比較優勢,適用於傳統的貿易。但今天無論是西方還是非西方,各國所具有的「比較優勢」不再那麼「自然」,而具有太多的「人工」要素,包括自然資源分布、制度機制安排、企業運行方式等。簡單地說,今天的「比較優勢」更多的是由一個國家的製造業水準決定的。在這個領域,從前是西方引領,因此是西方提倡自由貿易;現在是中國引領,因此是中國提倡自由貿易。
自工業化以來的250多年裏,西方在製造業領域一直引領世界。西方引領大概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歐洲國家引領,主要發生在二戰前。英國是世界上第一個實現工業化的國家,之後擴散到德國、法國和義大利等歐洲各國。「比較優勢」理論產生在英國是很自然的,因為英國具有比較優勢。較之英國,其他歐洲國家多少都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國民經濟體系」的概念產生在德國也是很自然的,因為要和英國競爭,德國的政府必須扮演更大的作用。美國也是如此,建國一代領袖尤其是財長漢密爾頓提倡重商主義,以高關稅來保護美國民族工業,等民族工業發展起來之後再實行開放。儘管美國在二戰前已經是世界上第一大經濟體,但其卷入世界事物的程度有限,製造業依然是歐洲國家的天下。
第二,工業化在二戰之後變得更加分散,更加多元化,呈現出美國、歐洲和日本「多足鼎立」的情形。日本是亞洲第一個實現工業化的國家,在其製造業崛起之後,亞洲各國市場充斥着日本產品,更是出口美國和西方。日本、德國和法國和美國也產生了諸多經濟糾紛,美國也是「無所不用其極」來打壓這些國傢具有「比較優勢」的產業,直至這些國家的屈服。
因此,並不存在經濟學「教科書」的問題,因為這些國家的領袖和民眾讀的都是同一本「教科書」;甚至也不存在意識形態的問題,因為這些都屬於西方國家,並且都是美國的盟友。
在上述這兩個階段,西方的工業化促成西方成為世界製造業中心,為西方國家創造了巨量的財富,大大提高了這些國家民眾的生活水準,促成了社會從工人階級向中產階級的提升。但在國際層面,西方的工業品大量銷往發展中國家。在早期,西方國家甚至不惜使用「大炮」打開落後國家的大門,向這些國家傾銷商品。實際上,在西方殖民地時代,殖民地既向宗主國提供原材料,也是宗主國傾銷商品的地方。二戰之後,當眾多國家脫離殖民地而獨立,而且具有了自我保護意識之後,為了保護西方的經濟利益,西方國家用國際貿易組織,即通過制定規則,來解決國家之間的經濟糾紛。
中國衝擊2.0 2-1
原刊於「大灣區評論」微信平台,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