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聯、學民思潮與佔中三子以和平抗爭展開大規模的非法霸路事件,應趁跟政府對話後取得階段性成果而宣布撤退。
這場佔中運動已由和平及理性抗爭,演變成瀕臨暴動的邊緣。學聯要是率先帶頭退場,應是以智慧手法,及時把這場社會運動結束。
學聯五人日前結束與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共2小時對話。政府表示有誠意解決,提出四點響應,其中包括:會向國務院港澳辦提交報告,反映社會各界包括學界就政改提出的意見;也會探討成立討論政改多方平台,讓各界包括學生和年輕人參加討論,重點是關注2017年後香港政制發展。
政府強調,這次對話是理性、平和磋商的開始,以後還會加以溝通。因而,佔中派佔領行動24天以來,可說已取得階段性成果,應趁此作為離場契機,再行部署香港未來民主的道路。
把握契機 見好收場
自9月28日佔領運動的展開,至今已有實質性的變化。佔領首天,民眾捱了87枚催淚彈,初期又展示了文明示威,賺得了不少市民的同情與支持。
但如今學運已由激進派市民所騎劫,先後發生旺角黑社會打架、龍和道「野貓式」衝突,以及「血浴彌敦道」事件。激進民眾更藐視法庭為金鐘中信大廈及旺角所頒布的臨時禁制令,警察已宣布旺角瀕臨暴動。
由於大規模堵塞金鐘、銅鑼灣及旺角等重要道路,市民交通不便、商販及店主生意苦不堪言……佔中運動已導致民怨沸騰,一旦惡化,將更失民心,最終慘敗收場。佔中派聲言要理性、和平展開這場運動,宜及時把握契機,見好收場。
佔中派充滿理想主義,為民主滿腔熱血,但正處於理虧的狀態。首先是非法集結,警方完全有理由採取清場行動,法院亦可派遣執達吏到佔領區執行禁制令。再說,佔中與反佔中派勢均力敵,佔中並不能代表全部港人,已被指責是自私行為,以干擾他人的利益去實踐其民主夢。現在,反佔中派已號召各行各業提出反對,並將透過司法追討損失。因此,佔中運動拖得愈久,對其愈不利。
須要妥協精神
民主講求服從多數,尊重少數;因而須要具妥協精神。現在這場學運的難題是:激進的市民聲稱是一場市民運動,很難被說服配合大局。學聯、學民思潮及佔中三子,須及時率先宣布退場,以起帶頭作用,使區分開激進的滋事分子。
北京已將這場運動定性為動亂,要是這場運動再惡化下去,演變成暴亂,則學界之前提出美善的民主追求,變成了千夫所指的悲劇,並非明智之舉。
儘管這次政府與學聯對談仍存在重大分歧,但民主訴求,漫漫長路,並非朝夕可行。學聯要求特首接受公民提名,立法會廢除功能組別等,在這次對話都未能取得首肯。但是,如此重大政改,豈港府能作主?關鍵仍在北京作決議。
佔中派就政改建議的立足點是:關切香港,沒有考慮中央的處境。在「一國兩制」的實踐下,港人沒有考慮北京的全盤,只為香港一地着想,政制之談只能南弦北轍。再說,北京實踐政策向來是試點推出,按步就班,如果港人要求政制一步到位,可說是緣木求魚。佔中派在關切香港前途利益,不得不考慮國情。
香港政制發展關乎中國民主的進程,如果香港政制做好循序漸進,為內地政治改革取得良好經驗,將是中國14億人民之福。學界須及時恰當處理這次運動,並就香港未來民主之路做好規劃,任重道遠。
總的來說,在社會運動中,示威者每每意志激昂,不達目的,勢不罷休,能成功退場的罕有。這次佔中派以理性號召進場,亦應以理性宣告退場。能具智慧的把這場運動結束,在歷史上創造理性、和平抗爭的典範,意義深長。
原文刊於 BBC 中文網,獲作者授權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