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做民間教育研究?

民間研究固然困難,研究所得也很難像大學研究那般驚天動地,但一步一腳印的付出,最終總可集腋成裘,在社會中呈現多元聲音。

研究、調查,似乎都是屬於大學象牙塔內的事。對於缺乏資源的民間機構和團體而言,花資源和時間進行學術研究是一件難事:需要額外花錢購買圖書館文庫、分析軟件,容易被受訪者拒絕,而研究結果與機構的發展亦相對間接,沒有即時的效用。總括而言,民間研究就是吃力不討好。然而,世界各地以及香港仍有不少民間機構孜孜不倦地在有限的人力物力下進行民間研究,反映民間研究有其意義。本文將以教育大同在「感.創.做」全方位價值承傳計劃(LBD)進行的研究為例,簡要探討民間機構進行研究的價值。

驗證成效、總結經驗

LBD已進入3.0階段,我們希望透過系統性的資料收集和科學的分析,探究LBD教學法的成效。如今年7月進行的一個問卷的結果顯示,大部分老師認同經歷LBD課堂的學生可掌握對應年級常識科的應有知識。而透過分析學生的考試成績,發現接受LBD課程的學生在紙筆考試中的成績與其他學生並無顯著差異,反映LBD課程並不會使學生的考試成績變差。類似這種數據是釋除坊間疑慮的有力證據。這些實在的數據可支持民間團體推廣其理念和進行政策倡議。

此外,許多學校已積累多年的經驗,並有新加入的學校在LBD初期的實踐中取得了顯著成效。這些寶貴的經驗非常值得與教育界的同儕分享。我們希望能系統性地整理出如何有效推動學校改革和創新的策略,找到改革的推動力和阻力,建立全面且普遍化的結論,以供後續的LBD計劃和其他致力於推動教育創新的人士參考。我們分析了上述問卷,發現要推廣教育創新,比起改變老師的想法,讓老師看到新教學法的正面成果更能促使老師改變他們的教學方法,如加入更多的自主和探究元素。這些研究成果,不但對教育大同具啟發性,亦可供其他團體參考。

在地化、脈絡化的研究

當代大部分的教學理論都源於西方,並建構於西方的文化和歷史背景。故此,這些理論在非西方國家實踐時往往都會因文化和社會差異而「水土不服」。如西方近十數年鼓勵學校建立「專業學習社群」(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y, PCL), 旨在鼓勵老師透過互相學習、互相提出意見,以達到專業能力的進步。

然而,有研究指出,受儒家文化影響,香港學校難以摒棄階級觀念,讓老師互相指出對方教學可改善的地方,卻不太容易。故此,港、台有不少教育研究都探究西方理論的在地化過程,探究如何克服當地文化與西方理論的差異。如上述研究則指出,透過建立有序的、可靠的規則,能增加老師們的安全感。教育大同亦希望可以在這方面貢獻,透過探究香港前線老師實踐LBD的經驗和感受,得出在地化、脈絡化的成功經驗,對本港的同儕更具參考價值。

理論與實踐的互補

近年的教學研究鼓勵研究機構和學校合作,甚至鼓勵老師自發進行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皆因看到結論理論和實踐的重要性。體驗式教學在西方實踐亦不容易,在港實踐時更困難重重。LBD 3.0所接觸的學校各具特色,亦有不同的校情,如學生人數、社區環境、學生的文化背景等。故此,LBD 3.0的在校實踐的經驗是很豐富的資料,為理論提供新的視角和修正。修正後的理論又能馬上在教學環境中試驗和應用,提供即使反饋。

民間團體因關注社會議題而建立,透過倡議和實踐推動改變。而研究則是這些倡議和實踐背後的根基。民間研究固然困難,研究所得也很難像大學研究那般驚天動地,但一步一腳印的付出,最終總可集腋成裘,在社會中呈現多元聲音。

教育大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