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經濟之外 還有大把世界

政府現在全力推動夜經濟,到底目標消費者是什麼人?那些大力鼓吹要振興夜經濟的,到底他們每周有多少天會幫襯夜市?

談夜經濟,我是有發言權的。從事新聞工作幾十年,大部分日子都要工作到凌晨以後;收工了,就會去吃夜消,或約行家一道飲酒聚會、「吹吹水」,往往直到大天光才回家。當時報館在港島,夜市店舖主要雲集灣仔、銅鑼灣一帶,主要集中在幾個點。這些夜市旺區一般都有食肆、酒吧、卡拉OK、麻將館、桑拿浴室等,構成了夜市的核心業務板塊。

疫情期間偶爾會經過上述幾處夜市熱點,但店舖大部分都已關門結業、人去樓空,一片冷清清的境况。去年初開始復常,再經過那些夜市熱點,仍是「小貓三四隻」,昔日盛况已不復見。

時代轉變 港夜生活轉型

我經歷過的夜市興旺年代,夜經濟主要有兩類客源,一是像我這種工作需要、晚間收工後才是消費主要時段的夜遊人。報業繁榮年代,上夜班的除了編採人員,還有製作部門、印刷工人、發行部、報攤商販(凌晨時分向「區頭」取報紙)等,是一條完整產業鏈,涉及的人員應該過萬。

現在報紙仍然營運的已不多,日常運作時間(截稿)也提早了,因互聯網年代很多媒體都有網上版,毋須再「等新聞」,收工時間已經「正常化」,不用再工作到凌晨。這些轉變,相信令一大批過去的夜經濟活躍人士「消失」。

另一類是愛好夜生活的「夜鬼」,他們會唱K、打機。由於科技不斷改進,很多好此道者都轉入家居進行,因開支可以大減。還有另一類是夜市「刺激活動」的顧客,他們光顧的是按摩、桑拿浴室等(這是夜經濟非常重要的一環)。好此道者仍大有人在,唯很多在近年都轉往內地,皆因香港在這個行頭競爭力不足!

上面說的是以本地人為主的夜經濟,是因為工作或生活方式令他們成為夜市常客。但隨着時代轉變,很多夜生活已轉型或無法再經營下去(夜總會是另一例子,在港已近絕跡)。政府現在全力推動夜經濟,到底目標消費者是什麼人?那些大力鼓吹要振興夜經濟的,到底他們每周有多少天會幫襯夜市?

現在政府推夜經濟,針對的主要顧客群應是海外旅客。對大部分旅客來說,體驗當地夜市是外遊必選項目。故此政府推動夜經濟時,應該以外來遊客為目標,設計適合他們的夜經濟活動,特別是體驗地方生活特色的活動。

很多旅遊網站都有香港「最佳夜市體驗」一類的資訊,例如Tripadvisor就推薦去灣仔、香港外國記者會;Hotels.com就介紹蘭桂坊、幻彩詠香江、乘搭夜渡輪、廟街夜市、尖沙嘴、銅鑼灣等地方。對港人來說,這些夜生活推介參考作用不大。

有些家庭為幫補家計,晚上在街頭賣些特色小吃,自製糖水、糕點之類,風味極濃,為小市民所喜。廟街就是其中一處典型夜經濟地點。(Shutterstock)
有些家庭為幫補家計,晚上在街頭賣些特色小吃,自製糖水、糕點之類,風味極濃,為小市民所喜。廟街就是其中一處典型夜經濟地點。(Shutterstock)

刺激經濟 政府思維需更具策略性

夜經濟作為發展旅遊業其中一環,令香港夜生活更多姿采,吸引更多旅客來港,這些都是政府應做的,沒有人會質疑。但若說推夜市是為了刺激經濟,那是另一回事。旅遊業是香港支柱產業,唯其佔GDP(本地生產總值)的比率僅在4% 左右。實事求是地說,夜經濟對本地增長貢獻不大。真要刺激經濟,政府要有更策略性的思維。現在擺在眼前的如「激活」股市及考慮為樓市「撤辣」,對促進經濟的作用都肯定比推夜經濟要大得多。

政府上周四啟動「香港夜繽紛」,由本月起至明年初推出四大主題活動,全港逾80個商場延長營業時間、定期舉辦大型活動等。這些活動都由政府策劃安排、一力推動,作為短期刺激措施尚可,倘要成為長遠工作,政府可以承擔到什麼程度?

夜經濟要真正旺起來,必須以商界為主體,政府只應配合,在管理措施上訂出標準、從旁協助,不可能長期都由政府牽頭。夜市如果有生意,商販又怎會視若無睹。政府籌劃「香港夜繽紛」期間,部分零售、餐飲業代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他們對夜經濟能否「翻生」都持觀望態度,看不到他們有「喜出望外」的回應。

有關如何發展夜經濟的意見中,有建議認為香港不應再搞地攤經濟,賣魚蛋、燒賣。但其實,夜經濟的起源絕大多數來自小攤販,草根性極強,是主流飲食業、餐廳飯館以外的「另類」。

有些家庭為幫補家計,晚上在街頭賣些特色小吃,自製糖水、糕點之類,風味極濃,為小市民所喜。雖難登大雅之堂,卻是普羅大眾生活一部分,也成為往昔夜經濟的主要支柱。廟街就是其中一處典型夜經濟地點。

遊客逛夜市,都喜歡體會當地民風生活。如果有一套管理制度,讓小攤販能在夜經濟中扮演一定角色,對遊客應有吸引力,不應斷然拒絕。

深圳出招吸旅客 港人北上不足懼

夜經濟雖以遊客為主,唯本地仍有一批夜市消費者,然而他們的消費已不在香港,而是轉往內地。香港現在面對的困境不是夜經濟旺不起來,而是零售、飲食、娛樂等消費活動都大量轉移去內地,令本地不但夜市靜,早市午市也大不如前。這才是香港消費市場的隱憂。

據入境處數字,今年7 月1 日至8 月29 日,共有逾900萬人次港人入境深圳,大約等於平均每個港人北上1.2次。其中8月逾624萬人次北上,同期內地南下來港的僅得343萬人次。

港人大批北上之餘,深圳早前還公布了「促進消費21條政策」,其中3條關於「便利港人消費」,包括推出港澳遊客消費地圖、深圳優勢產品消費指南等,此外又鼓勵各區向港澳遊客發放旅遊消費券。此消彼長,香港本地消費力只會更疲弱。

回歸之後政府不斷投資加強連接內地和香港的交通網絡,打造3小時生活圈,往返內地交通愈來愈方便,為港人北上消費打下基礎。香港融入內地,兩地之間在生產成本、消費價格等都會逐步趨同。但在兩地價格看齊之前,香港的消費仍比內地高。有報道曾指在深圳吃一餐普通的,價錢約是香港價格的40%。我曾經多次比較,結論是吃一頓「盛宴」(菜式和食材基本相近),香港價錢是內地的2 至3 倍!差距如此明顯,也許解釋了北上消費成風的現象。

香港力推夜經濟,也許可吸引更多外來遊客,但很難留得住本地的夜經濟消費者。「香港夜繽紛」啟動後,筆者逛街目測,以及在不同群組收到的信息,都顯示夜市人流沒有明顯改善。當然,效果如何仍有待觀察,唯我並不樂觀。政府帶頭推動民間消費,我看不出有什麼「可持續發展」的基礎和機會。商販不做夜市,政府卻說大有可為,你信誰?

事實上,港人北上消費不足懼,因香港與內地交通愈便利,北上的港人數目上升;同樣道理,南下的內地人也應該增加,除非香港完全沒有吸引力。疫情過後,來港遊客其中逾八成都是內地人。據報道指,現在來港的內地客特別是年輕人,都喜歡體驗本地生活,對購物則興趣索然。

教育醫療等產業 經濟潛力更大

過去香港的賣點是現代化大都會,商場、奢侈品、名店,內地人都是在港才見得到。唯現在內地城市已不遑多讓,商場摩登、貨品種類多,有些甚至超過香港。那麼香港還有什麼可以吸引內地人?

近年趨勢是內地人來港買保險、在港處理私人財富、孩子來港念書升學,中產或以上階層則來睇醫生、打疫苗、做體檢。這些都是香港仍然對內地人有強大吸引力的消費項目,而且屬「高檔消費」,也是夜經濟之外大有可為、值得政府深耕的「新產業」。

曾蔭權政府年代曾提出發展教育、醫療產業,唯有不少反對聲音,包括來自建制的非議,認為是信口開河。現在看來,教育及醫療等產業不但應該發展,而且比夜經濟的潛力要大得多。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陳景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