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友看過我寫的覓食之旅,笑着對我說:「看來你的所謂工作假期,算是出師有名,竟然有那麼多舊雨新知,請你吃免費晚餐呢。」
我的回應:「都是認識多年的老朋友了,是舊雨為主,他/她們太客氣了。至於新知,不會請我吃晚餐的,喝下午茶倒是有的。」
下午茶開始
至於晚上吃過什麼佳餚、喝過什麼美酒,我都把它放在一起,不說哪一餐吃過什麼、喝過什麼了。那幾個星期,與多時不見/或定期茶敘的朋友見面,是相見歡。他/她們在家中,或在名店,為我準備的晚餐,讓我想到,這樣的美食,離開這個地方,在異地可遇不可求了。
文友William說得好:「與可以交談的好友一起吃喝,才有樂趣可言。」
那一個月,見朋友次數最多。吃得多,談得多,不亦樂乎。與William陸羽茶敘,離登機時間不足24小時。
與鄧家三兄弟一家大小的一頓飯,吃得有意思。上一次見鄧大哥,10年前的事了。一直以來,都在追看他的文章,竟有此錯覺,我們有經常見面的呀。
說回下午茶,這家面對維多利亞海港的酒店,經過幾年裝修,換上新裝,幸好落地大玻璃仍在。在大堂喝咖啡,欣賞兩岸風光,最為寫意的了。酒店提供的下午茶點過於豐富,侍應夠體貼,容許我們只點兩客Scone。Scone味道一如昔日甘甜,英式茶味夠濃,就是咖啡淡了些(幾年前的Scone、茶、咖啡味道如何,還會記得?)。
大堂門口負責代客泊車的職員很有人情味,說幾年不見,還認得我們(這幾年他們在哪裏工作呢?),不用泊車卡了。
忘不了河海鮮
放在眼前的粉絲蒸蟶子,看賣相已知道滋味十足。4位揚眉女子請吃飯,沒有一次教人感到失望。不光是桌上食材新鮮好吃,而是每次見面的話題多樣化,從不會有悶場。說她們是「家長」,已是十多年前的事了。她們的兒子早已大學畢業,過着他們愛過的生活,而四位女子找到她們的生活方向,活得精采。
其中一位女子是位出色律師,知道我現在有了自己的書房,說:「有自己的空間真好,我在家中沒有書房,我整天都在公司辦公室,忙於事務。自己的事業,我是樂在其中。」
看着枱上的蒸小黃魚,想起好客的方生、方太,讓我吃到難得一見的河鮮「忘不了」,其實一頓飯只吃這肥美河魚已經足夠,只是他們每趟請客總是More than enough,一半要打包帶走。
一頓又一頓的飯局,每次都見新意,更有意外驚喜。徐氏姊妹請客,菜單配搭得宜,既有龍蝦湯、鮮鮑片、花膠、海參、爽脆的鹽燒鷹鯧,最大的驚喜是來了幾位「不速之客」,讓我們開心不已。
對她們說:「這麼好吃的晚餐,不會嫌多的。看來我得早點回來,再讓你們請吃一頓。」
她們不光是請我們吃飯,還擔當運輸公司角色。離港那天,出動兩部私家車,把我們十多箱大小行李放到車尾箱、後座,送到機場。
「這一次不是得個講字,不能再呃飲呃食了。」我們的黐飲黐食行為,至此畫上圓滿句號。
想對請我吃飯的朋友說:「其實最懷念的,不光是你們請吃的精緻美食,而是大家在一起的好時光。」
昌記廚房
上一次在阿昌家中,吃過他親手炮製的煎牛扒,配上Latour 1990,遂起了貪念,想再來一次,照辦煮碗。
在外面餐廳吃,與在朋友家廚房吃,該有分別的。對阿昌說:「可以到你家,再試試你的手勢麼?」
「無任歡迎。」
原來呃飲呃食,可以去到朋友家的。在外面吃了那麼多餐,終於有機會在朋友家享用晚餐了。
就算是到「昌記廚房」試吃吧。
對上一趟,是在酒店的廚房Chef Table試吃。酒店頂樓近廚房門外,擺上廚師之桌,由大廚負責設計菜式,有什麼值得推介的,由廚師說了算,烹調出來的食物讓我們讚不絕口。
這一次在昌記廚房,由阿昌主打煎牛扒。
「牛肉主要是日本A4/A5和牛,或者是澳洲M7/M9和牛。只用少許粗鹽調味,牛肉厚度3至4公分最易處理。開火要等鑊很熱才下少量油,每邊煎三至五分鐘。煎好後在鑊焗八至十分鐘,保持肉心溫度,又可保持半生。愈是肥的如日本A5或澳洲M9,就要煎熟一點,會更好吃。」
阿昌太太健談,我們等吃時,她的話題不斷,從瑜伽到繪畫,她都有一套看法。
吃過晚餐,可以先去欣賞她的畫作,再到阿昌的酒庫,看他的珍藏。
「配牛肉不需要頂級貴價法國紅酒,Margaux的五級酒莊,波爾圖左岸的已經可以了。」
「西班牙和意大利很多老區出品,價錢不高,但配合牛肉是一流。」
這個晚上,就喝Mangaux紅酒,吃阿昌煎出來的牛扒。
原刊於《星島日報》,本社獲作者授權綜合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