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5月,內地、香港均現疫情反彈,「二陽」(再次感染)、「喉嚨痛」、「小高峰」、「免疫力到期」成為不少市民身邊熱話。鍾南山院士在5月22日的公開發言中,稱基於模型計算,5月底內地疫情規模約達4000萬人/周,6月底波峰時約6500萬人/周,數字巨大,有人擔心來往安全、有人視為平常。如何判斷最新形勢?傳播力、染病率究竟如何?疫苗還要不要打?香港那些經驗值得內地借鑑?針對這些問題,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病毒學專家金冬雁教授作出分析。
金冬雁在廣州成長,來自學術家庭,父親是中山大學歷史學教授金應熙。他中學就讀於華南師範大學附屬中學,1986年從中山大學生物化學專業畢業,1991年在北京病毒基因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獲得醫學博士。1994年赴美,在美國國家衞生研究院國家過敏及傳染病研究所從事博士後研究。1999年加入香港大學任教至今,專研病毒與腫瘤的分子生物學。
金冬雁在大流行期間以敢言、善言著稱,特別在2022年內地嚴控氛圍中,金教授藉由播客、媒體訪談、自述等形式,面向內地讀者普及科學知識,闡釋病毒變化科學道理,跟香港正反兩面的經驗和教訓。在當時資訊紊亂、人心莫知所從的氛圍中、他的坦言如一縷亮光,展現科學家的判斷力、責任心。
上周六,在沙宣道港大醫學院實驗大樓,面向海景的會議室內,筆者有機會和陳婉瑩教授與金冬雁見面小敘。金教授將疫情變化置於醫學知識與現實生活語境、條分縷晰。他呼籲市民不用過分緊張,但強調高危人群仍須打針、公家應備足藥品、同時加強基層醫療,鞏固這3道防線。他還介紹港大公共衛生學院疫情實時監測系統、香港政府衛生防護中心冠狀病毒及流感速遞,向大眾提供透明數據,讓決策者有事實可循。
以下是金冬雁教授口述記錄:
內地很可能在經歷大海嘯後的又一個小高峰。目前,不論抗原檢測還是核酸檢測都很不足,即使高峰來了,在疾控所公布的數據裏面,因為測的較少,也不夠密,時間上較疏,抽樣的數量也不夠,導致實際可能有滯後,有些地方高峰的時候沒測出來,這種情況完全可能。
香港的情況可以作為參考,因為香港跟內地(疫情)大海嘯是很相近的,也是在一個突如其來沒有準備的情況下,在去年2月到4月突然爆發。在此之後,香港經歷了3小波疫情,第一波是在2022年9月,第二波是2022年12月、2013年1月,到現在(2023年5月底)是第三波。第三波可能已經過了頂峰或者正在頂峰。
香港目前是3%感染率
香港有一件事情做的較好,一直都有監測或者說流行病學的調查,數據很清楚。
從Omicron開始時,港大公共衛生學院的同事,在霍英東基金會、政府支持下,每天找1萬人進行抗原檢測,後來加上抗體檢測。從最近三五天看來,(感染率)基本在3%左右。這是什麼意思?
這1萬人中有3%左右是受感染的,即正在受感染,用抗原檢測就能看出來。數據有高有低,最近(5月27日)三五天平均在3%左右。香港有700多萬人,按700萬計算,1%是七萬人,3%是21萬人,如果5%就是35萬人。香港這樣一個城市正處於大海嘯以後的第三波小高峰,平均每天累計可能有20多萬人受感染。
準確的說法是「累計」,公共衛生的同事一般認為這30萬人不是在一天中感染的,要把它分攤到六天七天,又矯正方法中可能存在的漏檢,因為抗原不能做到100%。再經過計算把它平均。總之,簡單來說,就是見微知著,用一萬人的樣本來看,全港平均每天累計有3%的人受感染,是沒問題的。
港有效繁殖率多在1.5以下,不是那麼能傳了
內地的大海嘯發生在去年底、今年初,到現在確實很有可能發生一波流行。但這一波流行有幾個特點。世界衛生組織已經取消了緊急狀態,香港說從pandemic變成了endemic,從全球大流行變成地方性流行,香港、韓國的講法是風土化。意思是從一個傳播率相當高、有效繁殖率(effective reproduction number,Rt)相當高的情況,變成有效繁殖率不太高的情況。
大海嘯時期,有效繁殖率可能達到6,香港有實時監測當時最高就是6,內地可能也差不多。港大公衛同事杜占瑋博士拿內地12月、1月初公布的數據推算,內地在大海嘯時期的有效繁殖率接近5。
現在有說法「1傳30」,在大海嘯時期可能個別地方有這樣,但我們沒看到有數據。現有數據推出來是5、6,跟香港情況類似。香港其後發生的3波小規模流行,有效繁殖率是沒有超過2的,多數情況在1.5以下,很多情況就在1.2、1.3。
什麼意思?這個病毒現在不是那麼能傳了,它的傳播是一個人只能傳不到兩個人、一點幾。這是小波流行的特點,不是很多人受感染。
包括最近鍾南山院士提到研究顯示XBB.1.5毒株的R0值已超30,這個是純理論數字,跟前面講的Rt是不同的概念。R0就是基礎繁殖率(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就是假設全部人都對病毒高度易感、全部沒有免疫力、什麼防護都沒有,這個情況下一個感染者可以傳染多少人。由於人群中已經普遍通過自然感染和疫苗接種而獲得一定的混合型免疫力,R0已經無法反映現實世界中病毒的實際傳播率。R0是根據模型推算的理論數值,主要是用來與其他病毒相比較。我個人認為,XBB.1.5毒株的R0有沒有到30是值得討論或研究的課題。根據不同的文獻報道,Omicron變種的平均R0為5.08或8.2。我對XBB.1.5的R0值能否超過10或15表示懷疑。無論如何,在真實世界中,XBB.1.5已經不可能1傳30或1傳10,能夠1傳2已經到頂。套一句成語,就是強弩之末,不能穿魯縞。
後海嘯時期感染率低於8%,與季節性流感類似
另一個概念:小波流行的任何時刻,人口感染率均低於5%,很多情況低於3% 、2%。每一波規模稍微不同,比如後海嘯時期的第一波是銳利的;第二波矮一點、比較寬,拖得比較長;第三波比較銳利。銳利就是來得快、去得快。任何一個時刻都不超過8%,然後整波疫情中不超過25%。這跟季節性流感相當相似。
有個情況可以比較,在最近的第三波,香港有一段時期季節性流感、新冠同時爆發。流感周報中,香港特區政府把流感、新冠數據都公布,有好幾周,流感重症、死亡的人多於新冠。
今年流感不是很強的流感,主流毒株是H1N1-2009大流行株,可以說在流感中是最弱的,比H3N2、H2N2要弱一些。從已有數據比較流感、新冠重症、死亡人數,兩者差不多,甚至有些情況流感更高,新冠病毒的殺傷力是減弱的。
其中主要兩個因素:一是人群已有混合型免疫力,可以提供有效的保障。另外重點人群加強針接種,雙管齊下,自然感染+加強針,社區中總體絕對數字的死亡、重症肯定是低的,這就是香港的情況。
自然感染後青壯年免疫力 防重症死亡可達一年以上
內地情況基本可以比較,唯一不同,香港多數民眾接種的是mRNA疫苗,內地多數接種的是滅活疫苗。但現在經歷過大海嘯,群體免疫力主要由自然感染貢獻,其所提供的保護在香港、內地都是一樣的。自然感染提供的保護事實上是最全面的。
讀書時候,中國現代疫苗學的祖師爺朱既明教授教我們疫苗知識,他經常灌輸的概念:最好的疫苗是什麼?他一生中做了很多疫苗,很多都是他首次做出來,原來是長春所(衛生部長春生物製品研究所)所長,後來(中國醫學科學院)病毒所所長,他說最好的疫苗是:沒有症狀或者症狀很輕的自然感染。
為什麼這麼講?它提供的免疫的譜最廣,所有免疫分支都會得到很好激活。具體來講,包括很強的上呼吸道黏膜免疫和人體體液免疫。健康的人得了一次新冠以後,能夠產生很強防感染、防重症、防死亡的免疫力。如果感染前打過疫苗,這樣混合型的免疫力,可以提供相當強的效果。
有些朋友比較關心保護程度、持續時間怎麼樣?從現有數據來看,對於健康人、青壯年,自然感染提供的保護重症、死亡的效果至少在一年。可能會更長,因為更長的數據還沒有統計出來。
流感、新冠雖是兩種病毒,但免疫力特點上有相似之處:流感疫苗每年都需接種,不能提供終身長期的保護,但對重症、死亡保護可能持續相當長時間。比如1918年流感毒株,有些老人到2009年流感流行時,還有一些保護。1974年,美國廣泛接種豬流感疫苗,2009年時還有一些保護。兩個時間跨度都很久,當然不是完全的保護,但還是看到一定保護力。
醫學界有一句話”T cells remembers, B cells forgets”,T細胞的免疫有記憶,B細胞則是做抗體的,T細胞的免疫可以維持。說一千道一萬,自然感染以後,健康青壯年的免疫保護防重症、死亡可達到一年或更長。
疫苗作為第一道防線,一老一少建議接種加強針
但我們要注意老年人、體弱者,主張他們在打過疫苗或受感染3至6個月後,再做加強針。因為老年人普遍免疫較差,所以鼓勵老年人在感染後個6月再接種疫苗,現在香港政策基本按這個方向發展,將人群進行分流。
重點人群打二價疫苗,即根據Omicron BA.5變異株、武漢原始株做成的疫苗,香港現在以這種疫苗為主,對50歲以上、長期病患、小孩免費提供。青壯年則需要付費(每劑1000多港元),這是自上個月(4月)開始實行的新政策。其中道理是:健康青壯年,可以選擇兩種方式,一種是以自然感染方式加強免疫,由於已經打過三針以上疫苗,所以得重症、死亡機會是非常小的。如果選擇以加強針免疫,需要付費。這都是總結多年流感經驗,包括歐美等地已率先實施。
香港60歲以上老人,多數年份流感疫苗接種率達到60%,有不錯的保護。內地則是在2%以下,在主要國家中算低,內地未將其納入一類疫苗,需要付費是其中一個原因。
小朋友活動性強、集體生活、在發育未完全情況下免疫力也較弱,以前沒碰過這些病毒,所以較易發生聚集性感染。現在常聽到學校呼吸道病毒感染就是這種情況,流感也較易發生。打疫苗,可以減少聚集性感染。
少年兒童無論新冠還是流感,重症、死亡率是較低的,差不多萬分之一,但他們的生命太寶貴了,是非常大的事情。從保護兒童、防止出現聚集感染出發,同時還有重要一點,特別在中國家庭,很多情況是老人帶小孩,香港也好,內地也好,一個普遍情況是學齡兒童把病毒帶回家傳給父母、祖父母,把小孩管好了,這個方向的傳播也大大減少,實際實現保護老人。
這些都應該去做。但在內地面對兩難情況,不少老百姓覺得打疫苗沒有意義,打了也沒防住感染,還要打多少次?
這個問題,我們認為應該分兩部分人,一部分是健康青壯年,自己選擇,到底是加強針,還是自然感染,自己決定,不強迫他們去打、或者說半鼓勵。
打疫苗不能100%防感染,目前香港主流的二價疫苗,防止XBB毒株有症狀感染的有效率是50%,至少能減少一半感染。對於重點人群,應該鼓勵打,甚至採取一些措施希望他們來打,這樣能使整個社區更安全。
二陽高危人群需用藥
這是我常講的幾條防線的第一道,疫苗。這一小波流行中,重症、死亡的絕對數是少的,對於醫療資源的擠兌是較輕的。
從香港來說,眼下的季節性流感、新冠兩重衝擊,都沒比最嚴重的季節性流感更厲害,2013至14年、2017至18年的季節性流感很厲害,比現在這兩重衝擊還嚴重。
中國內地的情況,當然它跟香港不是完全一樣,可能衝擊重一些,但也不會差很遠,因為毒株是相近的,社會社區結構各方面還是相近的,可以提供參考。這一波不會有那麼多人受感染,總人數會少一些,雖然肯定比平時基線谷底會多。
有些人是會受感染,有一部分人是首次感染的,這點也說明在大海嘯時候,受感染的沒有高到100%,可能充其量80%,也可能就是60、70%,香港大概是60%左右,內地可能高,但不可能到百分百。
現在很多人是所謂「首陽」,有種說法:這個病毒會找到每個人,每個人都會受感染,是有一定道理的。應該說:這個病毒會找到每一個易感者。
當然如果完全與世隔絕,待在家中除了別人送飯什麼都不做,也許能避免。或者不斷打疫苗,每3個月不斷打疫苗,要不然還是會受感染。這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情況。
其實這一波中多一些是首陽,少部分人是二陽。大部分健康青壯年的二陽是較輕的,甚至無癥。我們很多同事發現實驗室其他同事陽了,一測自己也陽了,但是輕的、無癥的。個別會有重的,較多情況是原來基礎病的加重,而不是因為感染引起的重症。二陽更嚴重的人的比例、絕對數都是較小的。
學理來講,對於高危者老年人、體弱多病者即有一種以上基礎病人士,即使二陽,也應該給他們用藥。現在香港的指引也是這樣,二陽可能引致基礎病的加重,所以二陽的老人為保險起見,還是可以用藥,這是比較重要的做法。
第二道防線:保證救命藥,Paxlovid一枝獨秀
我們一直認為,現在所有新冠口服藥中,輝瑞的Paxlovid對於高危人群降低死亡、降低住院的效果是最好的。
用所看到的數據說話,默沙東的Molnupiravir跟Paxlovid差了一截,而且Paxlovid最有效的就是65歲以上或有基礎病的人群。65嵗以下沒有基礎病的群組,是否用藥住院率、死亡率都差不多。所以這個藥最應該給的就是65歲以上人士,再放寬一點60歲,香港現在再放寬到50歲。到底是50、55、60歲,國家可以決定,但一定要供應這個藥。對於這些人,這便是救命藥,能夠相當大程度降低重症和死亡。
這個藥一定要早用。香港的經驗就是老人家快測顯示陽性,馬上給他吃藥,跟時間賽跑。
吃藥也好、不吃藥也好,確確實實不是每個人都要死,即使是不打疫苗,從大海嘯到今年(2023年)初的統計,一針不打80歲以上的老人死亡率是15%,如果打了三針、四針的科興或者是復必泰,科興降到百分之三點幾,復必泰降到一點幾。打了疫苗,就能夠從15%大幅降低,這是第一個關口。
再加上抗病毒藥,是高危群組是挽救生命的重要步驟。落實好的話,能夠挽救很多生命。
內地現在儲藥還不夠充分,派藥也不夠到位。美國的做法,政府買下來很多免費提供,在藥房派,挽救很多生命。在香港,對於50歲以上的患者,到私家診所,最多醫生收取一些診金,但政府提供的藥是免費的,只要有抗原檢測證據給醫生就可以提供。公立醫院更是完全免費,包括大學校醫室也是馬上給藥,這就是挽救生命的第二道防線。
建立第二道防線,我們應該大量儲備Paxlovid,也可以儲備一些Molnupiravir,因為Paxlovid有些人不適合用,甚至一些免疫力特別差的人兩個一起用。不是其他的藥沒用,但參照真實世界數據其他藥就是差一點,這是事實。不是說中國的阿茲夫定還有其他藥沒有用,沒有別的選擇的情況下,國家批准的藥還是有用,也可以用。
但看科學的數據,Paxlovid基本上是一枝獨秀。中國也已經批准,也有一些儲備,但還沒有納入醫保目錄。要增加這個藥的可及性、公平性。
加強基層醫療,提前做事,從衛生經濟學角度最理想
第三道防線基層醫療要加強,包括醫院的分流,不能有事全部擠到大醫院,要發揮社區治療整套體系。其實是相關的,社區如果能派藥,給真正有需要的人合理開藥,就會減輕大醫院壓力。
派藥、打疫苗,從衛生經濟學來講,到最後實際是能降低醫療成本的。
貌似去買Paxlovid,一個療程很貴,但如果等到較多人發展到重症,擠到醫院、給醫療負擔,那時候的付出大過及時給藥。全世界都證明了,不然別人也不會這樣做。
疫苗也是一樣,給小朋友、老人打疫苗,可能苦口婆心去勸,也要做一些投資,但是重症死亡降下來了,對醫院醫療壓力降下來,從衛生經濟學來說能節省更多成本,這一點已經廣泛得到證明。
香港2013至14年,17至18年流感很厲害,醫院也造成擠兌。如果把疫苗打好、特效藥派好,整體醫療的開支還是節省的。這個道理應該把它說清楚、講明白。決策者應該看到這一點,把前面幾個步驟抓好。
危險人群不可掉以輕心
現在有一種普遍心態,海嘯過去了,我感染了也沒事,大家就不管了。這想法有其健康、正面的一面,可以去除恐懼和前段時間有意無意的妖魔化,這一點是正面的。
但我剛才反覆講,對高危人群,特別是首陽的高危人群,重症率、死亡率是不變的,即使到今天還是會有同樣比例的重症、死亡。不會是因為現在2023年5月,首陽死亡率就跟2022年12月有很大差別。唯一不同的是,那時候可能進不了醫院,現在可能進了醫院得到好一點的照顧。
但在同樣條件下,重症、死亡比率是差不遠的,絕對數字是少的,但比率不變,這部分人不能有僥倖心理。
有些人上次躲過了,但是禍躲不過、時辰沒到,還是有這麼一個關要過。如果疫苗打好了,這關的壓力會減輕,高危的人第一時間用藥,也會減輕,到最後就看不出來了。如果把前面都做好,像香港現在我們看到,就是新冠比流感的重症、死亡還要少。這些要做到位,如果不到位,還是會有較多老人由於基礎病惡化而死亡。
對待生命,仍應戒慎恐懼
內地正面臨二次高峰,應該還是戒慎恐懼,打醒精神減少重症、減少死亡。
當時突如其來做不好的地方,現在是應該做得更好,而不是再重覆12月、1月所發生的情況,更加不應該。
我們絕對有武器可以大幅減少死亡,在全世界大多數地區,包括中國的香港、台灣;包括亞太地區,像新加坡、韓國、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還有歐洲國家,因Omicron感染而造成的死亡率,以及Omicron流行期與大流行前相應時期相比較的全因死亡率,都相當低。
這個目標是可以達到的,我們還是要把當初沒有紮牢的幾道防線加強,不能說現在過去了就過去了,大家淡化了。我們不需要老百姓去恐慌、把它看作妖魔。我們需要澄清:所謂「二次感染更嚴重」、「感染多少次以後人就完蛋了」,這些都沒有科學根據。
但不是說新冠感染不會有死亡了,不會有重症了,絕對不是這種情況,還是會有人有重症、還是有人會死亡,而且在高危人群中的比率還是一樣的,沒變化。
現在並不是比例降低,而是絕對數是降低了,因為第一波死的人已經死了。還是要做好重點人群的工作,把重症、死亡降到最低,這是最應該做的事。
香港監測系統清晰 新冠、流感速報已合併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香港主動監控的實時數據,非常清楚:高峰哪天達到,是已經平下來,還是仍然上漲。一天看不出來,看一星期肯定看出來,一星期看不出來看兩三星期一定看出來,而且數據是連續、清楚的。
香港的辦法,是對人群的監察,我們公共衛生學院同事在全港18區找1萬人做測試。另外用了原來流感的網絡,再加強。醫院,重點的單位,包括老人院,現在還是有做檢測。網第一是頻繁,第二是要較密,很疏的話有事也發現不了。
介紹兩個系統,一個是港大公衛同事做的監察系統,網址是https://covid19.sph.hku.hk/ 。這是實時監測的,包括即時有效繁殖率、每日感染率這兩項重要數據,及每日死亡數字、累積確診、累積死亡數字,都有清楚紀錄,趨勢一目了然。
另外一個是政府衛生防護中心的監察系統,網址是https://www.chp.gov.hk/en/resources/29/100148.html,其中數據、信息詳細,以周為單位,將新冠、流感放在一起。維度也很多,包括兩種病毒的趨勢變化、毒株變化、污水監測,幾週來的變化、不同崗哨診所包括中醫也在內、幼兒園的情況、抗藥情況,還有全球宏觀情況,資料很豐富。
解决公眾恐慌也好,或者知情權角度也好,看一眼就清楚了。這個很好的實踐,是2003年沙士之後,政府成立衛生防護中心,2012年開始公布流感速遞(Flu Express),现在將新冠、流感一併管理,叫冠狀病毒病及流感速遞(COVID-19 & Flu Express)。這些都值得內地借鑑。
作者簡介:
徐佳鳴,記者,曾供職《南都周刊》、《南方周末》。2019年參與穿山甲全球走私跨境報道項目,作為主力報道記者,該組報導曾獲亞洲出版協會(SOPA)卓越新聞獎。