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月15日首家國企H股青島啤(股票代號168)在香港交易所的交易大廳舉行上市儀式,同月26日另一隻H股上海石化(股票代號338)成為首家港美上市的國企,隨着中國經濟騰飛,中資股成為港股中最重要的板塊之一。
1993年為國企赴港上市元年
在此之前,雖然有內地公司循紅籌股形式來港,例如省市或央企的窗口公司,其中北京控股、上海實業、粵海控股、中信泰富及光大控股更是投資者追炒對象,雖然紅籌股上市方式別具創意,但這種將內地資產注入離岸或香港公司的做法,並非中國政府官方正式認可,始終有名不正言不順之感,加上廣東窗口粵海控股及廣南行爆雷事件,紅籌股的風頭很快被H股蓋過。
港交所前主席李業廣回顧H股獲批海外上市,為香港金融市場和業界帶來30年機遇,交易所很幸運能參與這段最風光的日子。
過去30年,H股從首次公開招股(IPO)共籌集超過4萬億港元,上市後配售股票籌資金額更大,達到7.3萬億港元,共計籌集11.3萬億港元,相當於1.4萬億美元。李笑說,中國現時3萬多億美元的外匯儲備中,有部分是H股從香港市場籌集得來,換言之香港對內地外匯也有不少貢獻。
中資股市值和成交佔港整體八成
當然,以歐美為首的金融業都因參與中國企業上市的盛宴賺個盤滿砵滿,投資銀行,行業專業人士和當地市場都受益於所謂的H股上市。如果將紅籌股和民營企業包括在內,迄分已有超過1400家公司落戶香江,佔整體上市公司約三分之二。根據證券交易所的數據,它們佔去當今市值的76%和營業額的87%。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時為國家領導人鄧小平提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口號,開始實施的一系列以經濟為主的改革措施,開放改革的大潮由此啟動,至90年代初,國企治理僵化,還背負很多所謂社會責任,導致企業虧損嚴重,令倡議國企改革的呼聲日隆,負責的正是當時經濟改革的一把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朱鎔基。
朱在處理國企三角債問題作風幹練而成為改革派悍將,同時也被反對改革的人士戲稱「經濟沙皇」,由於體制改革觸及黨內權貴利益,朱在改革時也如履薄冰,稍有不慎,仕途受挫事小,自己身家性命財產也可能不保,所以朱曾豪言為了反腐已準備100棺材,其中一口說會留給自己。
改革觸權貴利益 朱總預一棺材留己
為了攻堅國企改革這項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朱鎔基希望以市場力量作為改革主導,於是興起問計香港監管機構及金融界的想法,在朱的召喚下,李業廣與本港金融界代表於90年代初多次赴京商議如何解決國企改革問題。
李業廣指出,推進國企改革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協助國企籌集外匯資金。香港因實行聯匯制度,港元與美元可自由兌換,籌集資金又可兌換為英鎊、德國馬克(歐元於1999年才面世)、瑞士法郎等,解決了國企缺乏外匯開展業務的問題。
二是如何以市場力量加快國企改革的步伐,因為國企數目很多,一家一家進行改革費時很長,但如果讓他們全部來港上市,由香港或外國的金融服務業人士協助他們改革,香港不乏律師、會計師及財務顧問,這樣可以加快他們改革過程。
在朱放開國企改革的綠燈後,中港雙方也參照中英聯合聯絡小組形式,成立了類似的中港金融工作小組,中港兩方各有5人,中方組長為曾任證監會主席、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副主任的劉鴻儒。
遵國際準則惹爭議 朱總一錘定音
在國企改革過程中,關於國企需否遵從國際審計標準一事出現很大爭議,李於此提到一個小插曲,就是金融工作小組的中方代表擔心,當時中國還未有公司法,要國企遵守一套嚴格的國際審計標準,怕一步到位難以達標,而且內地認識國際標準的會計師很少,所以不贊成使用。
李回應指國企要吸引國際資金,就要依循國際標準,因為分析員寫報告亦無所適從,難以讓國際投資者以國際通用術語了解國企的經營實況。他說,沒有公司法,可以將有關股東保障和體制的問題寫進公司章程,因為公司章程是股東與國企間的合約,如果違反合約,股東可以狀告國企。
爭議最後由朱總一錘定音,決定跟隨國際標準,事後證明他這項具有遠見的決定對國企改革非常重要。
其時中國政府已加快公司法出台的進程,1993年12月獲第8屆人大常委第5次會議通過,翌年7月1日實施,但為了填補初期法理不足,增加外資信心,國務院證券委及國家經濟體制改革委員會在1994年8月27日發布的《到境外上市公司章程必備條款》。這項必備條款成為上市守則的一部分。
改革帶來20年多的高速經濟增長
國企改革的目的是提升企業的經營效率,釋放出企業的活力,如今看來,國企改革至少為中國經濟帶來至少20年的增長動力,而且中國作為世界工廠,是過去30年全球化供應鏈非常重要的板塊,這是歸功中國人民運用智慧及辛勤工作得來的成果。
不過,當時國企改革並非一蹴而至,國企走向市場的過程也遭遇巨大的阻力,比如不少職工脫離體制下崗,商業貪腐案、犯罪率上升等問題,最終改革還是推進下去了,其後結果也是正面積極。
近年中國經濟表現每況愈下,與地方債、房地產市場及銀行業等金融問題惡化不無關係,加上國進民退的政策亦影響民間資本投入實體經濟的信心,可見有效的金融市場,對經濟體的發展是多麽重要。
90年代的國企改革可以說由金融市場所推動,投資者、金融服務業、傳媒及國際監管機構都是促進國企改革的重要力量,資本的作用不僅提供資金,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一套監督和反饋機制。中國經濟由高速增長逾10%的年代逐步放緩至今年5%左右的目標,國企改革進程亦面對由追求量轉為質的轉捩點,但如何突破增長瓶頸,重新喚發企業的活力,就要看中國政府改革體制的決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