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自從推出國安法和實行議會選舉改革之後,社會上的秩序有所改善,而有關當局亦提出了「愛國者治港」的要求,使得香港的局面迅速穩定了下來。香港人開始思考如何振興經濟,特別是為年輕人創造更多向上流動的機會和了解中國。
在過去幾年,有不少團體已經舉辦過不少「遊學團」、「參觀團」等,讓一些香港的年輕人可以到內地去,參觀中國各種不同的地方和有象徵性的重點。這些都是很好的開始和嘗試,但這些活動是否足夠和從根本上可以讓香港的年輕人能夠深刻地了解中國呢?
我們來看一看。
香港年輕人普遍缺乏對內地有深刻了解
不久前,我接受某自稱是「愛國青年」的某團體兩位青年代表訪問。他們的精神非常可嘉,感覺上他們都「心繫祖國」,有一種「赤子之心」,與他們交流,我亦感覺相當愉快。不過,在交流中,我感覺到他們對中國的了解依然比較膚淺,在較為深入的議題上,他們好像是跟不上和不了解的。當我告訴他們我於30幾年前已經開始常駐於上海,並穿梭全國各地和香港之間,他們表示很詫異,對他們而言,香港與上海好像是非常遙遠的。
同樣較早期之前,我在香港某「商學院」講一堂課,學員都是在職的香港人,他們來上課的主要目的是希望對中國內地,特別是大灣區,有更多的了解。當我談到「合肥模式」時,(即安徽省合肥市政府於過去數年通過類似風險投資的專業方法,支援企業在當地製造生產和供應鏈保障,成功幫助許多著名的企業(含內資和外資)獲得巨大成就),儘管「合肥模式」在內地許多人已經耳熟能詳,特別在企業界,但課堂上的學員普遍表示他們並未聽過,或並不了解。
當然,這兩個可能只是偶發的例子,但通過我在香港與來自於不同的階層不少人,特別是香港的年輕人交流時,我認為他們對於中國的情況,特別是中國在經濟、企業和科技創新等方向的認識是不足夠的。
近代中國發展複雜和不斷演變
中國是一個歷史悠久、文化和文明深厚,在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國家。自從鴉片戰爭和甲午戰爭以來,中國一代一代的知識份子都在尋找改革中國的方法,並共同擁有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國的願望。這個思索的過程包含了無數的起落,有時向前走了兩步,但有時又卻會後退一步。
今天的中國經歷了改革開放的40多年,在這段時間,中國吸收了許多外來的思想,但同時亦不斷回溯中國數千年以來的歷史、文化和文明,來尋找自己的「現代性」(Modernity)。
今天的中國提出了「中國式現代化」和四個全球文明倡議,這些代表着中國知識份子們在經歷了兩百年思考和實踐中產生的思考結晶和思維框架,這亦代表着大部分中國人現在的價值觀——從中國向全球輻射。
我們今天看到的快速創新,企業發展,和全供應鏈及企業生態系統的出現和建設都是在這樣的思想框架下誕生的。當然,全球經濟和地緣政治的格局,特別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協助了中國和中國企業的迅速成長。簡單來說,近代中國的發展是多元、包容和複雜的,而且是一個不斷演變的過程。
了解中國必須充分融入內地社會
對於香港的年輕人來說,他們必須要更加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中國。而我認為,香港年輕人對內地深入了解,必須要長期在內地工作和生活,並參與優質的工作。
什麼是「優質的工作」?內地可以提供優質的戰略諮詢工作,戰略諮詢從業者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參與大量的、複雜和困難的企業戰略問題。通過與客戶攜手共同解決難題,戰略諮詢從業者可以在較短時間內,深入了解中國以及中國與全球關係的發展;或者可以參與在科技創新上最前沿的工作,特別是將科研成果轉化為商業模式相關的工作。在變化多端的環境中,不斷考慮創新、戰略和應用等問題是可以為有能力的年輕人提供寶貴的磨練的。
有些年輕人可能不願意或缺失信心長期在內地工作,因此,在較短期(數星期)的訪問中,行程的設計者可以透過高質量的訪問為香港年輕人帶來價值。
我認為香港年輕人需要對中國在科技創新和企業方發展方面有更深刻的理解。他們應該訪問中國的科技創新方面的突出成就,如航太、軍事;他們亦應該了解在香港看不到的巨大建設,如大規模的太陽能設備、大型全自動化的港口、大型水利項目等。中國企業在「新質生產力」方面正在努力,特別在新能源車、電池科技、再生能源和工業自動化與人工智能等方面。香港年輕人應該多了解這些發展。
不少香港年輕人到內地訪問都只會參觀內地的一些有代表性的企業,不過,不少這些讓參觀的往往只是讓青年們到企業的展示廳看一看而已。當然青年們可以通過這些對企業也有些理解,但不太可能有深刻的認知。
我認為年輕人需要與企業管理層和僱員們進行較深入的討論和交流,讓年輕人們對每一家訪問的企業都可以達到某種程度的深刻認知。與在內地長期工作的香港人和差不多年紀的內地年輕人進行深度的交流和經濟分享,亦是非常有效的學習過程。
內地經營環境可提供高質量工作機會
在內地的企業工作,從業者日常的工作要考慮相當複雜的問題。因為中國市場龐大、複雜性高,競爭激烈,創新速度迅速,是從業者必須以戰略性思考來考慮問題和作出決定。相反,在香港的工作往往屬於比較交易性,整體格局比較簡單,香港社會中普遍缺乏戰略思考,抑制了年輕人在戰略思維上的發展。
內地具有優質知識型企業,如頂尖的戰略諮詢行業的存在,儘管能夠做到頂尖、優質的戰略諮詢公司只是鳳毛麟角,但畢竟在內地它們存在。這些頂尖知識型機構讓參與者建立一種內在的戰略思維,讓他們可以在不同的難題前都可以有足夠的信心去解決問題。這種能力和心態在今天的香港年輕人身上是找不到的。
內地的企業提供許多高質量的工作,從科技和商業模式創新,戰略規劃,新型和跨文化企業關係的設計規劃,企業國際化等議題。透過這些經驗,從業者可以建立相當全面的視野和能力。相對而言,香港人,特別是香港的年輕人,是缺乏這些方面的認知和接觸的,而與這方面有經驗和能力的人進行深度交流,對香港的年輕人將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年輕人們不可能透過一兩次的交流便完全了解其內涵,但有交流一定會比沒有或僅僅形式上的交流更有意義。
透過高質量交流了解中國
另外,中國成功的創業者和企業家亦應成為香港年輕人交流的對象。這些企業家往往經歷過艱苦的創業過程,在面臨種種困難之餘,他們最後可以取得成功。在香港,年輕人普遍認為他們在社會的向上流動機會不充足,這是因為香港的環境不容許這些機會的出現。在內地,儘管不少人會調侃內地人已經「躺平」,但同時亦有不少創業成功的企業家。儘管可能有一部分創業家在創業的過程中,他們爭取的手段並不完全正當,但不少創業家卻憑着勇氣、創新、戰略和戰術而取得成功。香港的年輕人必須認識更多這些勵志的故事,而不只是停留在「獅子山下精神」的階段。
當然,除了企業和創業方面,香港的年輕人更應接觸中國的文化、文明和歷史。中國式現代化揉合了現代與古代、個人與集體、理論與實驗、人與自然等。香港人普遍對這些複合型的思考比較匱乏,但這種多維方式的思想框架卻是推動近代中國不斷發展和探索的根源。同時,亦是在今天「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對國際問題的判斷基礎。年輕人必須有所理解。同時,香港特區政府的官員亦必須深入了解,否則很難知道什麼才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香港年輕人必須更加了解中國,香港社會必須協助更多香港的年輕人到內地訪問、參觀和交流。需要強調的是,這些活動不能只是停留在一般的遊玩階段,亦是必須促使深度學習的交流。在這方面,香港和內地的有志之士任重道遠。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