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國際化不應流於表面忽略真義

如果亞洲大學特別是大中華地區的大學,一味盲目追隨英美的大學模式,將導致高教「麥當勞化」(McDonaldization)。
港大副校長委任風波未平,另邊廂國際排名降級,令不少人擔憂香港高等院校是否國際化落後,或漸失去國際競爭力。事實上商業化國際大學排名活動與指標,可信度與參考價值甚低。這也反映很多人對「大學國際化」的誤解。
 
香港政府一直想把香港打造為國際都會及亞洲教育樞紐,但香港人的國際化程度及國際視野不足,也一直備受關注。
 
大多院校都在提倡「國際化」。所謂國際化,就是認同國際界限和個別社會、文化的差異,從而達致國與國之間相互了解、信任和互助共贏;國際化同時要自己認識世界及讓世界認識自己。
 

國際化誤區須重重抵禦

 
本土大學國際化,一般包括下列一項或多項具體活動:以英語作為主要教學和工作語言、生源國際化、師資國際化、國際教研合作、師生國際交換、學生海外實習、境外設分校或課程、採納國際評審和認證等。部分國際化活動可以在本土校園內推行,其他則須在境外進行。
 
綜合筆者的工作經驗和觀察,透過不同項目和活動,大學國際化的目標應包括:
 
一、培養師生的國際視野、增進其對多元語言文化的了解和能力;
二、推動師生關注、解決全球的急切問題,貢獻國際社會可持續發展;
三、加強畢業生在全球化背景下工作和國際流動的能力;
四、促進國際間教研的合作交流,從而提升成果與質素;
五、整合教育資源,優化配置取長補短,達致共贏;
六、提升國際對自我文化和價值的認識,提升院校和地區的國際影響力。
 
很可惜,目前不少院校以為上述國際化活動和聯繫國家越多越好,對國際化的目的及優先次序未有了解共識,大多也缺乏一套成文的國際化政策。很多院校忽略了上述頭兩項目標。有些院校在搞形式主義,甚至盲目追求一些數字硬指標(如國際師生比例、國際伙伴數目、交換生比例、國際教研收入、國際大學排名等),忽視了國際化背後的真正意義。目的也不應以經濟利益或國際競爭為主要考量。
 
一些國際化活動也會對院校帶來未有預計的風險和隱憂——包括矮化本土語言或文化;外國合作夥伴過分主導(或霸道),令自己失去部分自主權;及合作計劃失去自我或本土特性。
 
在制訂、執行國際化策略時,院校應先釐訂一些原則和核心價值,包括提升教學質素、文化和語言多元化、宏揚自身文化身鈕、自主平等參與、培育世界公民,以及合作追求人類共同福祉的任務等。
 

追求亞洲大學獨特身份

 
中國現代高等教育發展得比較遲(只有約百多年),內地發展現代意義大學的時間更短,中間也經歷了長時間的戰亂,使發展中斷。中華地區的大學是在20世紀80年代以後,才算進入世界舞台。其制度與精神,是借鏡西方大學的,不是自己中國傳統書院的延續。金耀基教授在《大學之理念》內指出今天中華地區內的大學是「橫向的移植」,而非「縱向的繼承」。這既有它的優點,但也失卻了中國教育的一些優良傳統。
 
亞洲特別是大中華地區的大學,不可永遠跟隨英美的制度跑。一味盲目追隨或仿傚英美的大學模式,將導致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所形容的高教「麥當勞化」(McDonaldization)。
 
相反,亞洲地區內院校在參考外國經驗的同時,應維護本身的文化特色,吸取中華傳統教育價值,去蕪存菁,作適當的調整與改良,以填補西方大學制度的不足。這即建立所謂「亞洲大學」或「中華大學」的概念。
 
根據美國哈佛大學任期最長的前校長 Charles Eliot (1869—1909) 的說法,一所本土大學必須由種子開始成長,不能由外國移植過來而開枝散葉。佷多全球化概念必須結合本土文化與操作,也就是所謂「全球本地化」(Glocalization)。
 
因應亞洲地區的獨特政經及文化地理環境漸漸成長,亞洲的院校也是應該獨特的。在21世紀多元並起的歷史趨勢轉點,加上中國崛起及「一帶一路」的倡議,歐亞兩洲會變一超級陸洲。各地大學都面臨前所未有的機會與挑戰,也要轉變其「全球化思維」並作好準備。
 
中西古今的大結合,是中華地區大學未來發展關鍵所在。
 
作者為大學資深主管,文章只代表個人意見。
 
原刊於《星島日報》,獲作者授權發表。
 
(封面圖片:設計圖片;Pixabay)

何順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