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和教學設計改革的一般程式和條件:義務教育課程方案

中國在2022年頒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期望義務教育課程能夠與時俱進。這一次的改革有什麼主要的變化呢?教育方案有什麼重點?

隨着義務教育全面普及,教育需求從「有學上」轉向「上好學」,因此必須進一步明確「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優化學校育人藍圖。基於2001年頒布的《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我國在2022年頒布了《義務教育課程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期望義務教育課程能夠與時俱進。

三個改革重點

教育部印發《方案》後,2022年4月,教育部教材局負責人就有關內容回答了記者的提問,並提出改革重點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一、強調素養導向,注重培育學生終身發展和適應社會發展所需要的核心素養,特別是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基於核心素養確立課程目標、遴選課程內容、研製學業品質標準、推進考試評價改革。

二、優化課程內容組織形式,跳出學科知識羅列的窠臼,按照學生學習邏輯組織呈現課程內容,加強與學生經驗、現實生活、社會實踐的聯繫,通過主題、專案、任務等形式整合課程內容,突出主幹、去除冗餘。

三、突出實踐育人,強化課程與生產勞動、社會實踐的結合,強調知行合一,宣導做中學、用中學、創中學,注重引導學生參與學科探究活動,開展跨學科實踐,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構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讓認識基於實踐、通過實踐得到提升,克服認識與實踐「兩張皮」現象。

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中表明需要加強學段銜接。( Shutterstock )
教育部《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實驗方案》中表明需要加強學段銜接。( Shutterstock )
改革和變化

義務教育課標的上一次修訂是在2011年。「十年磨一劍」,究竟這一次的改革有什麼主要的變化呢?

關於課程標準,《方案》指出:

一、強化了課程育人導向。各課程標準基於義務教育培養目標。

二、優化了課程內容結構。設立跨學科主題學習活動,加強學科間相互關聯,帶動課程綜合化實施,強化實踐性要求。

三、研製了學業品質標準,引導和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深度與廣度,為教材編寫、教學實施和考試評價等提供依據。

四、增強了指導性。各課程標準針對「內容要求」提出「學業要求」「教學提示」,而且強化了「怎麼教」的具體指導,做到好用、管用。

五、加強了學段銜接。注重幼小銜接,合理設計小學一至二年級課程,依據學生從小學到初中在認知、情感、社會性等方面的發展,瞭解高中階段學生特點和學科特點,為學生進一步學習做好準備。

如何達到教學目標?

根據課程和教學設計的一般程序,我們先訂立了目標,然後嘗試找出達到這些目標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隨着對這些內容和方法加以有效的組織以便較如願地達到目標,最後嘗試判斷通過上述手段達到原定目標的程度。

這是原自泰勒 ( Ralph Winfred Tyler )在美國進行的「八年研究」(The Eight-Year Study)所提出的作為設計課程和教學的四個問題:

目標:學校應達成哪些教育目標?
選擇:要提供哪些學習經驗才能達成目標?
組織:如何有效地組織學習經驗?
評鑑:如何確定這些教育目標已經達成?

通過上述四個程式進行課程實施,到第四個步驟時,可能發現部分目標未能達成。下一階段的處理,一個可能是修訂原來目標,另一個可能是修訂所提供的學習經驗、經驗的組織、或者是評估方法。

《方案》提出的程序是: 1. 目標、2. 課程內容結構、3. 考試評價、4. 內容要求和教法、5. 學段銜接,這樣的順序是基於什麼的理據呢?具體實施時又怎樣進行呢?以什麽基礎去進行下一階段的課程改革呢?

《方案》最後談到「課程實施」,要進行下列5方面:

一、 科學規劃課程實施;
二、 深化教學改革;
三、改進教育評價;
四、強化專業支持;
五、健全實施機制。

在實施課程改革時,需要多方合作,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 ( Shutterstock )
在實施課程改革時,需要多方合作,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 ( Shutterstock )

課程改革需要多方合作

在「深化教學改革」內提到「注重『做中學』,引導學生參與學科探究活動,經歷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建構知識、運用知識的過程,體會學科思想方法。」這些都不能夠要求個別教師去設計,都要依靠出版社設計適當的教科書,讓教師有根據地去發揮。

在「健全實施機制」內提到「學校是課程實施的責任主體……不斷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提升課程實施能力。」個別教師在接受教師教育後能否在學校得以有效發揮,是和一間學校的文化和管理有關;所以,課程改革要和學校改善互相配合。

最後,課程改革還需要政府的財政政策的配合,在實施課程改革時,需要多方合作,包括政府、學校、教師和出版社,以期達到更好的效果。這可能是超出《方案》的職權範圍了。

延伸閱讀:〈對課程設計各方面的提問──義務教育課程方案〉

黃顯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