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紀日記》──香港三及第文學代表作

筆者把《經紀日記》譽為香港三及第文學代表作,同時亦是三蘇三及第巔峰之作,因為它是劃時代作品,它所展示的是40、50年代香港社會浮世繪。

上星期筆者和黃仲鳴教授應岑逸飛兄邀請,到香港電台《講東講西》節目談香港三及第文學。這個題目以前已有不少人講過。今次我和黃仲鳴在節目中多次談到三蘇的《經紀日記》,因為它是香港三及第文學的代表作。

三及第祖師爺

香港早年報紙的「三及第」書寫文體,混合了文言文、白話文及粵語,3種語文一起使用,謂之三及第,別具一格。鄭貫公是香港報紙三及第文章的祖師爺,1905年他創辦的《有所謂報》便出現大量三及第文章,可惜鄭公未能帶起風潮。直至1939年任護花辦《先導報》與《紅綠報》,他用三及第文體寫《中國殺人王》、《牛精良》系列大受歡迎;差不多同一時期的《成報》副刊也有很多三及第文章,這種文體開始流行於當時香港報壇。

1945年12月三蘇開始在《新生晚報》寫「怪論」,再於1947年在同一報紙副刊以「經紀拉」筆名用三及第文字寫《經紀日記》。三蘇把香港三及第文化發揮得淋漓盡致,他憑着生花妙筆游騁於左、中、右報章之間,正是左右逢源。三及第文章大受讀者歡迎,因而湧現大批三及第作家,三及第文風因而大盛,此現象持續至60年代末。70年代開始,用文言文寫作的人愈來愈少,三及第少了一味,難以為繼。根據黃仲鳴研究,江之南(王陵)應是最後一位在報章用三及第寫小說的作家。

報壇和小說界鬼才

三蘇原名高德雄(高德熊),另外有筆名高雄、小生姓高、許德、史得、經紀拉、旦仃、石狗公、周弓、吳起等等。三蘇可說是報壇和小說界的鬼才,雜文、怪論、艷情小說、偵探小說等題材他都能手到拿來,最多的時候有14家報館刊登他的稿,每天要寫25000字,少者平均都要寫12000字,30年積累的總字數估計有1億幾千萬。有人說三蘇寫稿像車衣一樣,就是左手推稿紙,由上而下,右手揸筆,筆尖貼住稿紙,一手推稿紙一手寫字。三蘇直認他寫稿真的像車衣,因為要寫的稿太多,不這樣寫趕不及交稿。

三蘇用不同筆名寫不同類型的稿,有三及第的,也有語體文的。粗略劃分,「三蘇」這個筆名主要用於寫怪論和雜文;他在《純文學》寫《香港二十年目睹怪現狀》則用「高雄」;「小生姓高」寫《八仙鬧香港》、《豬八戒遊香港》;「史得」寫艷情小說和言情小說;「許德」寫偵探小說和間諜小說。「石狗公」的代表作是在《大公報》寫《石狗公自記》;「旦仃」也在《大公報》寫《天堂遊記》。

《經紀日記》主角經紀拉故事搬上銀幕。
《經紀日記》主角經紀拉故事搬上銀幕。

三及第文學巔峰之作

在云云三及第作品之中,三蘇以筆名「經紀拉」在《新生晚報》寫的《經紀日記》,最具代表性,堪稱香港三及第文學的巔峰之作。《經紀日記》1947年4月20日起連載,至1955年1月27日改名為《拉哥日記》,1957年12月23日起又改名為《午茶經》,至1958年2日19日才結束,連載時間長達11年。《經紀日記》後來結集成書出版,一套兩冊,已絕版多年。2011年中文大學香港文學研究中心出版「舊夢須記」系列(盧瑋鑾主編),其中熊志琴負責編輯《經紀眼界──經紀拉系列選》(香港天地圖書出版),選取了多篇《經紀日記》及與經紀拉有關的文章,雖然未能得窺《經紀日記》全豹,然亦可以頂一頂癮。

筆者把《經紀日記》譽為香港三及第文學代表作,同時亦是三蘇三及第巔峰之作,因為它是劃時代作品,它所展示的是40、50年代香港社會浮世繪,經紀拉把當時香港的人間百態用三及第文體向讀者呈現,讀來抵死啜核、貼地、有共鳴。經紀拉作為經紀,必須掌握各種商業情報,周旋於買賣雙方之間。我們今天讀《經紀日記》,可以知道當年香港的物價走勢。「鴉路恤」(Arrow shirt)乃當年名牌恤衫,打工仔把它當寶,經紀拉以鴉路恤入文:「盧君昔日甚豆泥,今則鴉路恤矣。」(《經紀日記》第一集,頁23)。豆泥乃地道廣東話,意指盧某以前撈得霉,今日則風生水起,穿起名貴來佬恤衫。經紀拉簡單兩句說話,已清楚描繪出盧某判若兩人。另舉一例,說明三蘇的三及第寫作技巧出神入化:「汝勿以為在街上眼見之女人,個個挺胸如山,都係天生曲線!其實汝試想想,邊度有如此大號之天生貨色,九成是偽裝而已。」(《經紀日記》第二集,頁146)集文言、白話、廣東話,三及第之經典矣。

經紀拉早午晚三餐都在酒樓茶室搞掂,因此英京、建國、陸羽、龍門、蓮香……..經常出現於日記裏,喜歡懷舊的人,讀《經紀日記》很有得着。

《經紀拉系列選》。
《經紀拉系列選》。

《經紀日記》1953年出版單行本,請來當時著名作家今聖嘆(程靖宇)寫序,今聖嘆給予極高評價:

「《經紀日記》在社會學和經濟學上的影響,恐尤超過於文學。今日我們想讀一本在二次大戰期中,描寫重慶或昆明後方大都市的經濟生活和社會形態的作品,幾乎一本也找不到。《經紀日記》將近五六年來之香港社會形態,商場貿易,物資交流,以及香港人的物質生活與精神生活,全部烘托出來,每天積累,遂成巨帙,使將來正式研究大陸解放前後,香港的經濟社會情況的人,能得到一份連綿數年的活資料,於學術貢獻,誠不可估計。」

黃仲鳴教授是研究三及第文學的專家,他的博士論文就是研究香港三及第文體流變史。黃教授指出,最早用三及第文體來寫的小說,是清末邵彬儒所著的《俗話傾談》,此書內容是講古佬在榕樹頭人多聚集的地方所說的故事,因此,其詞自然淺白,做到婦孺皆懂。三及第文學的形成和發展,木魚歌、南音,粵謳、粵曲和粵劇都有一定的助力。江山代有才人出,三蘇、江之南所代表的香港舊三及第文學衰落之後,新的三及第文學有黃霑做代表,他用語體文(白話)、廣東話,加上英語,形成新的文體,以後,不排除有另一種新三及第出現。

鄭明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