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兩則紐約愛樂花絮說起

有一位拉奏低音大提琴的樂手以便裝參與演出。他看似台後工作人員,沒有外套,也沒有結領帶。直至他拿起琴弓拉琴,才知悉他是位樂隊成員。該團六訪香港以來首次有這樣的情況,不得不嘆一句時移世易。

上星期本欄簡評紐約愛樂樂團在香港的兩場演出。演奏之餘,有兩則台上、台下的花絮,現場所見,值得向大家報道一下。

首先是台下的情況。所言者是首場音樂會下半場演出柴可夫斯基《第六交響曲》期間,個別聽眾離場。首先在第一樂章完結時,幾位聽眾離開音樂廳。接着陸陸續續有人離場。最突兀的,是全曲最澎湃的第三樂章演出前,在管風琴下的一位聽眾徐徐步上台階離場。該位置正面對指揮梵志登,他的眼睛隨着那位聽眾,這大概是他指揮香港管弦樂團10年來從未見過的。

漢恩的星級作祟

筆者翌日在電台評述,提出對聽眾離場的不理解。音樂會既一票難求,每張門票也價值不菲,為何中途離場?次場演出前,一位康文署負責人上前解釋,原來那些聽眾離場是為了趕在簽名會排隊。所索取的當然是小提琴家漢恩(Hilary Hahn)的簽名。據悉,當晚簽名會來者不拒,一直到11時才結束,獲簽名者達400人之多,包括一位拿着小提琴來要求在琴上簽名。

如此簽名會現象一般在古典音樂會比較罕見,筆者也建議盡快安排漢恩來港演出獨奏會,肯定賣個滿堂紅。記憶中這位美國小提琴天后曾與港樂合作多次,但聽眾反應都沒有如此激烈,原因有待理解。

筆者也特別留意次場演出,在沒有漢恩演出情況下,還有沒有觀眾提早離場,答案是零。因此肯定是漢恩的星級作祟。

成員以便裝參與演出

另一個台上花絮是尊貴的紐約愛樂樂團,竟然有一位成員以便裝參與演出。那位在台右拉奏低音大提琴的樂手,看似台後工作人員,沒有外套,也沒有結領帶。直至他拿起琴弓拉琴,才知悉他是位樂隊成員。該團六訪香港以來首次有這樣的情況,不得不嘆一句時移世易。

原刊於《大公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

周光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