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亞運倍思親

看見各場館的宏偉建築,想起已故父親作為一位專業土木工程師,南來之前在上海同濟大學教授建築。父親工作穿梭澳門、香港,只記得則師樓在中環。年前從香港大學建築學院潘新華教授得悉,父親參與不少香港的工程。

為期兩周的亞運會,各種運動目不暇給,場地設施應有盡有,場外例如單車公路賽,途經的風景非常優美,想起自己浙江衢縣籍貫。在杭州的一幕幕運動過程,開幕後更正值中秋,思親之情便油然而生。

回憶土木工程師父親

看見各場館的宏偉建築,想起已故父親作為一位專業土木工程師,南來之前在上海同濟大學教授建築。戰後移居港澳,先後在澳門主持一系列大型工程,包括1951年完成的政府合署新大樓,即現在仍屹立在南灣海旁的法院大樓(見封面圖)。另外,同樣在南灣、曾一度是澳門最高的「十三層大廈」也是父親的手筆。

父親工作穿梭澳門、香港,只記得則師樓在中環。年前從香港大學建築學院潘新華教授得悉,父親參與不少香港的工程,其中一間更是筆者幾乎每天經過在西灣河街的筲箕灣浸信會堂,所傳來60年代初圖則,父親的簽名清楚可見。

早年父親把家庭安頓在澳門,他的原配夫人徐氏在上世紀40年代末不幸突然去世,之後迎娶繼室,那就是筆者的母親。他的兩位嫡女是廣州嶺南大學畢業生。長女下嫁嶺大同學盧世農,生了六個兒子,老五是大家認識的盧寵茂醫衞局局長。次女下嫁曾在澳門辦義學的商人龍家駒。我們在澳門一起長大,60年代中先後移居香港至今。

說回亞運會進行期間,正值旅居加拿大的母親華誕,家人們都相聚慶賀,唯獨筆者留在香港,為的是趕寫《香港志》表演藝術卷的兩章音樂篇。編寫過程非常繁複,梳理的資料極多,在本月底匯報大會前,需要整理好部分章節的初稿。研究團隊成員們一起努力之際,實在不忍心在攻堅階段離港。

唯有一面趕稿、休息期間看看亞運,也遙祝母親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周光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