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校?——家庭的思量

因着我家三個兒子的轉校經歷,朋友常說我倆是「轉校專家」。唉!這個專家,那種忐忑、焦慮、壓力、害怕後悔的驚恐,很不容易啊!
因着我家三個兒子的轉校經歷,朋友常說我倆是「轉校專家」。唉!這個專家,那種忐忑、焦慮、壓力、害怕後悔的驚恐,很不容易啊!
 
畢竟自己是過來人,確實有不少爸爸媽媽會跟我們討論孩子的上學困難。我倆亦不會吝嗇時間,就算只能作聆聽者,相信亦可替爸媽們加加油,打打氣。近月,有兩位媽媽跟我分享他們看到孩子學習路上的挑戰。幾經煎熬,一位最後選擇轉校,另一位仍考慮中。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千夫所指的決定,因為他們選擇離開的,是香港爸媽們夢寐以求的名校。
 

名校孩子的遭遇

 
轉校主角一位升讀中二,另一位升讀中一,都就讀一條龍學校。兩位媽媽的分享有共通點:(一)孩子要很努力完成那些很費功夫的家課,因為家課的要求,遠過於孩子力所能及;(二)媽媽也要付出相等、甚至比孩子還要多的努力,去協助孩子完成功課。因為她們不參與,孩子自己根本就做不來。兩位媽媽異口同聲説:「孩子很累, 我也很累。」(三)孩子日復一日跟同學比拼成績。老師會在班上朗讀分數,同學也會互相追問。這樣的分數競賽,孩子的壓力可以想像是多麽的重。
 
我家孩子沒有上過名校,沒有體驗過這種文化,但聽起來已感受到兩位媽媽的苦惱。內心矛盾,根源於「名校」光環。 就算孩子成績不好,但爛船也有三分釘,出身名校,就像戴上皇冠,單説出校名,已令人羨慕萬分。確實,名校資源較豐裕,孩子在校內所享用的設施及多元化學習機會也較多。轉校等同自動放棄這些優待。爸媽們,你真心的放得下嗎?
 
兩位孩子的經歷其實大不相同,一位付出全力後,成績還是不及他人,在班裏永遠是被取笑的輸家。孩子在校內不被認可,自信心很自然地蕩然無存。另一位孩子,在媽媽盡心盡力的扶持下,成績卓越。但媽媽心知肚明,那些分數及獎項,有一半是她自己的功勞。她曾嘗試抽身,但孩子的成績立即下滑。同學的「關心」,老師的「慰問」,都令孩子和媽媽心緒不寧。
 
那可以說兩間名校做得不好嗎?我不會說那間學校好或不好。我只會問家長,你認為學校的理念和實踐方法,適合你孩子的性格和你自己教育的信念嗎?事實上,沒可能有一間學校適合所有學生。與其硬要學校改變或遷就孩子,爸媽不如先了解清楚孩子和自己的需要。 
 

媽媽的決擇

 
其中一位媽媽幾經思量,認為孩子最需要的,是一個讓孩子發掘並發展能力的學習環境。孩子在名校已縮作一團,每天的目標只是保護自己,免受傷害。所以,媽媽決定讓孩子在一個全新的環境,重拾自信心。
 
另一位媽媽認為培養孩子自學能力才是首要,未來的學習路還是要孩子自己承擔,成功或失敗都是孩子自己去體驗。多年來,自己插手太多,孩子根本未有扎實地鍛鍊自己的學習能力。她很渴望孩子能在一個全新的學習環境,自己去跌碰,探索真正屬於自己的成功路。
 
我們很欣賞這兩個家庭的勇敢思量。他們將來會後侮這逆流的決定嗎?這沒人能説。不過,起碼爸爸媽媽認定教育的目的,不是為分數,為名譽,而是着重孩子的成長歷程。「多元智能」之父 Howard Gardner 對當今教育的見解,很值得我們反思。他認為考試高分對社會發展沒有多大用處。學校應做的,不是培養孩子的應試能力,而是二十一世紀社會極需的關鍵能力——社群溝通合作能力、發問能力、解難能力、書寫能力、好奇心及想像力、耐力等。
 

應給家長真正選擇

 
口號,人人能説,但如何每天在教室裏真真正正培養出這些關鍵能力?當年教改設立直資制度,希望教育百花齊放。既然直資學校有較多資源,希望他們善用,不要只追着高分數來比拼。其實,資助學校瘋追分數的情況,同樣令孩子苦不堪言。Band 3學校要力爭上游至 Band 2,Band 2學校也渴望升上 Band 1,Band 1又要加碼維持高水準表現。坊間抱有教育熱誠,希望創校教育孩子不同能力的大有人在,可要從教育局手中拿到辦校權卻比登月更難。
 
香港教育何時才能真的有選擇?
 
(封面圖片:Pixabay/CC0)

趙永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