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匯教授是筆者最欣賞的人物之一,他擁有一頭熨貼的白髮,一口字正腔圓的粵語、言之有物的內容,聽他那沉實磁性的聲音,確是一件賞心樂事。近年,我出席灼見名家主辦的「腹有詩書」問答比賽,在觀看話劇或粵劇時都有機會遇到何教授,均看到他瀟灑倜儻,腰背畢直,舉止優雅,態度親切,演繹了一派儒者風範,令人尊敬。
何教授在香港中文大學工作多年,曾擔任教務長及中大─東華三院社區學院校長。他對推動中華文化可謂不違餘力,這幾年除擔任「腹有詩書」問答比賽的首席評判,今次更答允出任「世說論語」徵文比賽的首席評審,實在令活動生色不少。他也為《世說論語》一書親筆提字,字體優美秀麗,令人欣賞。
三達德
在節目《世說論語》中,主持陳復生女士邀請何文匯教授分享念《論語》的心得。他說,《論語》是談「仁」的書,仁指愛人的心,那是我們獨有而與生俱來的。人們見到別人有痛苦,也會感到不忍,願意出手相救,拔刀相助,希望幫助他們免於受苦、飢餓、恐懼等。但只有仁而無智是不足的。所謂「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如果一個人空有慈悲、善良的心而沒有智慧,就容易被人利用和欺騙,因此要學習。學能生智,熟能生巧,才能判斷誰是好人、壞人!
因此,孔子常常把「智」和仁相提並論。這兩種品格可以相輔相成,所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仁與智如乾與坤,是一元兩面的關係。另外,《論語·雍也篇》中提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意思是智者思路敏捷如流水, 仁者心安理得,安穩如大山;智者務進,不停求變,仁者無慾少求,所以喜愛清靜;智者因成功而歡樂,而仁者少憂而長壽。
除此之外,還需要行動,所以孔子又提到勇氣的重要,並把智、仁、「勇」合稱「三達德」,即3種最重要的品格和素質。孔子曾說:「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其實,這只是謙虛之言,子貢則認為,這是「夫子自道」。孔子自己一生也能做到不憂、不惑、不懼,周遊列國14年,雖險阻處處,但他也無畏無懼,冷靜面對,不失信心,且每每都能化險為夷。
孔顏之樂在於安貧樂道,好學不倦,博學多聞,對不同事物都有其真知灼見。「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也是孔子的自道,志於學而不惑,知天命而仁心與天接。有了自信,知道生命的終極意義,便會勇於承擔世運,心無疲厭,孜孜不倦。外人看他淒淒楚楚,如喪家之犬,但他樂此不疲,決不輕言放棄。
因材施教
許多弟子向孔子請教,他會因材施教,因應學生不同性格、能力,給出迥異的答案。樊遲生性愚鈍,向孔子問仁為何物,他就答得較具體:「居處恭,執事敬,與人忠,雖之夷狄,不可棄也」,即仁就是待人處事之道,要恭、敬和忠。但孔子不會把道理說得太死,常以「近仁」、「遠仁」、「違仁」、「守仁」等形容,引發弟子思考,仁的概念也變得立體。應該說,這是一個應該追求的目標和境界。
即使是孔子的首徒,顏淵也只能做到3個月「不違仁」,其他弟子只能守一兩天而已。因此,許多人都想知道孔子的心法,如曾子和子貢。有一次孔子問曾子說:「參乎!吾道一以貫之。」其他弟子沒聽清楚兩人之間的對話,後來曾參對同學說:「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這段記載場景不太清楚,而且忠和恕是兩種品格,未必可靠。
筆者覺得,子貢的提問較明確。而且子貢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聰慧靈巧,甚能準確理解老師的意思。有一次子貢問孔子:「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而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提到的「恕」不是現代人理解的「寛恕」(forgive),而是將心比己,自己不喜歡的事就不會強加於別人身上,懂得尊重別人不同之處(diversity),即同理心(empathy),所以孔子也提倡「和而不同」。
君子與小人
何教授也講解了何謂「君子」。孔子經常鼓勵人們要做君子,不可做小人。君子並不一定是貴族之後,而是一些品格高尚、有才華的人。孔子之前,這詞語多只用於聖人或形容偉大的人,如堯、舜、禹、湯、文武、周公等,但畢竟他們實在少之又少,但君子則較易培養。所謂「為仁由己」,只要自己立下決心,就能成仁成君子。
他提到孔子的名言「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意思是一個過於質樸而文釆不足的人就會像村野之夫;相反,文釆過多而不夠質樸的人就像個史官,過於拘泥形式。只有既質樸又有文采,才足以稱得上君子。「彬彬」即充足茂盛之況。
《論語》中還有許多有關君子的話語,如君子有「三畏」、「三戒」和「九思」,「矜而不爭,群而不黨」。更多的是君子與小人之間的比較,如「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君子和而不同, 小人同而不和」、「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君子之德風,小人之德草」,對比鮮明,十分有趣。
訪問內容豐富,何文匯教授學識淵博,厚積薄發,深入淺出,在短短的時間,已為觀眾提綱挈領,方便他們了解《論語》最核心的部分。真是聽君一席話 ,勝讀十年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