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教育局宣布為配合未來的課程發展,將小學常識科分拆成人文科及科學科。當中人文科已發布新的課程大綱,課程建基於現行的常識科課程,並重整課題和增潤中華文化、國史及國家地理等元素,系統地從小強化人文教育。
在課程發展中,筆者看到教育局的方向比較強調多元評估,並提出因為小學生年紀小及學習經驗少,可以盡量避免以紙筆評估,反而應該重視學生的學習經驗、情感培養與表達。在此筆者所提出關注的正是,如果未來世代由小學開始人文學科的評估方式有所更新,那麼在中學人文學習領域評估方式,又應該有什麼的發展方向?
人文學科現有學習評估模式
現時中學的人文學習領域,學習評估模式傾向於三大類。一類就是以記誦為主的知識考核,強調以考核學科基礎知識。這類評估向度亦常見於科學學習領域,如在初中辨識實驗室工具或元素周期表等。但人文領域與科學領域不同的是,不單內容繁雜,亦難以對關鍵的核心知識點作出定義。以中史科為例,內容涉及中華5000年文化,就算是初中教科書涉及的人物、國名、地名數以千計。筆者坦言,曾在服務過的學校和同工討論,在一條中一考試題目中,考問多個春秋諸侯國分布位置的歷史意義與重要性。
第二大類就是以技能應用為本的題目,具體以地理地圖閱讀為代表,可以考問學生包括坡度運算、符號辨識、距離計算、格網座標等不同的生活應用技能。但將此標準放到兩史(按:中史和西史)或旅款(按:旅遊與款待)等學科,又鮮少有必要技能的定義和考核題型。那怕在初中階段設有人物辨識、國家位置認識等多元題型,仍然是知識記誦為主。
第三類就是綜合長問答或論述題,亦是所有高中人文學科所必考的題型。這類題型的好處就是學生可以將知識綜合運用,並容許他們將個人知識融入加以發揮。但缺點亦顯而易見,一是對書寫能力稍弱的學生不利,甚至削弱了有讀寫障礙的學生修讀的意慾。同時題目評改標準太主觀,以大題給分為主,在學習進程中,學生較難具體和細緻改善答案,或為求考試不斷模仿所謂的「5**」答案,重複地操練。
重塑中學人文學科多元評估的必要性
基於上述情況,相信不少學生對中學的人文學科都有刻板印象,如認為純粹背誦就可以取得高分、需要大量書寫,對修讀相關學科興趣不大。我們從小學的課程改革,以及大學課程評估中反思,中學相關領域評估是否有革新的可能?
以大學歷史學系為例,課程強調歷史和生活技能的結合,包括資料搜集、田野考察、閱讀技能、製作匯報,以至工作實習等內容,學期考試只佔學科評估的一部分。筆者以自己較熟悉的兩史公開試為例作出以下建議,希望能拉闊同工的想像。
首先是知識層面的評核中,再次引入選擇題目並重新定義包括概念、人物、地圖位置等必要的學習內容,基礎層面上鞏固學生相關知識根底。同時照顧書寫能力較弱的學生,提升修讀學科的興趣。
其次就是引入交流團、田野考察或博物館體驗等必要學習經歷,所謂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參考公民與社會發展科發展的經驗,如果學生能在高中3年裏趁機會走出去,或參與本地考古、博物館導賞等體驗活動,定會有助於豐富學生學科知識和全人發展。而這類經驗評估設計亦以技能應用為本,並脫離紙筆,學生以製作影片、錄音、匯報以至海報創作等展示所學,亦能照顧學生的學習多樣性。
最後是革新長題目的設定形式,改變現時以操練為主的考評導向。筆者認為,高中兩史的考核可以引入資料冊和情景設定,提升考評的素質,例如考問北宋是否積弱時,可以在題目提供北宋邊境布防位置、不同的歷史學者觀點評論、宋與遼、金兩國的盟約條款、貿易數據等多元資料,讓學生結合個人史識應用史學技能,明辨評鑑,建構並展現個人史觀。
上述建議謹拋磚引玉,並就課程發展形勢提出一些看法,至於其他不同人文學科,有待諸君再作建議。畢竟從小學起至中學階段一共12年的學習時間,一貫的評估設計對學生相當重要,不應因為中學公開試(按:DSE)模式不變,而影響底層變革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