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的迷宮──乾隆皇一首情詩的敗筆

最近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一個展覽讓觀眾在地上躺着欣賞詩歌。現場的設計效果當然有新意,至於感受如何則見仁見智。不過就乾隆夢見孝賢的情詩而言,只要讀懂詞句,再探究其典故,總有尷尬的感覺。

語文科老師教學生寫作,要不要鼓勵,甚至要求他們必須引經據典,以成全某些審美或文化的意義?又或者,要不要警戒,甚至禁絕他們引經據典,以成全某些審美或文化的意義?

現代版的答案,當然是否定的。不過,如果有學生能讀懂經典而善於運用,肯定值得嘉許。其實「引經據典」這個詞語,本來就來自經典(註1),而且在《詩經》的句式裏嵌入對偶,第二、四字兼顧平仄,若以定型心態審視,簡直酸腐不堪。

自從漢代尊崇儒家學理,士大夫都沿用《詩經》的比、興手法來抒情達意,以公認的典故作為譬喻、借代或類比,形成一種深致、含蓄、婉轉的語文風格。此外,無論為公為私,在仕途上的應對周旋,必須以雅言出之,以彰顯「尚友千載,神交古人」的胸襟氣度,並拉近彼此的距離,留一點迴旋的餘地。從文化發展的角度來說,經、史、子、集的精華片段得以傳承,可以凝聚倫理共識,移風易俗,建構共同的價值觀,並提升族群的歸屬感。

可是,直到一個世紀之前,胡適發表〈文學改良芻議〉和〈建設的文學革命論〉,提出8項改革文風的主張,其中一項就是「不用典」。

作為新文學運動的倡導者,「八不主義」(註2)的命意在於擺脫傳統士大夫習以為常的「官腔」,以平民百姓的「白話」取代文人雅士的語言套路,融合生活現實,開放坦率地寫出言之有物的當代作品。

不過,從另一角度來看,儘管時代演變,許多與生活常態相關,而且具有啟發性和感染力的語言素材會跨越時空,以獨特的意蘊和風格,字字珠璣,歷久常新。至於用得恰當與否,要視乎引用者對典故含意的掌握是否準確,以及受眾能否按所引用的典故,讀出預期的涵義和產生情意的共鳴。

乾隆皇的幽夢情詩

最近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以現代科技設計出一個體驗展覽,讓觀眾在地上躺着,欣賞乾隆皇一首憶述幽夢的情詩(註3)。現場的設計效果當然有新意,至於感受如何,則見仁見智。不過就所選乾隆皇夢見孝賢皇后的情詩而言,只要細意讀懂詞句,再探究其中典故,總有尷尬、難堪的感覺。

憶孝賢(皇后)

深情贏得夢魂牽,依舊橫陳玉枕邊。
似矣疑遲非想象,來兮恍惚去遷延。
生前歡樂題將遍,別後悽愁話未全。
無奈徹人頻唱曉,空餘清淚醒猶漣。

先從字面理解,「橫陳」二字,是對愛妻夢中姿態的描述。從視覺來說,是遠距離的觀感;從神態來說,「橫」字有率性、豪邁,甚至放蕩不檢點的意味。再深一層的感覺,就是將對方「物化」成一個客觀的描述對象,好的理解是她以玉體的嬌美以示恩愛,但不能排除讀者關於肉體魅力的聯想。夫妻之間的深情感觸,雕章琢句記下來,最體貼的形象和感觸必須能放能收,把甜蜜親暱只放在心坎裏。乾隆皇肯定知道其作品會被群臣甚至百姓閱覽,試問他聲稱至愛的孝賢皇后顏面何全?

且看杜甫被安史叛軍所挾,困居長安,在月色下思念妻子的詩句:「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註4),含蓄的形象之美,適可而止的體貼溫馨,與乾隆皇的浮靡宮體之作,真有天淵之別。

此外,首句的「深情贏得夢魂牽」意在以因果計算,標榜自己情深款款終於打動對方,那個「贏」字尤其惡俗。第五句以「生前歡樂」概括宮廷文化中帝后之間的恩愛,遮瞞太多,也太造作了。末句「空餘清淚醒猶漣」正是胡適建議我們要戒掉的「濫調套語」。

套用典故的遺憾

若論典故,女子玉體橫陳,在古代的名著裏,總有負面含義。

戰國時代宋玉的〈諷賦〉:「內怵惕兮徂玉牀,橫自陳兮君之旁。」(註5)這是一名仕女向鍾情所愛表白的心跡──含羞答答地登牀以身相許。下句「君不御兮妾誰怨?日將至兮下黃泉!」結果承受被冷落的委屈,簡直絕望了。

唐代李商隱的〈北齊〉以「小憐玉體橫陳夜,已報周師入晉陽。」(註6)寫北齊昏君因貪戀美色而亡國的感嘆。那個末代皇帝對愛妃馮小憐的着迷,竟至於讓群臣觀賞她玉體橫陳的姿容美態,簡直聳人聽聞。這個典故更隱含亡國的不祥寓意,乾隆大帝竟然天不怕,地不怕。他的「十全武功」豪氣干雲,果然是個胡族的好漢子。

以帝王之筆寫愛妻之情,轉彎抹角套用這個負面的典故,孝賢皇后泉下有知,還願意厚顏入夢嗎?

後記

據說乾隆皇畢生寫了約4萬首漢語格律詩,作為入主中原的外族統治者,總算是個有胸襟的文武英才。不過,以〈憶孝賢〉為例,讀其詩如看他常在書畫傑作上所題的「墨寶」,都只是邯鄲學步,鋪陳章法,有形而無神,或者是帝皇的氣燄攝入膏肓所致吧。

故宮文化博物館是個有象徵意義的展覽場所,藉着融入現代元素的設計吸引觀眾固然重要,但要培養族群新生代的親切感和文化品位的鑑賞能力,展覽的內容素質還需有更嚴謹的要求和規劃。

註:

  1. 「引經據典」
  2. 「八不主義」
  3. 觀眾在地上躺着,欣賞乾隆皇一首憶述幽夢的情詩。
  4. 見杜甫〈月夜〉。
  5. 見宋玉〈諷賦〉。
  6. 見李商隱〈北齊〉。

許志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