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發聲與忠誠

忠誠程度愈高的成員,愈願意通過「發聲」去嘗試令組織改善;忠誠程度低的,則較易「退出」組織。這理論適用於一家公司、一個城市以至一個國家。
每隔幾天便收到美國普林斯頓大學高材生盧安迪的文章。最近一篇,安迪以李陵和蘇武的故事為引子,抒發他對遠託異國,求學立業以至安身落戶的想法,並引詩句「孩兒立志出鄉關,學不成名誓不還;埋骨何須桑梓地,人間無處不青山」作結,像呼應李嘉誠先生的「此心安處是吾家」以及「我身本無鄉,心安是歸處」。
 

能人義士不願為朝廷效命

 
《李陵答蘇武書》是我小時頗喜歡、印象較深刻的一篇古文,主要因為讀來節奏整齊,聲調鏗鏘,很好背誦;但對文章含義,理解甚淺。看了安迪的文章,我重新細味李陵在《答蘇武書》裏的陳情,若有所悟;特別是其中對投降匈奴後遭受屈辱、「仰天椎心而泣血」的怨憤,以及寧可選擇「生為別世之人,死為異域之鬼」,且「每顧而不悔」的決絕。
 
我不能接受李陵為自己投降所作的辯解,但他正確地指出了朝廷親小人而遠賢臣,致令「妨功害能之臣,盡為萬戶侯;親戚貪佞之類,悉為廊廟宰」,而功臣義士則「懷才受謗,能不得展」,唯有「負戟而長嘆」。因此能人義士都不願為朝廷效命,「欲使遠聽之臣望風馳命,此實難矣!」
 

退出、發聲與忠誠

 
政治經濟學家赫希曼(Albert Hirschman)的經典著作《退出、發聲與忠誠》(Exit, Voice and Loyalty,1970年出版),指出當一個組織開始衰敗時,對它失去信心的成員可能作出兩種回應:「退出」(離開組織)或者「發聲」(用溫和以至激烈的方式向組織提出批評意見,促使組織改進)。赫希曼分析了這兩種回應方法跟成員們對組織的忠誠程度的關係:一般來說,忠誠程度愈高的成員,愈願意通過「發聲」去嘗試令組織改善;忠誠程度低的,則較易「退出」組織。這理論適用於一家公司、一個城市以至一個國家。
 
除了忠誠,還有其他影響人們採取「退出」還是「發聲」的因素,例如組織的成員怎樣評估「退出」和「發聲」的得失。另一方面,組織對成員的「退出」和「發聲」怎樣回應,也會反過來影響成員對組織的忠誠程度。
 
正如盧安迪所說,今天的世界跟二千多年前李陵和蘇武生活的世界已大不相同。然而,退出、發聲與忠誠三者之間的根本關係,可能千古不變。
 
原文刊於《am730》,獲作者授權發表。

曾鈺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