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年初,籌備數月的演藝戲曲《鑼鼓響──海珠灣》於演藝學院首演,劇場裏座無虛席。一個忙碌的身影在後台穿梭,叮囑著即將上台的同學們,「在台上要穩,要平常心,千萬不能一上台就卯足了勁兒,平時翻3個演出時就想翻5個,反而出事。」
這些話出自這齣劇的導演和藝術總監──香港演藝學院戲曲學院副教授(表演─戲曲)邢金沙老師。舞台經驗豐富的她於2009年獲得中國梅花獎,多年在港培育戲曲人才,學生們目前已經是香港戲曲界的中流砥柱。
邢金沙出身於浙江崑劇團,15歲與崑曲結緣,年少時屢獲獎項,80年代定居香港。2007年加入香港演藝學院擔任戲曲課程導師,兩年後更摘下中國戲劇最高殊榮梅花獎,藝術成就再創高峰。多年來,邢老師與戲曲學院共同成長,身兼學院副教授、崑曲演員、戲曲評委等多重身份,在藝術路上走過大半世紀,致力推動崑曲復興,也成就自己的精彩人生。
邢金沙生於浙江杭州,父母都是戲迷,從小學習琵琶,也喜歡唱歌跳舞,其後進入浙江崑劇團學員班學習崑曲。崑曲是一門古老而典雅的戲曲典範,以唱腔細膩、舞蹈飄逸、文辭優美見稱,明嘉靖至清乾隆200多年間是全盛期,隨後逐漸低迷,直至上世紀經歷文革,幾乎從此沒落。
1978年,浙江崑劇團恢復招收「秀」字科學員,邢金沙是其中的佼佼者。1982年,她憑藉《八仙過海》飾演鯉魚仙子榮獲優秀小百花獎;1985年憑《伏波將軍》馬纓一角獲青年演員一等獎。
婚後不久,邢金沙為照顧丈夫年邁雙親移居香港,後進入無綫電視做普通話配音工作。她不忘戲曲,在業餘時間成立了戲曲傳習社。後來學生告訴她演藝學院招聘戲曲老師,她二話不說辭去從事18年的配音工作,加入演藝學院。「當時戲曲學院還在招聘院長,學士課程和文憑課程也未開辦,我和學院就這樣一路走來,過程毫不簡單,卻深感榮幸。」
2009年,已屆45歲的她,把握最後一年參與競逐中國戲劇梅花獎的資格,日夜苦練琢磨,最終以《牡丹亭.遊園》、《蝴蝶夢.說親》、《西遊記.借扇》3段折子戲奪得第24屆梅花獎。梅花獎是中國戲劇表演藝術最高榮譽,得獎者的藝術造詣備受肯定,「獲獎對個人藝術生涯和發展都有積極影響,會受到更多關注,有更多演出和合作機會,進一步提高藝術成就。」
融合戲曲精髓
2013年,香港演藝學院開辦全球首個四年制戲曲藝術學士(榮譽)學位課程。邢老師升任副教授(表演─戲曲),她將自己從「百戲之祖」崑曲的舞台上表演過、得過獎的優秀劇目移植到粵劇,例如《八仙過海》、《百花公主》、《遊園驚夢》等,將有關舞台調度、台步運用、情緒變化、節奏處理、身段設計等心得和體會融入教學中。「崑曲演員都是代代相傳,靠老師教授一招一式,這些東西在書本上學不到。」
儘管近年傳統戲曲有復興之勢,要做到傳承和振興,路漫漫其修遠兮。邢金沙最近獲邀擔任第31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終評評委,面對新生代的演員和觀眾,她得到新的啟發。「傳統的小劇院只能容納200多人,在台上放眼看去都是頭髮花白的觀眾。今次到廣州發覺當地很流行戲曲電影,將經典劇目《白蛇傳》、《天女散花》等拍成電影,年輕人都很受落。」
此外,邢金沙每年都會在香港舉行戲曲演出,2023年12月29日計劃在西九文化區戲曲中心大劇院演出《紀念古兆申先生──崑劇《牡丹亭》全本》。此次的《牡丹亭》從55齣精選編輯出一晚的劇目,將由兩岸三地的藝術家聯袂打造首演,邢金沙將帶領香港演藝學院的學生、台灣的溫宇航及中國浙江崑劇團共同演繹。
肩負傳承使命
在快速發展的社會,戲曲被許多人認為是太傳統的小眾愛好,如何普及宣傳是業界需要思索的問題。邢老師寫下三項傳承建議:「首先是要重視基礎教育,很多學生對戲曲的興趣源自小時候家長帶他們去看戲,小孩子覺得演員的服飾扮相叮叮噹噹的很漂亮,這是對戲曲認同的第一步。」
燃起了火苗,下一步是為年輕演員提供更多演出和學習機會,「四年課程很快完結,如果畢業後沒有演出平台便白白浪費掉,希望香港政府未來搭建更多平台,讓年輕人能夠親身參與和體驗戲曲。」
最後是鼓勵創新,在尊重傳統的基礎上,允許和鼓勵年輕人對戲曲進行創新和嘗試,使戲曲藝術不斷更新和發展。以水袖為例,「以前的水袖很短,現在變得愈來愈長,舞動起來很漂亮,審美標準也要與時並進。」
年初公演的演藝戲曲《鑼鼓響──海珠灣》也是一齣創新和水準並重的藝術作品,以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為創作綱領,結合歷史上合浦還珠的典故,深度刻畫以海洋為生的人民對祖祖輩輩勞作的這片熱土的珍愛。
訪問結束後,邢老師馬上要飛到台灣排練《牡丹亭》。她笑說:「我放假都是排戲,雖然演過很多次,還是要排才會熟能生巧。」邢金沙半生貢獻崑曲,半生奉獻教學,不止為成全自己、追求更高藝術成就,更是成全一門藝術,向下一代傳遞夢想。
原刊於香港演藝學院《演藝通訊》2023年10月號,本社獲香港演藝學院傳訊處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