説起近20年迪士尼公司的收購,不得不提兩位特好此道的CEOs,他們分別是米高·艾斯納(Michael Eisner)和羅拔·艾格(Robert Iger)。前者由1984年上任,後者在2005年接任,前後橫跨近30年,把迪士尼由前者上任時市值約18億美元,到後者在任期最高峰約3000億美元,可謂神奇之旅(近月由於串流業務受衝擊,現市值約1600億)。然而,兩者過渡,尤其後者乃來自被收購方的身份,在交棒之中,也有不少驚險的鏡頭。
艾格是迪士尼公司直至當時最大的一宗收購裏,隨被收購方走入「樂園」。他由被收購方的Cap City/ABC的總裁,最終卻能攀上買方迪士尼的一把手的位置,甚為少有。然而,在上位之前,苦頭自然是少不了的。
買方帶有凌人氣勢
首先是買家盛世凌人的文化。迪士尼的企業框架,在艾格的眼裏,原來是出奇地官僚和中央集權。ABC向由商人企業家直接管理,企業文化較直接,老闆向員工敞開大門,雖嚴控開支,但亦尊重下屬的專業意見,公司除了CFO和法務外,沒有中央組織,各業務單元獨立運作,少受干預。
相比之下,迪士尼有個「戰略規劃」的中央企劃部,由艾斯納親自督帥。部門西裝畢挺的精英,通常是來自哈史的MBA,常氣勢洶洶的,又「專門提供數據和分析,支持老闆的創意」,艾格在自傳中這樣寫。
在艾斯納擔任CEO期間,迪士尼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擴展了主題公園,引入賺錢的定價策略,而艾斯納撮合當時由尚由喬布斯領軍的Pixar合作,推出好些非常叫座的動畫電影。但這些鎂光燈,掩飾了迪士尼自身的動畫部門其實已走下坡,同期接連推出昂貴而失敗的作品。然而迪士尼團隊,尤其是戰略規劃部,對收購來的高管,不可一世,他們把中央集權和流程導向,凌駕一切,當有意見分歧時卻又不留餘地,只以威權和強硬的口吻,大石砸死蟹,似是大型收購後的磨合過程的反面教材。
社交家和執行官可以是同一人身?
另一個窒礙合併協同效應的問題,是角色錯配──艾斯納和由其親手任命的二把手米高·奧維茨(Michael Ovitz)迅速翻臉,令迪士尼身陷苦境。在離開著名的明星代理公司CAA、並錯失掌管環球娛樂(Universal)的機會後,社交大員奧維茨將艾斯納把他任命為COO,視為翻身戰。然而,從經理人的世界轉投高度結構化的企業,對他來說,是難以逾越的挑戰。
奧維茨像《甜心先生》的湯·告魯斯,擅長「湊星」,有很多奇想,這些點子通常圍繞着令他感到自豪的名人網絡,而他行事習慣臨場發揮,與迪士尼的條條塊塊,格格不入。他推銷像小説大師湯·格蘭斯(Tom Clancy)、籃球巨星魔術手莊遜、名導演馬田·史高西斯和歌姬珍納·積遜(Janet Jackson)等名人的合作項目,雖然在公關紙頭上很吸睛,但細節上的魔鬼卻路人皆見,於是在過會路上,不是給槍斃就是被被晾在一旁。
一、二把手在每周的午餐會上變得劍拔弩張,兩人眉目不傳神,影響了整個公司。最終,當然是以二佬被炒,大鬧天宮(法庭)為結。
這就是艾格在上位的路上見到的滿目瘡痍,這些經歷,影響了他掌舵後的收購風格。(待續)
原刊於《明報》,本社獲作者授權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