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查良鏞(金庸)誕辰100周年,香港和金庸家鄉海寜都有紀念活動,香港這個月揭幕的金庸小說人物雕塑展掀起熱潮。近日跟董橋先生通電話談起金庸,董先生仍然很懷念這位老上司,充滿敬仰之情。
董橋對金庸滿懷敬意
董橋曾經任職《明報》和《明報月刊》總編輯,經常接觸老闆查良鏞,有機會交流對文學、人生、哲理的看法。筆者和董先生在別家報館共事十多年,經常聽他憶述查先生的趣事。今天,董先生說起查先生仍然滿懷敬意。他說:「我至今還忘不了在金庸身邊做事十多年的經歷,奇人奇思,世間罕見,我受用不盡。他畢竟是中國當代文化史上的奇葩,空前絕後。」董橋乃當今華人世界的散文大師,仍然能夠以如此謙卑之心去讚美前上司,實在少見。
董橋打過多份工,我認為他最留戀的是《明報月刊》歲月,哪裏沒有太多人事傾軋,可以尊心工作,可以自由約稿。2021年1月董橋在《明報月刊》撰文說:「堆滿雜書期刊的壁櫥裏找出幾十本我主編的《明報月刊》,轉眼三十多年了,品相完美,色彩艷麗,裝釘穩固,果真人老書不老。那本1986年1月份《明月》20周年特大號也在,封面琴棋書畫錦製圖案規整細緻,古秀裏散發書卷氣。」
超凡脫俗的《明月》
1966年創刊的《明月》,歷任總編輯依次是:查良鏞(金庸)、胡菊人、董橋、張健波、古德明、古兆申、邱立本、潘耀明,現任總編輯是陳錦強。每一朝代的《明月》都有它的特色和風格,董橋的《明月》就像明月清風、超凡脫俗一般,帶領讀者進入舊時月色。董橋不是不吃人間煙火,每期都有名家思想性文章。例如余英時就是經董橋發掘介紹給《明月》讀者認識。余英時說:「如果不是由於董橋兄的同情理解並提供了《明報月刊》的大量篇幅,我的陳寅恪研究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發展出後來的規模而迅速地傳入中國大陸。」
2014年4月董橋72歲從報界退休,余英時特別撰文指出:「我初識董橋兄是在他主編《明報月刊》的80年代,開始當然只是編者和作者之間的交往。但很快我們便不約而同地發現,彼此在精神上十分投契,真挈的友情終於不知不覺地在我們之間成長起來了。在30多年後的今天,我可以毫不遲疑地用『知己』兩個字來界定我們的關係。」
筆者寫過,董橋唯一一篇武俠小說《薰香記》是在《明報月刊》發表。2022年,我把手上的1983年1月號《明報月刊》拿到董先生面前,請他在《薰香記》上簽名鈐印,留個紀念。董先生對他這篇唯一的武俠創作小說,40年後記憶猶深。他對我說:「小說出來後,查先生(金庸)給我一張字條,上面寫着『你可以做我徒弟了』。」董先生說時笑容燦爛,我看得出,他很喜歡這篇小說,也很在意查大俠的讚美和欣賞。
!docty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