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是為了換位思考

閱讀,不是為了資訊,是為了從別人的角度看世界、用別人的腦袋想問題。無論是天馬行空,還是觀察入微,閱讀過程就是一種換位思考。與海耶克一起層層推演出「自發秩序」的概念,跟在網上看幾百字的解釋是兩回事。

過去幾個月,在埋頭寫書。寫作過程中一直在想的,是書這個媒介到底有什麼獨特價值,可以令其歷久不衰,未被科技淘汰?

書有何獨特價值

不記得在網上那裏看過的一個觀點:讀書太浪費時間、太沒效率了,幾百頁的書中包含的資訊,不及在Twitter看到的幾百條推文。

閱讀,不是為了資訊。

科技進步,資訊都是唾手可得的東西。想獲得海量的資訊,從前可打開百科全書一頁頁的翻下去,今天可在維基百科一篇篇地看到天昏地暗,也可跟人工智能一問一答問到天涯海角。比如想知道「自發秩序」這個經濟學名詞的定義,只要在網上一找,就能令你瞬間成為「專家」,能自我感覺良好地引經據典誇誇其談。不少受歡迎的KOL,就是這樣鍵盤一按而博學,吸引萬千追隨者的。

在21世紀,把七零八落的資訊從螢光幕搬到紙上印成書,只是沒有意義的砍伐樹木之舉。

閱讀是借作者的眼睛 看廣闊的世界

閱讀,不是為了資訊,是為了從別人的角度看世界、用別人的腦袋想問題。當你把一整本海耶克的著作讀完,重點不在於記得書中的資料,而在跟隨他的思路,無論是天馬行空,還是觀察入微,閱讀過程就是一種「換位思考」。與海耶克一起層層推演出「自發秩序」的概念,跟在網上看幾百字的解釋是兩回事。

代入的那個作者,可以是一千幾百年前的古人,可以是某領域內的專家,也可以是立場跟你南轅北轍的「敵人」。閱讀擴闊眼界,皆因你可以借用別人的眼睛。再狹窄的現實生活,都可透過書本衝破時地界限。

回說我的新書。在香港寫了超過10年專欄,最懶惰的做法,當然是把舊文整理成書,但當專欄舊文在網上一索即得,這樣搬字過紙未免太無聊了。我這本剛出版的《文青經濟學》,以20多篇舊文為根本,除了大幅改寫,亦點出了貫穿其中的思想脈絡,首尾呼應,每章之間亦有關聯,為的就是造出一本完整的書,表達一個完整的想法,讓讀者跟我用經濟學的視角,一起走進文青世界。

原刊於《am730》,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曾國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